❶ 追问:第五距骨骨折,走路前脚掌痛,怎么物理治疗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骨折病人的典型表现是伤后出现局部变形、肢体等出现异常运动、移动肢体时可听到骨擦音。此外,伤口剧痛,局部肿胀、淤血,伤后出现运动障碍。
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肢体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因此,在骨折治疗中,其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这三个基本原则十分重要。
1.复位
是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或接近原有解剖关系,以重新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复位的方法有闭合复位和手术复位。
2.固定
骨折复位后,因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使其逐渐愈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这些固定方法称外固定。如果通过手术切开用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固定,则称内固定。
3.功能锻炼
通过受伤肢体肌肉收缩,增加骨折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未被固定的关节,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使受伤肢体的功能尽快恢复到骨折前的正常状态。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❷ 骨折的物理疗法有哪些
1.冷敷法
适合伤后24小时内,如无开放性骨折及软组织破损,尽早用冷敷法处理,如冰、冷水袋等方法局部持续冷敷,同时适当加压包扎,可有效刺激断裂的血管收缩,阻止继续出血,减少局部渗出,缩小损伤范围,有利日后康复。
2.温热法
48小时以后,可考虑配合选用温热疗法(必须是水肿停止发展)。最常用的是温热盐水、温热中药洗剂局部湿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家庭中可自配红外线设备,有人主张将骨折部位的石膏开窗,经窗红外线照射,疗效颇佳,可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在寒冷的冬季犹为适合,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可长期应用。
3.高频电疗
其优点是可在石膏和夹板外进行,有止痛、消肿、促进骨痂形成作用,早期可选用。
4.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常用直流电钙、磷离子导入,有促进钙磷于骨折端沉着和骨痂形成的作用。 一般于伤部位置,用2~10%氯化钙(阳极导入)或用2~5%磷酸钠(阴极导入),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适用于疼痛、肿胀消失后2~4周的骨痂形成期及以后相当一段时间。
5.按摩
骨折恢复期的早期按摩,只能由肢体远端,作向心性安抚或揉捏,越过骨折处至肢体近端,且只用于小夹板固定时,而石膏固定无法进行。骨折恢复的后期,骨痂已经成熟,外固定解除后,按摩力度加大。如有关节僵硬,可适度被动地增加关节屈伸幅度。
6.超声波治疗
用固定法或接触移动法,剂量宜小(0.8w/cm2以下),每人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10次为一疗程。可连续应用2~3疗程。超声波有刺激骨痂形成的作用。
❸ 骨折的人吃什么恢复快 能尽快走路的 还可以做些什么物理治疗么
指导意见:
可以多食瘦肉、鱼、鸡蛋、牛奶、豆类食品以及新鲜蔬菜、水果等,注意逐渐恢复锻炼。
❹ 骨折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
您好
骨折病人的典型表现是伤后出现局部变形、肢体等出现异常运动、移动肢体时可听到骨擦音,此外,伤口剧痛,局部肿胀、淤血,伤后出现运动障碍。出现外伤后尽可能少搬动病人,如须搬动必须动作谨慎、轻柔、稳妥,以不增加病人痛苦为原则。
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肢体最大限度的恢复其功能。因此。在骨折治疗中,其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这三基本原则十分重要。
第一步、复位:是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或接近原有正常位置,以重新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复位的方法有闭合复位和手术复位、外固定架复位。
1.手法复位:治疗骨折方法中,手法复位应用最广泛,也较安全。复位后,必须认真地检查患肢骨折部的外形、长短,是否已恢复正常。在给予适当有效的外固定后,进行x线透视或摄片,以确证复位结果。如复位不良,根据需要,再予以矫正。
第二步、固定:骨折复位后,因为其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上,使其逐渐愈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这些叫外固定。如果通过手术切开上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就叫内固定。
第三步、功能锻炼:通过受伤肢体肌肉收缩,增加骨折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未被固定的关节,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使受伤肢体的功能尽快恢复到骨折前的正常状态。
骨折4周后确定已愈合,即可拆除固定器。将中药放入容器内煮沸10分钟,将骨折部位置于药液上,使药液热气直接熏患处皮肤15分钟左右,待药液温度降低能接触皮肤时,用药液熏洗局部皮肤,或者将患肢直接浸入药液中,其间进行局部按摩,直至药液温度降至常温。每日1~2次,一般治疗两周症状即可明显减轻或消失。也可根据病情适当延长治疗时间。
❺ 骨折后物理是怎么治疗
可长期应用。
3.高频电疗
其优点是可在石膏和夹板外进行,有止痛、消肿,有利日后康复。
2.温热法
48小时以后,可考虑配合选用温热疗法(必须是水肿停止发展),经窗红外线照射,每次20分钟,适用于疼痛、肿胀消失后2~4周的骨痂形成期及以后相当一段时间.超声波治疗
用固定法或接触移动法。
5.按摩
骨折恢复期的早期按摩,只能由肢体远端,作向心性安抚或揉捏,越过骨折处至肢体近端,疗效颇佳,可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在寒冷的冬季犹为适合、冷水袋等方法局部持续冷敷,同时适当加压包扎。如有关节僵硬,可适度被动地增加关节屈伸幅度,可有效刺激断裂的血管收缩,阻止继续出血,剂量宜小(0.8w/,减少局部渗出,缩小损伤范围,每次5分钟左右、促进骨痂形成作用,早期可选用。
4.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常用直流电钙、磷离子导入,有促进钙磷于骨折端沉着和骨痂形成的作用。 一般于伤部位置1.冷敷法
适合伤后24小时内;cm2以下),每人一次,如无开放性骨折及软组织破损,外固定解除后,按摩力度加大,尽早用冷敷法处理,如冰,用2~10%氯化钙(阳极导入)或用2~5%磷酸钠(阴极导入),每日一次。最常用的是温热盐水,且只用于小夹板固定时,而石膏固定无法进行。骨折恢复的后期,骨痂已经成熟、温热中药洗剂局部湿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家庭中可自配红外线设备,有人主张将骨折部位的石膏开窗,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
6,10次为一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