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讯传输里面的帧是啥意思
你说的TCP通讯协议吧
数据链路层帧方式接入协议
数据链路层帧方式接入协议(LAPF)定义在 ITU Q.922 中,是一种在帧中继网络中为帧方式业务提供拥塞控制性能的增强版 LAPD (Q.921)。LAPF 的作用是为 ISDN 用户 - 网络接口的 B、D 或 H 通路上为帧方式承载业务,在用户平面上的数据链路(DL)业务用户之间传递数据链路层服务数据单元(SDU)。帧方式承载链接业务通过在 Q.933 推荐中说明的程序建立,或者通过(用于永久虚电路)预订方式建立。LAPF 可以使用物理层业务,并允许兼容 HDLC 程序在 ISDN 用户 -网络接口的 B、D 或 H 通路上为一个或多个帧方式承载链接业务提供统计复用技术。
2. 什么是通信协议它主要包含哪些要素
通信协议(communications protocol)是指双方实体完成通信或服务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协议定义了数据单元使用的格式,信息单元应该包含的信息与含义,连接方式,信息发送和接收的时序,从而确保网络中数据顺利地传送到确定的地方。
协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1语法:“如何讲”,数据的格式、编码和信号等级(电平的高低)。
2语义:“讲什么”,数据内容、含义以及控制信息。
3定时规则(时序):明确通信的顺序、速率匹配和排序.
3.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数据单位分别是()
A是错误的。
因为在网络传输中,报文是具有完整意义的二进制数据整体;报文在传输层被拆分成较小的可传输的数据单元,并添加头部,形成包,到达网络层后再次被添加头部形成新的包。
这样做的目的是,当数据经过网络节点时,在这里添加目的地址与源地址,包在到达数据链路层后被封装成帧,最后才是物理层的比特,
所以C才是对的,分别是包、帧、比特的单位;因为这是层层分割,层层传递的一个关系。
网络层:数据包(packet)——数据链路层:数据帧(frame)——物理层:比特流(bit)。
(3)传输帧是物理层的要素有哪些扩展阅读
在电子学领域里,表带宽是用来描述频带宽度的。
但是在数字传输方面,也常用带宽来衡量传输数据的能力。
用它来表示单位时间内(一般以“秒”为单位)传输数据容量的大小,表示吞吐数据的能力。
这也意味着,宽的带宽每秒钟可以传输更多的数据。
所以我们一般也将“带宽”称为“数据传输率”(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是衡量硬盘速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4. 物理层的传输格式是( )
物理层的传输格式是(比特流)。
【扩展】
物理层位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它直接面向实际承担数据传输的物理媒体(即通信通道),物理层的传输单位为比特(bit),即一个二进制位(“0”或“1”)。
5. 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各包含些什么内容
反映在物理接口协议中的物理接口的4个特性是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与规程特性。:
1、机械特性, 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
2、电气特性, 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物理层的电气特性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上传输二进制位流时线路上信号电压高低、阻抗匹配情况、传输速率和距离的限制等。
3、功能特性,规定了接口信号的来源、作用以及其他信号之间的关系。即物理接口上各条信号线的功能分配和确切定义。物理接口信号般分为数据线、控制线、定时线和地线。
4、规程特性, 定义了再信号线上进行二进制比特流传输的一组操作过程,包括各信号线的工作顺序和时序,使得比特流传输得以完成。
(5)传输帧是物理层的要素有哪些扩展阅读
物理接口中各模块执行与之相应的SDH帧开销的处理工作,提取或者综合数据给下一个模块,从而完成物理接口功能。同时根据相应SDH帧中与OAM有关字节进行物理层的运行管理与维护。
比如在接收复用段开销处理模块中,如果检测到在SDH帧中接收到的B2与计算结果不同,则不但把复用段误块数(L-FEBE)写到发送的M1字节中以发出L-FEBE。
而且,还可以根据设置产生中断,并把错误数累计到其B2错误寄存器中;而相关发端接收到L-FEBE后,则可以将其累计写入L-FEBE寄存器中,同时也可产生中断。与此类似,各模块开展相应的OAM功能,如产生和检测AIS、RDI等。
6.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主要协议有哪些传输的数据单位各是什么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网络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出现两个分支:一类是基于点对点通信线路,另一类是基于广播信道。
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位是比特序列。
7. 物理层的传输单位是
物理层的传输格式是(帧)。
【扩展】
物理层位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它直接面向实际承担数据传输的物理媒体(即通信通道),物理层的传输单位为比特(bit),即一个二进制位(“0”或“1”)。实际的比特传输必须依赖于传输设备和物理媒体,但是,物理层不是指具体的物理设备,也不是指信号传输的物理媒体,而是指在物理媒体之上为上一层(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传输原始比特流的物理连接。
8. 网络中的物理层传输的是比特流,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是帧,谁可以帮我解释下比特流和这个帧吗谢谢
比作运输,数据链路层把 一个物品的所有零部件给物理层传输,物理层只传输部件,并不知道哪个部件是干什么的。所以物理层传的是零部件,数据链路层传的是整个物品。个人理解的…………
9. 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各包含些什么内容
反映在物理接口协议中的物理接口的4个特性是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与规程特性。
1、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
2、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物理层的电气特性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上传输二进制位流时线路上信号电压高低、阻抗匹配情况、传输速率和距离的限制等。
3、功能特性,规定了接口信号的来源、作用以及其他信号之间的关系。即物理接口上各条信号线的功能分配和确切定义。物理接口信号般分为数据线、控制线、定时线和地线。
4、规程特性,定义了再信号线上进行二进制比特流传输的一组操作过程,包括各信号线的工作顺序和时序,使得比特流传输得以完成。
原理
物理接口中各模块执行与之相应的SDH帧开销的处理工作,提取或者综合数据给下一个模块,从而完成物理接口功能。同时根据相应SDH帧中与OAM有关字节进行物理层的运行管理与维护。
比如在接收复用段开销处理模块中,如果检测到在SDH帧中接收到的B2与计算结果不同,则不但把复用段误块数(L-FEBE)写到发送的M1字节中以发出L-FEBE,而且,还可以根据设置产生中断,并把错误数累计到其B2错误寄存器中。
而相关发端接收到L-FEBE后,则可以将其累计写入L-FEBE寄存器中,同时也可产生中断。与此类似,各模块开展相应的OAM功能,如产生和检测AIS、RDI等。
10. 物理层传输的什么传输介质
物理层的功能是传输数据
最常用的网络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