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物理中考重点有哪些
电学和力学毋庸置疑是中考物理的两大重点,其中电学包括基础的电压、电流、电阻、电路知识,欧姆定律,电功率相关问题以及电学试验,大题和试验电学部分是必考考点;力学部分重点在压力压强以及机械效率和机械结合的相关问题。其他犄角旮旯自己多注意看书就好,中考贵在基础,所以复习到最后还是应该回归课本,准确理解各定理、试验,再有就是给自己足够的信心,相信中考肯定没问题。
2. 中考物理主要考几年级的
中考物理的话,应该主要是初三的知识吧,因为初二的相对简答,所以分数应该主要分布在初三,我今年给个初中生做家教,大题知识主要为初三,初二也有,不过大多是定性分析的,不好出大题,但是复习 还是应该全面的。
3. 物理初中主要考什么知识点中考
初中物理中考知识点汇总
一、选择题
1、物态变化
思路:分清楚变化前后各是什么物态,伴随的热量变化
2、声音
音调:频率的高低(女高音、男低音)
响度:振幅的大小(大声说话、轻声细语)
音色:每个发声体的发声特点不同(每个人说话的声音都不一样,每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乐音:人们喜欢听的声音
噪音: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干扰的声音(你喜欢听的音乐,对别人来说或许是噪音)
减弱噪音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消音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隔音墙)、在人耳处减弱(带耳塞)
3、光现象
直线传播: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子、日全食)
反射:光在同种介质钟传播(照镜子、倒影)
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水中的鱼儿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凸透镜对光的折射:会聚作用(远视眼佩戴的眼镜)
凹透镜对光的折射:发散作用(近视眼佩戴的眼镜)
4、常见物理量
平时需要记忆,注意单位
5、物质固有属性
质量、密度(固体和液体)、热值、比热容等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随温度、位置、形状、多少而变化。
6、磁现象
磁性材料:铁钴镍都是磁性材料
磁场:真是存在的,两个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磁感线:为了形象描述磁场,人为加上的带箭头的闭合曲线
地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存在的夹角叫磁偏角,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最早记录。小磁针静止时,南极指向地理南极(地磁北极)。
7、电和磁
发电机模型(电磁感应):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有电流产生。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发现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只改变导体运动方向,电流方向改变;只改变磁场方向,电流方向也改变;既改变导体运动方向,又改变磁场方向,电流方向不变。)(手摇发电机、动圈式话筒)
电动机模型: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电动机、动圈式音箱)
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开关闭和后导体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奥斯特发现的。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增加铁芯会大大增强磁性,即电磁铁)
8、扩散现象
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隙
柳絮、尘土都是微小颗粒,不是分子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引力: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表现为引力。(铁丝很难被拉长)
斥力: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位置时表现为斥力。(液体很难被压缩)
内能: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不管温度高低,物体的内能不会变成0。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9、压强
固体压强:与压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增大压强的方法: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图钉尖很尖锐、菜刀越磨越锋利)。
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书包背带较宽、滑雪板、铁轨下铺枕木)
液体压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出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大气压降低。
10、力与运动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运动状态无关。
平衡力:等大、反向、共线。受力物体只有一个。(物体在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下静止)
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共线。受力物体是两个。(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
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拉长皮筋)、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用球拍打乒乓球)
11、浮力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浸没在液体中物体的体积(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体积无直接关系。如果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深浅无关。
12、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
家庭电路中所有用电器都是并联,开关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上接地。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金属外壳必须接地。
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触电者施救方法:关闭电源或用绝缘体把触电者身上的导线拨开。
13、滑轮组
做题思路:先判断有几段绳子承担重量(n=?)然后根据滑轮组的特点计算各物理量:
14、电路故障
做题思路:1、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并联、串联)
4. 中考的物理重点是需要考什么
主要考查
牛顿第一定律(选择题可能性较大),
浮力和压强的综合计算(选择和大题都可能出现),
简单机械和功(主要是斜面模型和滑轮模型)涉及机械效率和功能的计算——大题考
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题以及实验题,并且电路的作图题也在考查之列,
特别注意压轴题的集中类型:浮力压强和杠杆滑轮的综合题;电学和力学综合题,电学和热血综合题。
这些事重点考查的知识点。平时复习的时候多把握就好了,越是综合的题考查的深度越小,认真读懂题目都能解答。而相对单一的知识点的大题就考得比较的深入,需要把原理弄透彻。
5. 初中考试有几个科目总分是多少
初中考试有5大科目,中考升学总分满分为695分。
初中的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历史。其中物理初二开始学、化学初三开始学。
初一的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
初二的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地理、生物、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
初三的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思想品德、体育、信息技术。
考五大学科考试成绩,包括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40分、物理和化学160分,合计600分;道德与法治和历史10分。中考升学总分满分为695分。
中考的注意事项:
学前预习意味着在初中生认真投入学习之前,先把要学习的内容快速浏览一遍,了解学习的大致内容及结构,以便能及时理解和消化学习内容。当然,你要注意轻重详略,在不太重要的地方你可以花少点时间,在重要的地方,你可以稍微放慢学习进程。
学习成绩好的初中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时间,这也意味着在课后少花些功夫。课堂上要及时配合老师,做好笔记来帮助自己记住老师讲授的内容,尤其重要的是要积极地独立思考,跟得上老师的思维。
6. 中招物理一般考试一般考哪些内容
中考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的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一并进行。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分A、B卷,A 卷满分各100分,语文、数学、英语B卷满分各50分,物理B卷满分为20分;物理A卷包括笔试90分,实验操作10分;化学满分100分,包括笔试90分,实验操作10分;体育满分50分。
7. 初中都有哪几门课程,中考考哪几门
各个地区的考试科目不一样,需要根据所在地区而定。
以北京为例:
必考科目:语文(100分)、数学(100分)、英语(40(听口)+60(笔试)分)、体育(30(考试)+10(平时)分)。
选考科目: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生物化学(两科一起测试)、物理各100分。考生自主选择三科,按分数高低分别乘以100%、80%、60%和实际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和体育成绩相加。
中招考试建议:
1、教材是学生复习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舍“本”求利,会得不偿失。即将备战中考的考生需关注自我复习能力的培养,学会归纳语言点,理清脉络。脑子中只有清晰完整的“知识网络图”,才能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得心应手。
2、中考单选题很少单纯考查语法、语言知识,而侧重体现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的紧密联系,突出在真实的语境和交际情景中考查英语知识、语法知识,强调将英语知识提升为在语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阅读理解中选择的短文体裁多样,题材丰富,如广告、电子邮件、旅游手册、风土人情、科普文化等,话题源于生活,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根据上下文及语境猜测词义的能力,以及在对文章的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把握语言材料的主旨和深层含义。
3、学生平时需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多利用一切机会听听英美人士朗读的录音材料,而且研究2015年的听力题型,熟悉中考听力题的语音、语调、语速,在考前一个月多听模拟听力试题。
在听的过程中做到一看、二听、三做、四查。听前要浏览听力试题,做到心中有数,听时要沉着、冷静,要精力集中、精神放松。学会抓住材料大意、侧重关键词,通篇考虑、合理推断。第一步走稳,在后面笔试部分的答题过程中会更有信心,发挥出正常水平。
8. 中考物理考点
力学常考考点
考点1、物理量的估算
电流:计算器100μA 灯0.2A 电冰箱 1A 空调 5A 电功率:计算器 0.5mW 电灯60W 电冰箱 100W 空调 1000W 洗衣机 500W 电热水器1000W
质量:硬币 6g 中学生 50Kg 鸡蛋50g
密度:人 1×10 3 k g / m 3 空气 1.29 kg/m3 冰0.9×10 3kg/m3 ρ金属 >ρ水 >ρ油 体积:教室180 m 3 人0.05 m 3 面积:人单只脚底面积250 cm 2
压强: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 4Pa;大气压强1.0×10 5Pa 速度:人步行1.1m/s 自行车 5m/s 小汽车40m/s
9. 长度: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70μm 成年人腿长1m 课桌椅1m 教室长10m宽6m高3m
11、温度 人体正常体温为 37℃左右 12.人体安全电压约为 36V 家庭电路220v
考点2.分子、原子 考点3. 天平的使用
考点4.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考点5 惯性概念与利用
考点6.匀速直线运动特点(s-t v-t图像考查) 考点7.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方法
考点8.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气体压强的计算、探究 考点9.浮沉条件的考查
考点10.浮力大小的计算与实验探究 考点11.流速大小与压强的关系 考点12.做功的两个条件 考点13.功率的计算
考点14.机械效率(计算、探究)
考点15.力学作图(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的示意图,画力臂、绕滑轮组) 考点16。杠杆平衡条件的考查 考点17.力的作用效果
考点18.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考点20.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 考点2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考点22。电磁铁、影响电磁继电器磁性强弱、方向的因素
初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电学常见考点
考点1.串并联电路识别
考点2.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化 考点3.欧姆定律
考点4.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考点5.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考点6.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关系 考点7.电功率的计算
考点8.测量小灯泡的电阻、额定功率、探究焦耳定律 考点9.动态电路分析 考点10.电路故障分析 考点11.生活用电安全 考点12.右手定则
考点13.电流的磁效应 考点14.电动机的原理
考点15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现象)
考点16。电磁感应现象、影响电流方向的因素
考点17.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与电流方向有关的因素 考点18.知道光是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考点19.了解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考点20.信息的传递
声光常见考点
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考点2.区分音调、音色、响度 考点3。超声波与次声波 考点4.噪声的控制的三个途径 考点5.声音可以传播信息也可以传播能量 考点6.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考点7.光的反射、折射、平面镜成像、凸透镜,现象、作光路图
考点8.平面镜成像特点及探究 考点9.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 考点10.光的色散
考点1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三条特殊光线)
热和能
考点1、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 考点2、晶体与非晶体熔化与凝固图像特点、晶体熔点与凝固点 考点3、区别六种物态变化及吸放热 考点4、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
考点5、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考点6、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考点7、燃料的热值,锅炉的效率(填空题) 考点8、比热容的概念及热量公式计算 考点9、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机械能守恒
考点10、热机效率及四个冲程 考点11、能源的概念及能源的分类 考点12、能量转换与守恒
考点13、了解能源的发展趋势及对环境的影响、理想能源的特点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9. 初三物理磁学 主要学什么
初三物理磁学主要学磁体、磁极、磁场、电流的磁场: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1、磁体、磁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磁体的磁极总是成对出现的。
2、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一个对其它磁体发生作用的区域。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场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磁体周围磁场用磁感线来表示。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3、电流的磁场: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与螺线管两端极性的关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这种判定方式就是着名的安培定则)
(9)中考物理考什么学扩展阅读
磁学和电学有着直接的联系。经典磁学认为如同电荷一样,自然界中存在着独立的磁荷。相同的磁荷互相排斥,不同的磁荷互相吸引。而现代磁学则认为环形电流元是磁极产生的根本原因,相同的磁极互相排斥,不同的磁极互相吸引。
利用地磁场进行磁化的方法,包含有丰富的科学道理。近代科学表明,磁铁的磁性是由磁畴的规则排列形成的,非磁铁由于磁畴排列杂乱无章而不具磁性。鱼形薄铁片烧红以后,内部磁畴活动加剧,沿南北方向放置,可以在强大的地磁场作用下,使磁畴顺着地磁场的方向排列。
至于鱼尾稍微向下倾斜,是由于地球磁场的磁倾角作用,可以增大磁化的程度,这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已经发现了地球的磁倾角。欧洲人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人工磁化,比中国晚了四百多年,磁偏角的发现是哥伦布在航海探险中于1492年发现的,而磁倾角的发现则还要更晚一些时候。
10. 中考物理什么考的最多
物理吧 其实电学考的是很多的,但是真正难的也就是计算题,和黑盒子问题 黑盒子问题一般要先找到突破口 然后进一步分析 计算题就是套公式 把公式记牢就没什么问题 其次呢是力学 力学要注意选择题和实验题 选择题容易丢解 实验题注意语言的严密性 比如控制变量法什么的 力学计算题最难的就是浮力问题 你中点看看浮力 浮力就要记住阿基米德公式F浮=p液·g·V排 还有一些技巧性的公式 比如p物/p液=V排/V物 这两个考的最多 光学声学题多是很简单的 注意画图的时候标箭头和虚线实线问题 注意看看折射 色散和散射一般不会考 但是你还得看看物理书 毕竟是书上的知识 万一考了你就拣着了 大气压强和液体压强问题主要考选择 一般不会太难 把基础知识抓牢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