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考时物理大题不会写分别可以蒙哪些公式
大题,列公式~
选择题,写c(不要问为什么~~)
奉劝一句,现在还不能放弃!加油!
‘贰’ 高考物理大题解答中 应该怎么列公式 高考评分是见公式给分,例: 几个公式联立得出的公式,可以直接用么
看到物理大题,动力学的,运动三公式,牛顿第二定律反正你觉得和题目有关都摆上去。电磁运动也是一样,那些辅导书上都有。觉得用的上就写上去。大题套公式把需要的量算出来。实在不会写,公式一定要写上。还有要写有用的。
总而言之,做不来的题,就把自己觉得相关的公式全部写上去,一般都会得点分。
高考物理的学习:
1.知识深度,理解加深
高中物理,要加深对重要物理知识的理解,有些将由定性讨论进入定量计算,如力和运动的关系、动能概念、电磁感应、核能等。
2.知识广度,范围扩大
高中物理,要扩大物理知识的范围,学习很多初中未学过的新内容,如力的合成与分解、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光的本性等。
3.知识应用,能力提高
高中不仅要学习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习物理知识和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高中阶段主要是自学能力和物理解题能力,并学会一些常用的物理研究的方法。
总之,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是螺旋式上升的。
高中物理课本共三册,其中第一,二册为必修,第三册为必修加选修。物理在绝大多数的省份既是会考科目又是高考科目,在高中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叁’ 求学霸告知物理大题常考的公式啊
把U和I化成A∠φ的形式
等效阻抗Z就是U/I,求出来Z是A∠φ的形式,化成Z=R+jX,其中电阻为R,电抗为Z
有功功率:P=I^2R(注意是R,I平方以后和角度没啥关系)
无功功率:Q=I^2X(注意是X,没啥关系同上)
视在功率:S=UI(直接用题目给的UI化成A∠φ的形式相乘就好)
功率因数:cosθ=P/S(有功功率比上视在功率)
(注,复功率S=P+jQ是复数形式,而视在功率S是的模)
‘肆’ 初中物理公式都会背但遇到计算题就不会想套却不知道怎么套仿佛公式根本套不进去
解答物理问题记住公式只会硬套公式是不行的,必须理解公式的来源、适用条件、各个字母字母的涵义及单位等等,再根据题意中的已知条件,灵活选择合适的公式。
‘伍’ 要怎么灵活的把初中物理公式套用到做题上
首先至少要理解物理概念吧...公式并不是“死”的,在理解基础上,再根据题意去选择合适的公式,很多公式是不能直接用的,需要进行推导(规范的解题),所以建议每个推导步骤都要理解掌握(都是有原因的)...在初步学会套用公式后结合中难题去熟悉解题过程中“坑”与“套路”,对于“坑”,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一个错误;对于套路要理解到位,知道适用条件,很多公式单单记一个是没用的,它都有对应的适用条件。
‘陆’ 物理计算题的公式套不准,怎么办
首先要搞清楚公式的应用条件是什么,否则乱用一气最后就错完了。然后要理解公式的思想,一定要理解,切不可死记硬背,用文科的方法学理科就死路一条。再通过习题训练,这点很重要,习题是物理学的体操,一定要练,只有做够习题量分析解题能力才能提升,我本科和研究生都是物理专业对这点深有感触。
计算题蒙一般情况下是对题目说描述的物理过程分析不透彻,看不到本质。遇到题不要急于找答案,先把物理过程弄清楚,然后该用什么就用什么。
物理的基础是力学,力学的基础是受力分析,如果你力学学扎实了,后面的电磁学也只不过多分析一种力而已。
中学物理解题一般有三种状态:1.看不懂题,不知道考什么。2.一看就会,一做就错。3.基本都能做对。如果是1那你就要静下心来重头踏踏实实再学,很多问题你觉得简单好像懂了但其实你没懂。如果是2的话加大习题量。做习题不是简单的做过就撂了,这样没效果,做完一道题花一两分钟把这道题过一下,首先想考的知识点,其次捋一下思路,再次看计算上有没问题。这样解题几个月下来保你有质的提高。
‘柒’ 物理计算题怎么套公式
高中物理根据运动来区分,因为高中就那么几个运动,看清题目给的是什么运动,运用你学过的运动的关系去套就可以了
‘捌’ 求高考物理大题常用的公式
1.V=X/t
V是平均速度(m/s)X是位移(m)t是时间(s);
2.Vt=Vo+a0t
Vt是末速度(m/s)Vo是初速度(m/s)a是加速度(m/s²)t是时间(s);
3.X=Vot+(1/2)at²
X是位移(m) Vo是初速度(m/s)t是时间(s)a是加速度(m/s²);
4.Vt²-Vo²=2aX
Vt是末速度(m/s)Vo是初速度(m/s)a是加速度(m/s²)X是位移(m);
5.h=(1/2)gt² Vt=gt Vt²=2gh
h是高度(m)g是重力加速度(9.8m/s²≈10m/s²)
t是时间(s)Vt是末速度(m/s);
6.G=mg
G是重力(N)m是质量(kg)g是重力加速度(9.8m/s²≈10m/s²);
7.f=μFN
f是摩擦力(N)μ是动摩擦因数FN是支持力(N);
8.F=kX
F是弹力(N)k是劲度系数(N/m)X是伸长量(m);
9.F=ma
F是合力(N)m是质量(kg)a是加速度(m/s²)。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
1.a向=V²/r=ω²r=(2π/T)²r=(2πf)²r=ωV(ω=φ/t)
a向是向心加速度(m/s²)V是线速度(m/s)r是半径(m)
ω是角速度(rad/s)φ是弧度(rad)t是时间(s)
T是周期(s)f是频率(Hz);
2.F合=F向=ma向=m(V²/r)=mω²r=m(2π/T)²r
=m(2πf)²r
F合是圆周运动的合力(N)F向是向心力(N)
m是质量(kg)a向是向心加速度(m/s²)V是线速度(m/s)
r是半径(m)ω是角速度(rad/s)T是周期(s)
f是频率(Hz);
3.F引=F向=m(2π/T)²r=G(Mm/r²)
F引是引力(N)F向是向心力(N)m是质量(kg)
T是周期(s)r是半径(m)
G是引力常量(6.67×10-11N/(kg·m²)M是质量(kg);
4.推导公式:∵F引=F向∴g=G(M’/r’²)
∴G(Mm/r²)= m(V²/r) =>V=
=mω²r =>ω=
=m(2π/T)²r =>T=
=m(2πf)²r =>f=
=ma向 =>a向=GM/r²
F引是引力(N)F向是向心力(N)
G是引力常量(6.67×10-11N/(kg·m²)M是质量(kg)
m是质量(kg)r是半径(m)V是线速度(m/s)
ω是角速度(rad/s)T是周期(s)f是频率(Hz)
g是重力加速度(9.8m/s²≈10m/s²)
a向是向心加速度(m/s²)M’是该天体的质量(kg)
r’是该天体的半径(m);
5.
ρ是天体密度(kg/m³)R是天体半径(m)
G是引力常量(6.67×10-11N/(kg·m²)T是周期(s);6.W=FScosθ
W是功(J)F是力(N)S是沿力的方向移动的位移(m)
cosθ是力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余弦;
7.P=W/t=FV
P是功率(W)W是功(J)t是时间(s)F是力(N)
V是速度(m/s);
8.W=ΔEp=mgΔh=mg(h1-h2)
W是重力势能做的功(J)ΔEp是重力势能(J)
m是物体的质量(kg)g是重力加速度(9.8m/s²≈10m/s²)Δh是高度差(m)h1是起始高度(m)
h2是终止(末)高度(m);
9.ΔEp=(1/2)kX²
ΔEp是弹性是能(J)k是劲度系数(N/m)X是伸长量(m);
10. Ek=(1/2)mV²
Ek是动能(J)m是质量(kg)V是速度(m/s);
11.动能定理:W总=(1/2)mVt²-(1/2)mVo²
机械能守恒:E=Ep+ Ek+Ep’
W是总能量(J)m是质量(kg)Vt是末速度(m/s)
Vo是初速度(m/s)E是机械能(J)Ep是重力势能(J)
Ek是动能(J)Ep’是弹性势能(J)。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公式
1.
F是电场力(N)k是静电力常量(=9.0×109N•m²/C²)
q1、q2是电荷带电量(C)r是两个电荷的距离(m);
2.E=
E是电场强度(N/C或V/m²均可,1N/C=1V/m²)
F是电场力(N)q是电荷量(C)
*点电荷:
EQ是点电荷电场强度(N/C或V/m²均可,1N/C=1V/m²)
k是静电力常量(=9.0×109N•m²/C²)
Q是点电荷带电量(C)r是半径(m);
3. φ=
φ是电势(V)E是电势能(J)q是电荷量(C);
4.
=
UAB是A、B两点的电势差(V) q是电荷量(C)
WAB是从A点到B点做的功(J)
EpA是A点的电势能(J) EpB是B点的电势能(J)
φA是A点电势(V)φB是B点电势(V);
5.UAB=Ed
UAB是A、B两点的电势差(V)d是距离(m)
E是电场强度(N/C或V/m²均可,1N/C=1V/m²)
6.C=
C是电容(F)Q是电荷量(C)U是电势差(V);
7.推导公式:
E===
E是电场强度(N/C或V/m²均可,1N/C=1V/m²)
U是电势差(V)d是距离(m)Q是带电量(C)
k是静电力常量(=9.0×109N•m²/C²)
ε是相对介电常数;
8.q=It
q是电荷量(C) I是电流(A) t是时间(s);
9.I=(欧姆定律) I=(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I是电流(A) U是电势差(电压)(V) R是电阻(Ω)
E是电动势(V) r是内电阻(Ω)
推导公式:E=U外+U内=IR+Ir
U外是外电路电势差(电压)(V)
U内是内电路电势差(电压)(V)
串联电路总电阻:R=R1+R2+
并联电路总电阻: =+=>R=
*串联分压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流与电阻成反比:“串正并反”!
10.P=UI W=UIt=Pt
P是电功率(W)U是电势差(电压)(V)I是电流(A)
W是电功(J)t是时间(s)
推导公式:∵I=,P=UI∴R=,P=I²R
U额是额定电压(V)U实是实际电压(V)
P额是额定功率(W)P实是实际功率(W)
R是纯电阻电路的电阻(Ω)
Q=I²Rt,R=ρ
Q是电流产生的热量(焦耳热)(J)L是导体长度(m)
ρ是电阻率,由材料本身决定(Ω•m)
S是导体横截面积(m²);
*欧姆定律中的所有公式要求是在纯电阻电路中使用。注意电动势(电源)的内阻r不可忽略!
11.F=BIL
F是安培力(N)B是磁感应强度(T)S是面积(m²);
12.Φ=BS
Φ是磁通量(Wb)B是磁感应强度(T)S是面积(m²)
13.f=qVB
f是洛伦兹力(N)q是电荷量(C)V是速度(m/s)
B是磁感应强度(T);
推导公式:∵f=F向∴qVB=m∴R=T==
f是洛伦兹力(N)F向是向心力(N)q是电荷量(C)
V是速度(m/s)B是磁感应强度(T)m是质量(kg)
r是半径(m)T是周期(s)。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公式
1.Φ=BSsinθ
Φ是磁通量(Wb)B是磁感应强度(T)S是面积(m²)
sinθ是磁场方向与导体面的夹角正弦值;
2.E=n
E是感应电动势(V)n是匝数(匝)
Φ是磁通量的变化量(Wb)Δt是磁通量的变化时间(s);
推导公式:E=n=nS=nB=BLVsinθ
B是磁感应强度(T)S是面积(m²)
ΔS是变化面积(m²)ΔB是变化磁感应强度(T)
L是有效长度(m)V是速度(m/s)
sinθ是磁场方向与运动方向的夹角正弦值;
推导公式:F安= q=nP安=P电=
F安是安培力(N)Vm是最大速度(m/s)
R是外总电阻(Ω)r是内总电阻(Ω)
r’是导体本身电阻(Ω)P安是安培力的功率(W)
P电是电功率(W)V是速度(m/s);
3.E自=L
E自是自感电动势(V)L是自感系数(H)
ΔI是变化自感电流(A)Δt是变化时间(s);
4.e=Emsinωt
e是电动势(电压)(V)Em是电动势(电压)的峰值(V)
ω是线圈转动的角速度(rad/s)t是时间(s);
5.Em=nBSω
Em是电动势(电压)的峰值(V)n是匝数(匝)
B是磁感应强度(T)S是面积(m²)
ω是线圈转动的角速度(rad/s);
6.T=
T是周期(s)f是频率(Hz);
7.I==0.707Im Um==0.707Um
I是电流的有效值(A)Im是电流的峰值(A)
U是电压的有效值(V)Um是电压的峰值(V);
8.
U1是原线圈两端电压(V)U2是副线圈两端电压(V)
n1是原线圈的匝数(匝)n2是副线圈的匝数(匝);
推导公式:n1I1=n2I2
I1是原线圈中的电流(A)I2是副线圈中的电流(A)
n1是原线圈的匝数(匝)n2是副线圈的匝数(匝)。
‘玖’ 高考物理第二道大题如何利用写公式拿两分
首先你要设出一些未知量,然后一般高考第二大题是磁场问题,你只要摆出BVQ=MV方/R就可以的两分。最好还有个R=MV/BQ
‘拾’ 物理的计算题要怎么算啊
都是套公式的。把已知和未知求出来。把有关未知项的公式列出来然后把未知的一个个往上推,,,,这是逆推法。。这个会有点难度,接着是顺推法。已知未知都一样的要求,把所有能冲已知项可以推出来的数据一个个的写出来,直到推出与你所需要的未知项。。。,当然,已知和未知项的东西是要你自己看出来的,一般不难,就是要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