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物理中的位移公式s=Vo+1/2at^2是怎么推出来的
在一段位移S中
初速度为v。
由于加速度恒为a
则末速度为v。+at
所以平均速度为v'=
[(at
+2
Vo)/2]
所以位移s=v't=Vo+1/2at^2
⑵ 物理中加速度的公式和位移的公式.
公式:s=v0t+a(t^2)/2,v^2-v0^2=2as。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以下的v均代表末速度,v0代表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s表示位移。
(1)速度公式:vt=v0+at
(2)平均速度公式:V=(v0+vt)/2
(3)位移公式:s=v0t + 1/2at^2
(4)速度-位移公式:vt^2 - v0^2=2as
(2)物理平均位移公式是什么扩展阅读: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方向由+、-号代表)。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V方向始终相同。特别,在直线运动中,如果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同,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反,速度减小。
1、当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或合外力)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90°时,速率将增大,速度的方向将改变。
2、当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或合外力)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90°而小于或等于180°时,速率将减小,方向将改变。
3、当运动物体的速度和方向与加速度(或合外力)方向之间的夹角等于90°时,速率将不变,方向改变。
⑶ 速度位移公式是什么
速度位移公式 vt^2=v0^2+2ax
推导过程:根据速度公式:vt=v0+at t=(vt-v0)/a
代入位移公式
x=v0t+1/2at^2
=v0(vt-v0)/a+1/2a[(vt-v0)/a]^2
=(vt^2-v0^2)/2avt^2
=v0^2+2ax
补充说明
1、物理上的速度是一个相对量,即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参照物)位移在单位时间内变化的的大小。
2、物理上还有平均速度:物体通过一段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为物体在该位移的平均速度,平时我们说的多是瞬时速度。
3、平时我们形容单位时间做的某种动作的快慢或多少时也会用到速度。比如:打字速度、翻译速度。
4、速度只能用大小来描述,用快慢描述是不准确的。比如:速度大、速度小。
5、速度是矢量,无论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都是矢量。区分速度与速率的唯一标准就是速度有大小也有方向,速率则有大小没方向。
⑷ 高中物理中间位移推导公式
位移公式推导:
设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经时间t速度由vo(初速度)增加到vt(末速度),
匀加加速平均速度:v平均=(vt+vo)/2 (1)
位移:s=v平均*t=(vt+vo)t/2 (2)
加速度公式:a=(vt-v0)/t 得:vt=vo+at (3)
(3)代入(2)得位移公式:
s=(vt+vo)t/2
=(vo+at+vo)t/2
=vot+1/2at²
推论公式的推导:
由加速度公式:a=(vt-v0)/t 得: t=(vt-vo)/a (4)
(4)式 代入(2)式可得推论(速度和位移的关系):
s=(vt+vo)t/2=(vt+vo)(vt-vo)/2a
整理得:vt²-vo²=2as
⑸ 物理中的位移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1)速度公式:vt=v0+at
(2)平均速度公式:V=(v0+vt)/2
(3)位移公式:s=v0t + 1/2at^2
(4)速度-位移公式:vt^2 - v0^2=2as
(5)公式的特点及应用注意事项:
公式中涉及vt,v0,a,s,t五个物理量,其中:
不含v0:s=Vt*t - 1/2at^2(相当于出速度为vt,加速度为a的匀减速运动)
不含vt:s=v0t + 1/2at^2
不含a: s=(v0+vt)*t/2
不含s: vt=v0 + at
不含t: vt^2-v0^2=2as
希望你满意~
⑹ 物理必修一中的位移公式的推导
推导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
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率v(平均)=(v0+vt)/2
v0=0,所以v(平均)=vt/2代入s=v(平均)t即得
s=(vt)t/2
而vt=at
所以s=att/2=at^2/2
x
=
v0
t
+
(1/2)
a
t^2
这个公式的推导需要用到微积分。对于学过微积分的人而言,推导过程
就如同
1+2=3
一般容易。既然楼主提出了这个问题,所以
楼主应该还没有学过微积分,对吧。
在高中物理阶段,应该学过这样一个基础知识:
做
v
-
t
的函数图象。则
x=t0,
x
=t,
x轴,以及v-t曲线
四者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就是位移
从
t0
到t
时间内的位移。若所围成的图形有一部分在x轴下方,则该部分面积取负值,而对于x轴以上部分,其面积取做正值。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v
=
v0
+
at
做
v
--
t
函数图象,
v
是y轴,t是x轴。
v
--t
图象是一条直线。
v0
是y轴上的截距,且不妨设
v0
>
0。
a
是直线的斜率。不妨假设
a
>
0。
x=0,
x=t,
x轴,以及直线
v=v0+at
所围成的图形是一个
直角梯形。
梯形的高为
t
梯形的上底为
v0
梯形的下底为
v0+at
梯形的面积为
(v0
+
v0
+
at)*t/2
=
v0t
+
(1/2)at^2
因此
位移
S
=
v0t
+
(1/2)at^2
⑺ 物理中的位移公式 如题,我半小时内采纳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1)速度公式:vt=v0+at
(2)平均速度公式:V=(v0+vt)/2
(3)位移公式:s=v0t + 1/2at^2
(4)速度-位移公式:vt^2 - v0^2=2as
(5)公式的特点及应用注意事项:
公式中涉及vt,v0,a,s,t五个物理量,其中:
不含v0:s=Vt*t - 1/2at^2(相当于出速度为vt,加速度为a的匀减速运动)
不含vt:s=v0t + 1/2at^2
不含a:s=(v0+vt)*t/2
不含s:vt=v0 + at
不含t:vt^2-v0^2=2as
⑻ 高中物理所有位移公式
位移公式:s=v0t+½at²
速度-位移公式:vt²-v0²=2as
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如果由初位置移到末位置,则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叫做位移。它的大小是运动物体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与物体运动的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运动的轨迹无关。如果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回到原处,那么,路程不为零而位移则为零。
ΔX=X2-X1(末位置减初位置)要注意的是,位移是直线距离,不是路程。
在国际单位制中,位移的主单位为:米。此外还有:厘米、千米等。
(8)物理平均位移公式是什么扩展阅读: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V0+at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公式:x=v0t+½at²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关系的公式:2ax=vt²-v0²
4、平均速度等于½(v+v0)
5、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½(v+v0)
6、某段位移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等于 根号下½(v²+v0²)
⑼ 物理公式:平均速度求位移X=1/2(v0+v) t的推导
要看你怎么理解 画个坐标轴 横轴是时间 纵轴是速度 如果是匀速直线运动 在坐标轴上就是一条线段 那么位移就是时间*速度 你会发现位移就是这个线段为边长 速度为另一边长构成的一个长方形(也有可能是正方形)的面积 同理 匀加速直线运动 就是斜线 所断点映射在X轴上的点所构成的梯形 那么他们的面积就是位移 梯形的面积是(上底+下底)*高*1/2 上底是V0 下底是V 高就是T 画个图就明白了
⑽ 为什么物理上的位移有那么多公式 我每次套公式都不对 我经常用这个公式
物理上的关于位移的公式是很多:
其实就两种:加速度的,平均速度
当加速度等于负数的时候就是减速;平均速度等于负数的时候就是反方向的匀速移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t=v0+at
(2)平均速度公式:V=(v0+vt)/2
(3)位移公式:s=v0t + 1/2at^2
(4)速度-位移公式:vt^2 - v0^2=2as
然后就是各种转换:
公式中涉及vt,v0,a,s,t五个物理量,其中:
不含v0:s=Vt*t - 1/2at^2(相当于初速度为vt,加速度为a的匀减速运动)
不含vt:s=v0t + 1/2at^2
不含a:s=(v0+vt)*t/2
不含s:vt=v0 + at
不含t:vt^2-v0^2=2as
我想你平常就是背吧?
其实这些公式不是用来背的:他们是在你做题的时候不断的使用,不断地贯穿,然后就熟悉了;刷题的时候你可以先将公式写下来,做题的时候就看,就套进去,做多了就懂了,就理解了!
希望能够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