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红宝石红色碧玺铁铝榴石的物理性质
好专业的提问呀。先赞个!
1、红宝石
红宝石是指颜色呈红色、粉红色的刚玉,它是刚玉的一种,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红色来自铬(Cr),主要为Cr2O3,含量一般0.1~3%,最高者达4%。
结晶习性:属三方晶系、复三方偏方面体晶类;晶体形态常呈桶状、短柱状、板状等。集合体多为粒状或致密块状。
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
光泽:亮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折射率:1.762-1.770,(+0.009,-0.005)
双折射率:0.008~0.010。
色散:低 0.018
多色性:二色性明显,常表现为:紫红/褐红,深红/红,红/橙红,玫瑰红/粉红
光性:U—(一轴晶负光性)。
特殊光学效应:星光效应,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反射出迷人的六射星光或十二射星光,变色效应
摩氏硬度为:9,
SG(相对密度):3.99-4.00
解理:无解理,底面裂理发育。
发光性:红宝石在长、短波紫外线照射下发红色及暗红色萤光。
吸收光谱:Cr的典型的吸收光谱。688nm 690nm吸收双线 668nm 659nm有吸收弱线 以550nm为中心的吸收宽带(黄绿区吸收) 蓝区476nm475nm 468nm 紫区吸收。
色彩来源:微量铬使它显红色,铬含量越高越红,最红的俗称“鸽血红”。
2、红色碧玺
碧玺, 碧玺的化学式:(Na,K,Ca)(M9,Fe,Mn,Li,AI)3(A1,Cr,Fe,v)6(B03)3(Si16O18)(OH,F)4。
红色碧玺
红色碧玺
由于含锰而呈红到粉红色,多色性明显,呈红色到粉红色。价值最高的为商界称为“双桃红”的碧玺
碧玺属三方晶系,常呈柱状品体。遗明到半透明,玻璃光泽(但加工的戒面上常见金刚光泽),为一轴品负光性晶体。折射率l.624~1.644;双折率0.018~0.040,通常为0.020,暗色者可选O.040;无解理。硬度7~8,密度3.06(十0.20,0.60)9/cm3。
红碧玺是具有十分明显的多色性。肉眼观察,不同方向上的颜色明显不同。红色碧玺二色性为红色和粉红色;
•折射率:1.624~1.644;黑色者可高达1.727~1.657。
•双折射率和色散:双折射率:0.020;色散:0.017
•奇异现象:猫眼和变色;
•紫外荧光:粉红色者有弱紫色荧光,其它无或者很难看出来。
•吸收光谱:红和粉红者:有一宽绿带,并在458和451nm处有蓝线。
•包裹体:红色常含不规则的线状气液包体,或单独出现或交织成松散的网状,可包含稠密的平行直条状纤维体或空细管,可显猫眼效应。
•稳定性:遇强热熔化,温度骤变会破裂。不受酸碱侵蚀。
•特殊性质:压电性和焦(热)电性,摩擦可带电。
红色碧玺
红色是碧玺中价值最高的,其中以紫红色和玫瑰红色最佳,有红碧玺之称,在中国有“孩儿面”的叫法。但自然界以棕褐、褐红、深红色等产出的较多,色调变化较大。
3、铁铝榴石
铁铝榴石是石榴子石中最常见的一种。铁铝榴石颜色一般为褐红、深红或浅紫色。铁铝榴石可作为宝石。铁铝榴石、镁铝榴石和锰铝榴石往往出现在一起。
化学组成:组成成分中经常含有一定数量的镁铝和锰铝榴石分子。也可有钙系石榴子石的分子存在,但含量不大;
类别:硅酸盐矿物-岛状硅酸盐-石榴子石族;
晶系和空间群:等轴晶系;
晶胞参数:a0=1.1526nm;
形态:常呈四角三八面体或菱形十二面体或二者的聚形,集合体成粒状或致密块状;
颜色:褐色,深红色至黑色;
条痕:同上;
透明度:不透明;
光泽:玻璃光泽;
硬度:7-7.5;
解理和断口:无解理;
比重:4.318g/cm3
其他性质:鉴定特征根据其形态特征易于鉴别,但本族中各种矿物的相互区别,应进行比重,折射率,晶胞参数等的测定才能确定;
㈡ 宝石的物理性质的介绍
大多数宝石能够引起光的选择性吸收的元素,它们决定了宝石的颜色。
㈢ 祖毌绿宝石的物理性质
引用亚洲宝石协会(GIG)研究报告:祖母绿是一种含铍铝的硅酸盐,其分子式为Be3Al2[Si6O18],属于绿柱石家族中最“高贵”的一员。属六方晶系。晶体单形为六方柱、六方双锥,多呈长方柱状。集合体呈粒状、块状等。翠绿色,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564-1.602,双折射率0.005-0.009,多色性不明显。非均质体。硬度7.5,密度2.63-2.90 克/立方厘米。解理不完全,贝壳状断口。具脆性。X射线照射下,祖母绿发很弱的纯红色荧光。
祖母绿与钻石、红宝石、蓝宝石并称世界四大名宝石。它的化学名称是:铍铝硅酸 盐Be3AL2Si6O18)属绿柱石家族。因含微量的“铬”元素而呈现出晶莹艳美的绿色。其物理性质:(1)硬度:7.5~8。(2)密度:2.67~2.78g/cm3。(3)折射率:1.56~1.60。(4)双折射率:0.004~0.010。(5)光泽:玻璃光泽。
㈣ 钻石区别于其它宝石的物理性质主要有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简单地讲,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
钻石在天然矿物中的硬度最高,
钻石 (18张)
其脆性也相当高,用力碰撞仍会碎裂。源于古希腊语Adaman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是公认的宝石之王。钻石的。也就是说,钻石其实是一种密度相当高的碳结晶体。
卡,或译克拉、克拉(Carat),是钻石的质量单位。一卡相等于200毫克,相传早期钻石商人称量钻石所用的砝码为稻子豆树(carob)果实,一粒这样的果实大约就重200毫克。因为钻石的密度基本上相同,因此越重的钻石体积越大。越大的钻石越稀有,每卡的价值亦越高。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地球上最坚硬的天然物质钻石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恒久远”。在强光照射下,钻石也会蒸发。研究发现刊登在美国《光学材料快报》杂志上。
麦考瑞大学光子学研究中心副教授理乍得-米德伦和同事经研究发现,钻石暴露在光照条件下会蒸发。米德伦说:“一些物质都有光照导致的蒸发现象, 观察到钻石也有这种现象还是第一次。”当暴露在强紫外-C线(臭氧层过滤后的强紫外线)条件下,钻石表面的小凹坑会在短短几秒钟内消失。钻石质量损失的速度随着光线强度的降低快速降低,但蚀刻过程仍然继续,只是速度越来越慢。
米德伦指出,钻石蒸发消失速度极慢,正常情况下无法被观察到。事实上,即使暴露在强紫外线条件下,例如强烈阳光照射或者放在紫外日光浴灯下,需要大约100亿年之后,钻石质量损失才能达到可观察的程度。这一研究发现不仅提供了有关钻石长期稳定性的线索,同时也有助于未来的研究。
米德伦说:“这是一项非常实用的发现,我们正在研究如何利用这一发现。如果我们能够在钻石上打造一些结构,将光线控制在钻石上一个非常狭小的丝状区域,这将是制造个头更小,效率更高的光学装置的第一步,可用于量子计算和高能激光。这一发现可能帮助我们在其他行星表面搜寻到钻石踪迹。
㈤ 什么叫宝石的特性
天然宝石意指天然产出的美丽、稀罕和耐久的矿物。
宝石首饰的美丽决定了它的观赏性,可以使人赏心悦目;宝石稀罕和耐久又决定了它的保值性,人们发现,高档的宝石比任何东西都更能承受通贷膨涨的压力,因为它可将财富以最小的形式储备起来。无怪乎在这几十年中,人们对宝石投资的兴趣有增无减。
一、美丽
宝石之美,千姿百态.如钻石的熠熠生辉和珍珠娇柔的闪光,玛瑙夸张的图案和翡翠的微微透明都会令我们心驰神往。光,是宝石一切美丽的源泉。因而珠宝店的店堂和柜台要讲究灯光设计.矿物和光之间的互相作用造就了红宝石和青金石的强烈的色彩、钻石进发的火光和欧泊彩虹般的游彩.在宝石表面反射的光赋予每种宝石以独特的光泽,如钻石强烈的金刚光泽和翡翠珍珠般的光泽.从宝石内部发散和反射的光造成了月光石柔和的光华.不过,一些宝石之所以有魅力主要是矿物包裹体引起的,如在砂金石石英和日光石中闪烁的颜色、从一些金绿宝石和蓝宝石发出的猫眼闪光和星光.颇色变化更为微妙的玛瑙和碧玉的魅力在于在这些矿物生长时所发展起来的大量图型和结构。其生长条带和被捕获的矿物碎片往往显现出奇异的地形和花园景致.大部分宝石在原始状态下并不美丽,它们所有的颜色和光泽只有通过熟练的切磨和抛光才会显现出来.光芒四射的钻石之出火只有在最精确地切磨后才得以展现.当我们戴上珠宝首饰时,我们的运动不断地改变着宝石与落在其上的光的关系,给宝石的色与火增添光的闪烁.点光源可增强钻石、红宝石和祖母绿的“生命”,而柔和的照明更能使珍珠放射出光彩。
二、稀罕
假如说美丽使我们对宝石产生了初始的冲动,那么稀罕则传递给我们珍奇和贵重的信息,促使我们去拥有.稀罕决定了世界上那些大宝石令人难以置信的价值,是每个珠宝店橱窗里陈列的宝石的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宝石的价值就象对美丽的认识一样,因流行趋势和不同文化的信仰而变化,随公众的需求和获得某特定宝石的难易程度而浮动。
三、耐久
宝石能耐久是因为它们可以抗化学蚀变,有足够的硬度来抗磨损及不易碎裂.硬度是对宝石抗磨蚀性能的一个测量尺度.最常用的标准是摩氏硬度.1822年德国矿物学家摩氏选了十种矿物,按它们的刻划硬度的高低分为十级:1(滑石)、2(石青)、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大气中所有的尘埃和砂粒几乎都是石英,它在摩氏硬度计上的排号为7,因而宝石要保持良好的抛光,硬度就应当在7以上.摩氏硬度计不是按硬度的均等递增分级的,如金刚石与刚玉之间的硬度差远大于刚玉和滑石之间的硬度差。用压痕硬度测试可得到较为真实的硬度,不过,那要用到复杂的仪器.宝石要耐用,还必须有韧性,如祖母绿的硬度虽比石英高,但较脆,容易碎裂.钻石和托帕石象许多宝石一样,当落下来或撞在硬物上时,会沿着原子结合较弱的面裂开.最坚韧的宝石是硬玉、软玉和玛瑙,所有这些宝石硬度都在7左右.它们的结构均为细致地连在一起的纤维或颐粒的块状集合体,因而强硬坚韧,可以加工成最为精致切工复杂的饰品。
㈥ 钻石的物理特性是
钻石在天然矿物中的硬度最高,其脆性也相当高,用力碰撞就会碎裂。
钻石其实是一种密度相当高的碳结晶体。
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这在宝石中是唯一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属等轴晶系。
常含有0.05%-0.2%的杂质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N和B,他们的存在关系到钻石的类型和性质。晶体形态多呈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四面体及它们的聚形。
钻石的产地分布:
世界各地均有钻石产出,已有30多个国家拥有钻石资源,年产量一亿克拉左右。产量前五位的国家是澳大利亚、扎伊尔、博茨瓦纳、俄罗斯、南非。
这五个国家的钻石产量占全世界钻石产量的90%左右。其它产钻石的国家有刚果(金)、巴西、圭亚那、委内瑞拉、安哥拉、中非、加纳、几内亚、科特迪瓦、利比利亚、纳米比亚、塞拉利昂、坦桑尼亚、津巴布韦、印度尼西亚、印度、中国、加拿大等。
世界主要的钻石切磨中心有:比利时安特卫普,以色列特拉维夫,美国纽约,印度孟买,泰国曼谷。安特卫普有"世界钻石之都"的美誉,全世界钻石交易有一半左右在这里完成,“安特卫普切工”便是完美切工的代名词。
㈦ 列举出市场上常见的20种宝石,及它们各自的性质(包括物理和化学性质)
钻石Diamond 成分:C
摩斯硬度:10
比重:3.52
解理:完全八面体
断口:贝壳状
结晶特性:等轴晶系,常见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立方体晶形,晶面常发育阶梯状生长纹、生长锥或蚀象。
蓝宝石 蓝宝石的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铝(Al2O3),因含微量元素钛(Ti4+)或铁(Fe2+)而呈蓝色。属三方晶系。晶体形态常呈筒状、短柱状、板状等,几何体多为粒状或致密块状。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折光率1.76-1.77,双折射率0.008,二色性强。非均质体。有时具有特殊的光学效应-星光效应。硬度为9,密度3.95-4.1克/立方厘米。无解理,裂理发育。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产生美丽的六射星光,被称为"星光蓝宝石"
水晶(rock crystal),稀有矿物,宝石的一种,石英结晶体,在矿物学上属于石英族,主要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2,纯净时形成无色透明的晶体,当含微量元素Al、Fe等时呈紫色、黄色、茶色等,经辐照微量元素形成不同类型的色心,产生不同的颜色,如紫色、黄色、茶色、粉色等。含伴生包裹体矿物的被称之为包裹体水晶,如发晶、绿幽灵等,内包物为金红石、电气石、阳起石、云母、绿泥石等
祖母绿与钻石、红宝石、蓝宝石并称世界四大名宝石。它的化学名称是:铍铝硅酸 盐Be3AL2Si6O18)属绿柱石家族。因含微量的“铬”元素而呈现出晶莹艳美的绿色。其物理性质:(1)硬度:7.5~8。(2)密度:2.67~2.78g/cm3。(3)折射率:1.56~1.60。(4)双折射率:0.004~0.010。(5)光泽:玻璃光泽。
㈧ 宝玉石的物理性质
1.颜色
颜色是宝玉石最为重要的工艺美术特征,它决定着宝石质量的好坏和价格的高低。巧色,又称为俏色,指在同一块玉石上具有的呈多种颜色的天然色斑,在雕琢中巧加安排可以大大增加其价值。
1)变彩,指宝玉石晶体表面或内部对入射光产生衍射而呈现出来的多色变换闪光。变彩的种类越多越丰富,宝玉石的价值越高。
2)游彩,即着名的猫眼效应。有些宝石磨成半球状或椭圆半球形的素身面后,受到光线照射,其表面会出现一条闪光的亮带,形态很像中午时分猫的眼睛,“猫眼”闪光越亮,越细窄灵活,宝石的价值越高,若出现猫眼活光或闪光中带有彩色,价值更高。
3)星彩,即星光,指当一些宝石磨成半圆形或椭圆半球形时,受光照射后,表面出现的四射或六射、十二射星状闪光。
4)金星,又称金星效应,指有些宝石经琢磨后,其内部的微小星点状碎片反射光线而呈现的闪闪发光的现象,如石英砂金石。
2.折光率和色散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和在透明物质中的速度之比称为物质的折光率。对于宝石而言,折光率越高,其表面光泽就越强。
宝石对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光率是不一样的,称为宝石对光的色散。由于色散现象的存在,当一束白光射入宝石后,会分解为不同的色光。
3.透明度
透明度指宝石透过可见光的能力,通常分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三级。透明度越大,宝石价值越高。
4.硬度
硬度指物体抵抗另外一种物体刻划的能力,是区分宝石档次、等级的重要标准。按照德国的摩氏硬度计1~10的划分标准,宝石与玉石的分界线是8,而珍贵宝石必须大于7。
5.韧性和脆性
物质的坚固不仅取决于硬度,也取决于韧性和脆性。作为宝石,要求硬度不低于玻璃,而玉石的硬度要求就低些。硬度高而且韧性好的宝玉石才是上品。
6.相对密度与密度
相对密度指纯净宝石在空气中的质量与4℃时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密度指宝玉石单位体积质量,其单位是g/cm3。
相对密度和密度是宝玉石的重要物理参数,是识别和鉴定宝玉石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