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初中物理电学还有什么学

初中物理电学还有什么学

发布时间:2022-05-25 15:01:25

❶ 怎样学习初中物理电学部分

电学一:电路

一、简单电路的组成
简单电路:由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组成。

二、电路种类
1、通路:线路接通时,有电流从电源 正 _极流出,经过 用电器 流回到电源 负__极.

2、开路:线路断开时,电路中没有(有或没有)电流.

3、短路:当 电源 直接用导线相连时发生短路,此时用电器中没有电流;但有很大的电流通过电源,使电源及导线发热过多而被烧坏,因此电源是不允许被短路的.

三电路的连接
1、串联电路 2.并联电路

四、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金、银、铜铁、铝等)、人体、大地、碳、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2、绝缘体:难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塑料、玻璃、陶瓷、油、纯水等.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有可能变为导体.

五、六、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进户线有有两条,一条叫零 线,叫火线,能使试电笔的氖管发光。电灯和开关是串联连接的,插座和电灯并联连接.

2、白炽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将电能转化为 内_能和光能,因此灯丝要用熔点高的钨制成

3、电路中的总电流是随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的.造成家庭电路中电流超过安全电流的常见原因是短路和用电器功率过大.

七、安全用电
1、触电:触电一般是指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事故.事实表明,不高于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触电类型分为 单线 触电和 双线 触电。

2、安全用电的原则:对安全用电必须做到“四不”,即不接触高于36伏的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皮。发生触电时应该立即切断电源。

3、保险丝的作用:是在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到危险程度以前自动切断电路.

4、三线插头:标有L字样的接火线;标有N字样的接零线;标有E字样的接地线;

电学二:欧姆定律

一、电流I
1、电流的方向电流从电源的正极经过用电器、导线等流向电源的负极.

2、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必须有电源,电路必须是闭合回路.

3、电流[强度]:表示电流的强弱。用符号 I 表示。

4、电流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主单位是安培,国际符号是A.1 A=103mA=106μA

A

5、电流表( ):实验中,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它必须串联在被测的电路中,并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通过它的电流绝不允许超过它的量程;使用时,绝对禁止不经过用电器将它的两个接线柱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6.电流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数学表达式I=I1=I2.

并联电流中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数学表达式I=I1+I2

二、电压U
1、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主单位是伏特,国际符号是V.1kV=103V=106mV.

V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一节铅蓄电池的电压是2V;照明电路(或称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36V.

2、电压表( ):实验中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测量时,必须把它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正接线柱应接在靠近电源正极的那端;使用时,所测电压不得超过它的量程.

3、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数学表达式:U=U1+U2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数学表达式:U=U1=U2.

二、电阻R
1、电阻的概念:物理学中把导体对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2、电阻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主单位是欧姆,国际符号是Ω.

单位换算:1MΩ=103KΩ=106Ω.

3、电阻的特性: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还有导体的温度有关.

4、电阻的电路图符号为: 。

5、变阻器: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器件,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变阻器的电路图符号: .电视机上的调音量、亮度的电位器,实际上就是一个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是采用“一上一下”的接法连入电路才有控制作用.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片移到变阻器最大阻值处.

三、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欧姆定律的公式是.公式可变形为U=IR和。

四、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伏安法)
1、原理: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

2、器材:伏安法测电阻要用电源、开关、电线、待测电阻、电流表和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3、电路图:连接电路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在最大阻傎处.

电学三:电功率

一、电能(电功)W
1、在电流做功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的单位是 J .

3、测量:家庭电路中电流所做的功是用电能表来测量,(W=pt=UIt) 1度= 1kwh= 3.6×106 J二、电功率(P)

1、它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 =IU. 电功率的主单位是W,1kw=103w

3、灯泡的亮暗是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

4、电功率的测定: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时,必须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读数等于额定电压,这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测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计算出它的额定功率。

三、电和热
1、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2、公式: P=I2R .

3、应用: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的现象制成的加热设备.电热器的应用举例:电烙铁、电热壶、电熨斗、电饭煲等.当然许多电器还要注意散热。

电学四:电与磁

一、电生磁
1、磁极间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2.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磁场。

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它的磁感应线分布与条形磁铁的十分相似,它的N、S极和电流方向可用右手螺旋定则(安培定则)来确定。

3、电磁铁的原理:通电螺线管具有磁性,通电螺线管的圈数越多,通过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在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芯,会大大增强它的磁性.

电磁铁的优点:电磁铁磁性的有无由电流通断来控制;它的磁性强弱由电流大小来控制;它的磁场的方向由电流方向来控制.

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
1、性质:通电导体在磁场里要受到力的作用,其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都有关系.

2、应用: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

直流电动机工作时,必须使线圈一转到平衡位置就能自动地改变电流方向,能完成这一任务的装置叫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或改变磁场方向,都能使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发生改变.

三、电磁感应(磁生电)(发电机)
1、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的.

2、应用:发电机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发电的.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
望采纳。

❷ 谁能告诉我初中物理,电学怎么学

我现在也是初中,我以前和你有相同的问题,看到电路图就发蒙。后来,经过这些努力,终于弄懂了。
1,先找一些关于电路图的题,比如说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根据电路图画实物图。我当时一共做了15道,每道题都扣明白,就会了。(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多加)
2,你要明白,电流就如同水流。(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电压表相当于断路不知道你们学没学)判断是并联还是串联要一条一条数。比如说:电流从正极出发,经过....回到负极,这样就能轻而易举的判断电路了。
3.自己设计电路的话,一般不会脱离课本,课本上的电路图要好好看,学会变通,举一反三。如果真的有不会的,那就先把用电器,电源什么的画出来,根据要求去连导线,这种方法不错。但首先你要看懂题的要求。
4.看到复杂的电路不要怕,慢慢按第2条的方法数,肯定能判断出,但是,要考虑电压,电阻什么的。
5.自从我按1做了15道题后,我就喜欢上电学了,看到电路图就想它是怎么连的,看到实物图就想画电路图。
6.一定要尽快弄懂电路图,否则到了学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电热,电功率什么的就会非常不好学。
祝你学习越来越好,同时祝你成功!

❸ 请问初中物理牵涉到哪些物理学分支

物理学分支
● 经典力学及理论力学(Mechanics)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的规律 ● 电磁学及电动力学(Electromagnetism and Electrodynamics)研究电磁现象,物质的电磁运动规律及电磁辐射等规律
●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研究物质热运动的统计规律及其宏观表现
● 相对论和时空物理(Relativity)研究物体的高速运动效应,相关的动力学规律以及关于时空相对性的规律
●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研究微观物质运动现象以及基本运动规律
此外,还有:
粒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原子分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激光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声学、电磁学、光学、无线电物理学、热学、量子场论、低温物理学、半导体物理学、磁学、液晶、医学物理学、非线性物理学、计算物理学等等。
通常还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统称为四
大力学。

然后,高中的物理要学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1)静力学:静摩擦力公式,惯性定律,力平衡关系,阿基米德浮力原理。
(2)运动学:匀速运动、匀变速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
(3)动力学:牛顿第二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功、动量、动能,势能的定义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二、:
分子热运动的基本规律,内能与热的关系,热功关系,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质态关系-克拉珀珑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三个特例(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盖吕沙克定律),道尔顿分压定律。
三、:
机械波的特征和基本关系,简谐振动特征及基本关系,实例单摆和圆锥摆的基本特点,物质波的特征和基本关系,光的反射、洐射、干涉现象的基本规律,面镜与透镜的特点及应用,电磁波谱的顺序和光谱分析在科学中的应用。
四、:
(1)静电学:
电荷、电场、电场力、电势的定义,静电场的基本特征,真空中点电荷的分布规律,库仑定律,静电屏蔽效应,静电场中的力学运动(匀速、匀变速、类平抛等运动形式)结合经典力学与电学的研究方法。
(2)电磁学:
交变电场的基本特征,磁体的基本特征,安培分子假说,欧姆定律,焦耳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左手定则与右手螺旋定则,电容器原理与变压稳压稳流原理,楞次定律与高斯定理,洛仑兹公式和电磁场中的力学运动。
五、:
量子理论基本观点,原子能级分布的基本规律,能级跃迁与光波基本关系,普朗克公式,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核反应原理,质能转换及其方程,微观粒子的动量与能量守恒定律,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

大学的主要有这么几项
内容提要: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
大学物理(上)主要内容:(1);(2);(3)。
大学物理(下)主要内容:(1);(2);(3);(4)。

❹ 关于初中科学的电学知识有哪些啊

一,分析电路:

电路图是电学的重要内容。许多电学题往往一开头就有一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把电路图辨认错了,电路中的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等物理量的计算也随之而错,造成“全军覆没”的局面。所以分析电路是学好电学的第一步。

简单的电路图,可通过分析电路中的电流通过的路径来进行判断。电流在电路中始终是一路,说明这是一个串联电路。如果电流在电路中分开两路或两路以上,说明这是一个并联电路。对于复杂的电路图,就需通过画等效电路图的方法来分析电路。这种方法可分为四步:

1, 在初中阶段,一般认为电流表的电阻为零,电压表的电阻为无限大。把电流表当作导线,电压表视为开路。

2, 用字母标出电路图中三条导线相交的结点。

3, 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根据电流的路径及各个结点的位置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4, 电流表和电压表复位。

例1:请你画出如图一所示的电路的等效电路图,并说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作用。

解:(1),把电流表当作导线,电压表视为开路。

(2)标出电路图的结点A、B、C、D。

(3) ,根据电流路径,电流由电源正极出发经过D点和R1来到A点,电流在A点分开两路,一路通过R2到达B点,另一路通过R3到达B点,两路在B点汇合到达电源负极形成回路。画出简单易看的电路图(如图一1)。由此可知R2、R3是并联,然后再与R1串联。

(4) ,电流表电压表复位。由电路图一可知C、A两点之间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可看作同一点,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连接D点和A点,所以电压表是测量R1两端的电压。电流通过A点分开两路,一路经过电流表后,再经过R3到达B点,所以电流表是测量通过R3的电流强度(如图一2)。

由上面例子,可看出分析电路的重要性。在复习中应特别强调分析电路,画等效电路图的必要性,使学生掌握这个基本技能。并能养成遇到电学问题,先画出电路图。遇到电路图先分析电路的好习惯。

二,欧姆定律的运用。

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计算的核心。它揭示了电学三个最重要的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在运用欧姆定律时,应特别注意:

(1),要明确定律中涉及的U、I、R。是同一部分电路的三个物理量。决不能张冠李戴把不属于同一电路中的U、I、R代入公式中计算。

(2)公式 、 、 ,单从数学意义上并无本质不同。但前两式是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后者是电阻的定义式。不能错误地认为“电阻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也不能认为“导体两端没有电压就没有电阻”。

例1:如图二所示,有两个电阻 、 串联,电源电压为6伏,电阻 的阻值为10欧,电阻 两端的电压为2伏。求:通过电阻 的电流及电阻 的电阻值。

解: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 。

这道例题是强调运用欧姆定律时,U、I、R的对应性。决不能用 两端的电压或电源电压除以 的电阻值来求得通过 的电流,或用电源电压除以电流来求得 的电阻值。

例题2:如图三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电阻R1的阻值为15欧,电阻R3的阻值为10欧,电流表的读数为0.3安。求电阻R2的阻值是多少欧姆?

分析:这是一个混联电路,电阻R1和R2并联,然后再与R3串联。要求电阻R2的阻值必须知道R2两端的电压和通过R2的电流。由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相等,而这个电压与电阻R3两端的电压的和等于电源电压。通过R1、R2的电流之和等于干路的电流,也就是电流表的读数0.3安。

解:R3两端的电压: =10欧×0.3安=3伏

R1、R2两端的电压: =6伏-3伏=3伏

通过R1的电流:

通过R2的电流: 0.3安-0.2安=0.1安

答:电阻R2的阻值是30欧姆。

这两道例题比较简单,关键是强调U、I、R三个物理量的对应性,以及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灵活运用。

三,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公式的运用。

初中生在学完欧姆定律时,还觉得电学不是很难。因只需一个公式 或它的变形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学到电功( )、电功率( )和焦耳定律( )时,对于这三个十分接近而又联系紧密的概念,容易混淆。有同学反映,这部分内容的大小公式加起来共有十几个,经常会用错公式。学好电学,突破电学的难点,关键在于灵活运用这十几个公式。其实这十几个公式相互间有很深的联系,可通过下图来记忆。

纯电阻电路 (电功率定义式)

公式 、 、 常用于并联电路(电压不变时),公式 、 、 常用于串联电路(电流不变时)。公式 和 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只能用焦耳定律 来计算电流产生的热量。

例题1:两个相同的电阻,把它们串联后接上电源,产生的热量为Q。如果把它们并联后接在同一电源上,则在相等的时间里产生的热量为( )

A, Q ; B, Q; C,4Q; D,2Q 。

分析:由题意可知,两次都接在同一个电源上,电压相等。用公式 来进行计算比较方便。设两个相同的电阻为R,串联后放出的热量为 ,并联后放出的热量为 。由两式的比可知,答案应选C。

例题2:甲、乙两灯分别标有“4V,2W”和“6V,3W”的字样,将两灯并联在电路中,哪一个灯更亮?将两灯串联在电路中,哪一个灯更亮些?(所加电压不会使灯丝熔断)

分析: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它的实际消耗的电功率,消耗的电功率大些灯泡就亮些。当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将引起电功率的变化。而灯丝的电阻是不会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的。由灯泡

上所标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可以求出灯丝的电阻。两灯并联时灯泡两端的电压是相等的,所以用公式 。两灯串联时通过灯丝的电流是相同的,所以用公式 。

解:先计算出两灯丝的电阻

两灯并联时电压相等

因为 < ,所以 > 即甲灯亮些。

两灯串联时电流相等

因为 < ,所以 < 即乙灯亮些。

答:两灯并联接入电路时,甲灯更亮些。两灯串联接入电路时,乙灯更亮些。

四,电路变化。

不少同学反映“变化的电路难,不只从何下手”。这是因为分析变化的电路涉及的内容广,考虑问题深。对电阻、电流强度、电压及电功率相互关系的分析,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连错反应,得出错误的结论。电路的变化,关键是分析电阻的变化。分析电路变化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四步:

1, 从变化电阻人手。

2, 由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看电阻的变化情况。

3, 由总电压(电源电压)不变,得出总电流的变化情况。

4, 根据电路特点以及题意,判断部分电路电流电压电功率的变化。

例1:如图四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请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情况。

解:这是一个串联电路,电阻R1和R2串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滑片P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2’。分析过程如下:

(1) ,分析电流表的变化情况:

’ 增大

固定不变 R总增大

’ U总不变 减小 电流表读数变小

(2),分析电压表变化的情况: 减小, 增大,不能判断 的变化。直接分析电路中的电阻电流的变化不能得到电压相应的变化。这时应通过分析其它部分电路的变化及电路的特点得出研究电路的变化。这道题可从分析电阻 两端电压的变化入手:

减小

不变 减小

不变 减小

不变 增大

电压表的读数增大

例2:如图五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灯泡 的亮度将会怎样变化?

解:灯泡的亮度是由灯泡的实际电功率的大小来决定的。但对于同一个(或同一类型)灯泡的电阻是相同的。灯泡是纯电阻用电器,由 可知,只需分析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就可知灯泡亮度的变化。

开关闭合后,电路变成电阻R与灯泡L1并联,然后与灯泡L2串联。R与L1并联的总电阻为R ,闭合前后灯泡L1两端的电压为 和 ,闭合前后灯泡L2两端的电压为 和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得:

R < < 灯泡L1的亮度将变暗

不变 由并联电路分压原理

<

> 灯泡L2的亮度将变亮

讲完前面四个专题后,应指导学生总结出一些规律:(1),计算前先分析电路,明确电路中几个用电器的连接方式。(2),电路中的电源电压通常是不变的。(3),要抓住电流强度的计算,求出电流是求其他物理量的关键。(4),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原因是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电路中去掉或连入了电阻,使电路的电阻发生变化。(5),几个用电器无论是串联还是并联,它们的总功率都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6), 、 、, 三式通常用于并联电路。(7), 、 、, 三式通常用于串联电路。

五, 电学实验。

初中电学要求学生掌握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或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以及简单的电路设计。要求学生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流和电压以及电阻和电功率。初中物理课本中共有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伏安法测电阻、测小灯泡的

电功率等五个学生分组实验。其中前三个实验是为后两个实验作知识及技能的准备,所以复习重点应放在伏安法测电阻、测小灯泡的电功率这两个实验中。下面根据各知识点的联系,分三步来进行电学实验的复习。

1,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或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要求两图的连接方式一致,包括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的正负极一致,各用电器的位置和开关的作用一致。画电路图的方法是先把实物图看懂,特别是看清楚各用电器的连接关系以及开关的作用。然后在头脑中进行加工,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图。最后根据电路图“横平竖直”的要求画出相应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的方法是看懂电路图以及看清实物图的分布,然后从电源的一极出发,根据电路图中电流的流向,一段一段地连接实物图。连接时应尽量避免连接的导线相互交叉。

2, 简单的电路设计。电路设计应根据题目的要求分析各用电器的连接方式,以及开关

的控制对象。例如:由“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个灯泡亮或暗”的要求,可知电路连接方式有

两种可能:一是开关和两个灯泡是串联的连接方式;二是两个灯泡并联开关接在干路上。由“一个开关控制一个灯泡,另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个灯泡,一个灯泡坏了不影响另一个灯泡”的要求,可知两个灯泡是并联的连接关系,一个开关时接在一个灯泡的支路上,而一另开关接在干路上起到总开关的控制作用。然后再根据各用电器的连接方式画出电路图。

3, 学生分组实验的复习。用伏安法测电阻和电功率是初中的两个重要的实验,这两个实验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来进行复习。

实验器材

实验电路图

计算公式

测电阻实验

电流表1个、电压表1个、滑动变阻器1个、电池组1个、开关1个、待测电阻1个、导线若干。

测电功率实验

电流表1个、电压表1个、滑动变阻器1个、电池组1个、开关1个、待测灯泡1个、导线若干。

在实验过程中共同注意的问题:(1),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确使用。(2),连接线路时必须将开关打开。(3),滑动变阻器的连接。(4),通电之前把滑动变阻器调至接入电路的阻值为最大,实验时才逐步调大接入电路的阻值。

两个实验之间的区别是:测电阻时,电阻两端的电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滑动变阻器来改变。测额定电功率时,通过滑动变阻器调整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灯泡的额定电压。

上面五个专题的电学复习,在实施过程中,每一个专题应该补充一些练习和课后作业。通过这五个专题的复习,很好地将电学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能从更高的角度来看这一部分的知识,有新的认识和新的提高,收到了突出重点、分析难点、突破难点的复习效果

❺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有哪些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
1、电路。
2、通路,开路,短路。
3、电流的形成。
4、电流的方向。
5、电源。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9、导体。
10、绝缘体。
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刨。
12、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14、熟记的电压值:
15、电阻(R)
16、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17、滑动变阻器:
18、欧姆定律
公式:I=U/R. 公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19、电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为电功的单位,俗称“度”符号kw.h
1度=1kw.h=1000w×3600s=3.6×106J
20.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
21.电功公式:W=Pt=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22、电功率(P)
23.额定电压(U0)
额定功率(P0)
24.焦耳定律。
25.家庭电路。
26.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用电器要与它的开关串联接火线.
27.保险丝。
28.引起电路电流过大的两个原因: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29.安全用电的原则。
30.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31.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2.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 是南极(S极)
3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3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35.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36.磁场的基本性质。
37.磁场的方向。
38.磁感线。
39.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40.奥斯特实验证明。
41.安培定则。
4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43.电磁铁的特点。
44.电磁继电器。
45.电话基本原理:振动→强弱变化电流→振动.
46.电磁感应。
47.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48.感应电流的方向。
49.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50.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

❻ 初中物理的学有哪些,比如声学,光学,电学,力学

运动、声音、光学、力学、分子理论、物态变化、电学、磁学、然后就是一些宇宙什么的

❼ 初中物理'力学及电学

高二理科学子发言:初中物理其实是相当简单而且入门的,初中的物理如果学不好的话就放下吧,和天分有关的。按照您的描述,您应该是比较适合文科的思路的。初中物理力学电学一部分是蛮考验理科思维的,光是背公式是没用的。所以实在学不会不要勉强。但是像光学,物态变化一类的对理科思维要求较低,主要需要记忆,中考尽量把那些分拿到,其余的尽力就行。到了高中就可以选科分班,物理对您就不算什么了。所以不要把大量时间花在物理上,千万别耽误了其余学科。
如果实在担心中考物理拖后腿,可以自己去买本中考五三做做,解析挺详细的。

❽ 初中物理电学怎么学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12、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 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14、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15、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Ω);

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00千欧; 1千欧=1000欧.

16、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17、滑动变阻器:
A.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B.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C.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18、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U/R. 公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19、电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为电功的单位,俗称“度”符号kw.h

1度=1kw.h=1000w×3600s=3.6×106J

20.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A、“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B、“10(20)A”指这个电能表长时间工作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安,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20安;C、“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D、“6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600转。

21.电功公式:W=Pt=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22、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千瓦(KW)公式:P=W/t=UI

23.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
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24.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表达式为. Q=I2Rt

25.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火线和零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等组成.

26.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用电器要与它的开关串联接火线.

27.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它升温达到熔点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28.引起电路电流过大的两个原因: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29.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30.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31.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2.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

3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3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35.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36.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37.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38.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方向的假想曲线.不存在且不相交.

在磁体周围,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39.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的北极附近.但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40.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其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

41.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4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的大小,铁芯的有无,线圈的匝数

43.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的方向来改变.

44.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45.电话基本原理:振动→强弱变化电流→振动.

46.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应用:发电机

47.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48.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49.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

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应用:电动机.

50.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电 动 机
发 电 机

主要构造
定子和转子
定子和转子

工作原理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
电磁感应现象

能量转化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电 学 特 点 与 原 理 公 式

特点或原理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I
I = I 1 = I 2
I = I 1 + I 2

电压:U
U = U 1 + U 2
U = U 1 = U 2

电阻:R
R = R1 + R 2
1/R=1/R1 +1/R2
或R=R1 R2/(R1 +R2)

电功:W
W = W 1 + W 2
W = W 1 + W 2

电功率:P
P = P 1 + P 2
P = P 1 + P 2

分压原理
U1 :U2=R1 :R2


分流原理

I1 :I2=R2:R1

分功原理
W1 :W2=R1 :R2
W1 :W2=R2:R1

分功率原理
P1 :P2=R1 :R2
P1 :P2=R2:R1

❾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怎么学

一、电路
1、电路组成:
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组成。
2、电路图:
用统一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3、电路的几种状态:
4、串联电路: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特点:
电流只有一条通道,通过第一个元件的电流一定大小不变地通过第二个元件,只要电路中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都断开。
5、并联电路:
把元件并列地连接在电路两点间组成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特点:
电流有两条或多条通道,各元件可独立工作。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上用电器。
二、电流、电压、电阻
1、电流: 单位时间内(1s)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叫电流,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计算公式:
2、测电流大小的仪表是电流表、电路图符号:
3、电流表的使用:
(1)根据情况选择量程合适的电流表,而后观察它的量程,单位及最小分度值;
(2)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3)“+”“-”接线柱接法要正确。即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
(4)被测电流不能超过 量程、选择量程时用试触法;
(5)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 直接接到两源两极上;
4、电压:
是使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不同的电源提供的电压不同。如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V,一节蓄电池电压为2V。
5、电压的单位:
伏特(V),常用单位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uv)
6、电压表:
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叫电压表,符号是 ,常用的 有2个量程:0~3V和0~15V,三个接线柱。
7、电压表的使用:
(1)电压表要并联在待测电路中;
(2)“+”“-”接线柱接法要正确,即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流出电压表;
(3)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选择量程用试触法;
(4)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两极间。这样是测电源电压。
8、电阻:
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用符号R表示。
电阻大小:
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而与电路两端电压和电流开关它常受温度的影响。
9、变阻器:
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的方法来改变电阻的符号是可分为滑动变阻器、电阻箱两种,滑动变阻器虽不能直接读出连入电路的阻值大小,但却能逐渐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电阻箱能表示出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但不能连续地改变电阻大小。
三、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通过实验得出:
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规律叫欧姆定律,表达式为:
2、欧姆定律得出:
,即测出导体两端电压、导体中的电流,可计算电阻大小,这种实验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

❿ 怎样学好初中物理电学

物理是一种理科课程.初中物理呢,是应用物理的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当中的许多现象的学科.比较贴近于生活.也来自生活.要是想学好物理呢,就必须有合适的方法.如果没有合适的方式方法的话.你根本就学不会物理的,因为物理是有逻辑性的.那么怎么学好初中物理这门学科呢?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学好物理呢?

初中物理思维导图

第五、不懂就问

发现自己有不会的地方,一定要及时的问同学或者是老师.不懂就问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这样就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放在你的脑子里边了.成为你自己的东西了,而不是别人的东西.

关于怎么学好初中物理的方法技巧已经告诉给大家了,希望同学们能够按照上面的方式方法进行学习,对于你们提高成绩是很有帮助的.

阅读全文

与初中物理电学还有什么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6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8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