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物理的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路图怎么画
如图,上图是凸透镜光路图,下图是凹透镜光路图。
Ⅱ 画光的反射折射的光路图直角标的符号标不标
在物理初中物理光学知识这一部分的时候,画反射和折射光线时,这样的箭头符号是必须要有的,并且要有法线有这样的直角符号。
Ⅲ 初中物理光学作图技巧
掌握光在反射和折射中方向改变的特点也就是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入射光到达入射点,作出该点的法线,然后根据角度关系作出反射线、折射线。
在透镜成像作图中,掌握什么是透镜中心、光轴、焦点、以及入射光线与透镜光轴之间的不同情况下,折射后光线与焦点之间的关系:通过透镜中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平行光轴的入射光通过透镜后通过焦点(或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由物体上一点出发的两条光线通过透镜后汇聚于一点(或与反向延长线汇聚于一点),这点就是物体上这一点的“像”。
大体上作光路图就不会太麻烦。
Ⅳ 初中物理光路图
1.光的反射,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入射光线;
2.光的折射,据光的折射规律作折射光线;
3.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初中是不要求的)。
Ⅳ 初中物理光路图怎么画
光路图是指
1.光线直线传播;
2.遇不同介质折射;
3.遇“平面”反射。
对应1.从光源出发,若是平行光线则“无限延长”这些
平行线,直至遇面则反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遇介质
则折射;若是“点光源”则以“球面射线”延长之,也
直至反射面和折射介质,再作反射线和折射线。
对应2,从光源出发,至介质折射,出介质再折射,如
光线穿透过某一厚度的“玻璃”,“透镜”等。
对应3.从光源出发,遇(不透过)大平面反射,遇曲面
则“分解”为“细微平面反射”得“漫射”。
具体光路图:
A.小孔成像(直线传播,无平面、无介质);
B.透过平面玻璃(二次折射)入射光与“透过”光平行但
有“位移”;
C.平面镜成像,用“虚线”表“透过”虚像,用反射线表
“视角”,以“镜面”为“对称面”;
D.曲面镜的“会聚”与“发散”;
E.凸透镜、凹透镜成像。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作法:
从“光源”(物体)出发,将a光线平行“光轴”画至凸透镜,
折线通过“焦点”,再将同出发点b光线画穿过“光心”,与
a线若在透镜后有交点则成“实像”;若在透镜前其“反向延长线”
有交点则为“虚像”。
凸透镜可用作光路图得出:是虚像还是实像或“不成像”,是放大
还是缩小,是倒立还是正立等等。
再深一点,利用作图得相似三角形,可求“放大倍数”。
基本上有:1/u+1/v=1/f,
即:物距u的倒数,加像距v的倒数,等于焦距f的倒数,
其放大倍数m=v/u,式中v取绝对值。
Ⅵ 放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看起来向上弯折了画出光路图
这是由于筷子在水中的那部分把光反射到眼睛的时候,在水面进入空气中时,因为介质不同,发生折射,所以筷子看起来向上弯了。
插入水中的筷子,由于筷子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看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是向上弯折.此时看到的像是筷子的虚像,这是一种折射现象。
定理内容
(1)折射光线位于入射光线和界面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
(2)折射线和入射线分别在法线的两侧。
(3)入射角i的正弦和折射角r的正弦的比值,对折射率一定的两种媒质来说是一个常数。
光由光速大的介质中进入光速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从光速小的介质进入光速大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此定律是几何光学的基本实验定律。
Ⅶ 初中物理的光学作图如何做。
1.成像的主要原因
a.光的直线传播,如小孔成像;
b.光的反射,如平面镜成像;
c.光的折射,如水中的折射成像、透镜成像等。
2.成像的性质
像的性质主要有:虚与实、倒与正、放大与缩小或等大。
实像是由物体发出的光经过光学器件会聚形成的,不仅能用眼睛看见,还能用光屏接收并保存下来;虚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经反射或折射后反向延长相交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接收。“倒与正”、“放大、缩小或等大”都是物体所成的像相对物体而言的。
3.像的动态变化
当物体相对光学器件运动时,所成的像的大小、像离光学器件的距离都有相应的改变,初中阶级主要考查平面镜与凸透镜成像的动态变化,其中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整理成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像同侧虚像正,物像异侧实像倒;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则像近像小,像距物距唱反调。即: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实像,小于一倍焦距时成虚像;虚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且和物体在透镜的同侧;实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的,且和物体在透镜的异侧;物体向焦点运动,所成的像变大,物距变大像距变小,物距变小像距变大。
二、作图要点
1.光的反射作图要点:
a.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b.平面镜是物点和像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c.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且法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像时,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
2.光的折射作图要点:
a.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有三条特殊光线。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有三条特殊光线。
b.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等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作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作图一定要规范。
(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
(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
(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
Ⅷ [初中物理]这样的光路图应该怎么画
Ⅸ 凸透镜的光路图怎么画
一倍焦距内像与物同侧,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可以正常看。这是初中物理知识,如果家中有课本的话可以看看,还有图,很容易懂的。
至于你说可以看的问题,既然称之为像,就可以看的到啊。
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反之,则称为虚像。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所谓“正立”和“倒立”,当然是相对于原像而言。
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透镜所成的三种虚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实像,无一例外都是倒立的。当然,凹面镜和凸透镜也可以成虚像,而它们所成的两种虚像,同样是正立的状态。
那么人类的眼睛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我们知道,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根据上面的经验规律,视网膜上的物像似乎应该是倒立的。可是我们平常看见的任何物体,明明是正立的啊?这个与“经验规律”发生冲突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大脑皮层的调整作用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虚像。可与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对比(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只能用眼睛看到)。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而成的,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实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正立的虚像。
与凸透镜的区别
一.结构不同
凸透镜是由两面磨成球面的透明镜体组成
凹面镜是由一面是凹面而另一面不透明的镜体组成
二.对光线的作用不同
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凹面镜主要对光线起反射作用
三.成像性质不同
凸透镜是折射成像
凹面镜是反射成像凸透镜是折射成像 成的像可以是 正、倒;虚、实;放、缩。起聚光作用
凹面镜是反射成像 只能成缩小的正立像。起散光作用透镜(包括凸透镜)是使光线透过,使用光线折后成像的仪器,光线尊守折射定律。面镜(包括凸面镜)不是使光线透过,而是反射回去成像的仪器,光线尊守反射定律。
凸透镜可以成倒立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或正立放大的虚像。也可把平行光会聚,可把焦点发出的光线折射成平行光。凸面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主要用扩大视野。
(1)二倍焦距以外,倒立缩小实像;
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倒立放大实像;
一倍焦距以内,正立放大虚像;
成实像物和像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在凸透镜同侧。
(2)
一倍焦距分虚实
两倍焦距分大小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格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u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像的虚实 像到透镜的距离v 应用实例
u>2f 缩小 倒立 实 2f>v>f 照相机
2f>u>f 放大 倒立 实 v>2f 投影仪
u<f 放大 正立 虚 v<0 放大镜
u=2f 等大 倒立 实 v=2f 无
u=f 不成像
(3)凸透镜成像还满足1/v+1/u=1/f
利用透镜的特殊光线作透镜成像光路:
(1)、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