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物理学中,把物体的______叫做温度;常用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采用的是______温度,这种温度规定:______
(1)温度是表示表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在物理学中,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将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在0摄氏度与100摄氏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
故答案为:冷热程度;摄氏;冰水混合物;沸水.
❷ 温度是表示物体什么的物理量 温度常用的单位是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生活中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故答案为:冷热;摄氏度;热胀冷缩.
❸ 温度的符号是什么
温度的符号有: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C)。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
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为热力学温标(K)。国际上用得较多的其他温标有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C)和国际实用温标。
最佳温度:
1、阳光浴的温度为15-30℃;
2、居室温度保持在20-25℃;
3、洗澡水的温度为37-44℃;
4、洗脚水的温度为38-43℃;
5、冷水浴的温度为18-20℃;
6、饭菜的温度30-42;
7、饮水时的温度为30-40℃;
8、泡茶的温度为70-80℃;
9、面包的温度为75-99.974℃;
10、衣服的温度为36-60℃;
11、衣服的温度必须比体温高;
12、穿衣保持最佳舒适感时,则皮肤的平均温度为33℃。
❹ 物理学中把什么叫做温度啊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温标有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C)、热力学温标(K)和国际实用温标。
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从分子运动论观点看,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标志。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含有统计意义。对于个别分子来说,温度是没有意义的。
经典热力学中的温度没有最高温度的概念,只有理论最低温度“绝对零度”。热力学第三定律指出,“绝对零度”是无法通过有限次步骤达到的。在统计热力学中,温度被赋予了新的物理概念——描述体系内能随体系混乱度(即熵)变化率的强度性质热力学量。由此开创了“热力学负温度区”的全新理论领域。通常我们生存的环境和研究的体系都是拥有无限量子态的体系,在这类体系中,内能总是随混乱度的增加而增加,因而是不存在负热力学温度的。而少数拥有有限量子态的体系,如激光发生晶体,当持续提高体系内能,直到体系混乱度已经不随内能变化而变化的时候,就达到了无穷大温度,此时再进一步提高体系内能,即达到所谓“粒子布居反转”的状态下,内能是随混乱度的减少而增加的,因而此时的热力学温度为负值!但是这里的负温度和正温度之间不存在经典的代数关系,负温度反而是比正温度更高的一个温度!经过量子统计力学扩充的温标概念为:无限量子态体系:正绝对零度<正温度<正无穷大温度,有限量子态体系:正绝对零度<正温度<正无穷大温度=负无穷大温度<负温度<负绝对零度。正、负绝对零度分别是有限量子态体系热力学温度的下限和上限,均不可通过有限次步骤达到。
温度是物体内分子间平均动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分子运动愈快,物体愈热,即温度愈高;分子运动愈慢,物体愈冷,即温度愈低。这种现象被描述为一个物体的热势,或能量效应。当以数值表示温度时,即称之为温度度数。值得注意的是,少数几个分子甚至是一个分子构成的系统,由于缺乏统计的数量要求,是没有温度的意义的。
大气层中气体的温度是气温,是气象学常用名词。它直接受日射所影响:日射越多,气温越高。
温度 2.(wen)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温度没有高极点,只有理论低极点“绝对零度”。“绝对零度”是无法通过有限步骤达到的。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温标有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C)、热力学温标(K)和国际实用温标。温度是物体内分子间平均动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分子运动愈快,物体愈热,即温度愈高;分子运动愈慢,物体愈冷,即温度愈低。
❺ 物理中的内能,热量,温度
一、区别: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它是一个状态量,所以只能说“物体的温度是多少”。两个不同状态间可以比较温度的高低。温度是不能“传递”和“转移”的,其单位是“摄氏度”。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它跟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情况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速度就越大,分子运动就越剧烈。可以说,温度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它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集中体现,对于个别分子毫无意义。
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内能和温度一样,也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具有”等词来修饰。
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温度及构成物体的物质种类都有关系。现阶段主要掌握与温度的关系。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增大,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切记“温度不变时,它的内能一定不变”是错误的。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吸热,内能增加。温度不变时,它的内能也可能减小(想一想为什么?)。同样,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也不一定降低。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它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是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述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二、联系:
(1)温度与内能
因为温度越高,物体内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因此物体的内能越多。但要注意:温度不是内能变化的惟一标志。物体的状态变化也是内能变化的标志(如晶体的熔化、凝固,液体沸腾等)。
(2)温度与热量
温度反映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就越高。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两物体间不存在温度差时,物体具有温度,但没有热传递,也就谈不上“热量”。
(3)热量与内能
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内能就减小多少;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内能就增加多少。要注意:内能增减并不只与吸收或放出热量有关,做功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对物体做了多少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多少;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小,对外做功多少,物体的内能会减小多少。
(4)内能与机械能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机械能是指整个物体发生机械运动时具有的能量。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内能和机械能。因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总有分子动能;分子间总是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总有分子势能,所以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即内能不可能为零。机械能可以为零。
❻ 温度表示符号和单位是什么
温度用符号T表示,单位为开尔文。
一、温度的数值表示方法:用来量度温度数值的标尺有热力学温标(°F)、摄氏温标(°C)和华氏温标(°F)、列氏温标(°Ré)、兰金温标(R)。
二、温标: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
三、摄氏度与华氏度的换算:摄氏度用符号℃表示,华氏度是指用来计量温度的单位,用符号℉表示,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C=(F-32)÷1.8, F=1.8×C+32。
四、 气温:大气层中气体的温度就是气温,史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用摄氏度表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温度网络-摄氏度网络-气温
❼ 初中物理,温度有哪些标度方法 它们是怎样规定的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何
温度的标度方法一般分为:摄氏温度、华氏温度、开氏温度(或热力学温度)。
a.摄氏温度: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摄氏温度的单位用℃表示,读作“摄氏度”。摄氏温度符号用“t”表示。
b.开氏温度: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科学研究表明: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降温,温度也只能非常接近—273.15℃。若将此温度规定为0度(绝对零度),而其分度值与摄氏温度的分度值相同,这种度量温度的方法即是开氏温度(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的单位用K表示,读作“开氏度”。热力学温度符号用“T”表示。
c.华氏温度:英、美等国家常用的温度标度方法。把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0℉,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把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的温度定为212℉,中间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度,这就是华氏温度。华氏温度的单位用℉表示,读作“华氏度”。
开氏温度、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换算关系:
开氏温度K=摄氏温度℃十273.15
❽ 物理:温度用什么字母表示
以上回答均错,楼主是问温度用什么字母表示,而不是单位
热力学温标T,单位是开,符号为K,
摄氏温标t,单位是摄氏度,符号为。C(句号在左上方)
❾ 物体的什么程度用温度这一物理来描述,温度用字母什么来表示,测量物体温度的仪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物理量来描述。温度,通常用字母t表示。在热力学温标中,使用大写的T来表示.。治疗物体温度的叫温度计。有液体温度计金属温度计叫无液温度计。)现在我们用了测量体温的外用的红外体温计也是
❿ 温度湿度用什么字母
温度用℃字母表示。湿度一般是指相对湿度,符号为 %RH。
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
湿度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空气的干湿程度叫做“湿度”。
在此意义下,常用绝对湿度、相对湿度、比较湿度、混合比、饱和差以及露点等物理量来表示;若表示在湿蒸汽中水蒸气的重量占蒸汽总重量(体积)的百分比,则称之为蒸汽的湿度。人体感觉舒适的湿度是:相对湿度低于70%。
温湿度不宜对人体危害
室内湿度也不宜过高或过低,室内湿度过高,人体散热就比较困难。室内湿度过低,空气干燥,人的呼吸道会干涩难受。
室内温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室温过高会使人感到闷热难受,令人精神不振、头昏脑胀,昏昏欲睡。较长时间在温度过高的室内生活,常会口干舌燥、眼睛干涩。
在北方冬天用火炉烧煤取暖的房间,温度过高时,还容易导致外感风寒。室内温度过低也不好,会使人感到寒冷、缩手缩脚,在温度低的房内,人体散热过快,可促使人体不断地增加产热量,大大地消耗人体热能。
室内的温度、湿度不但对人体健康有影响,而且对物品的存放也有影响。室内温度、湿度过高,会使衣服发霉、虫蛀,各种食品发霉变质。因此,应该经常注意调整,使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