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物理降温时应避开患者哪些部位

物理降温时应避开患者哪些部位

发布时间:2022-05-25 15:13:15

‘壹’ 物理降温时应避开患者的哪些部位 老师说有七处地方应该避开!

物理降温禁擦颈后.胸前区.腹部及足底.因为这些部位对冷的刺激较敏感,可引起反射性血管收缩,影响散热,或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腹泻等不良反应.

‘贰’ 物理降温的注意事项

物理降温是高热病人首选的降温方法,包括有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冰块、冰盐水、冰帽、医用化学袋降温、灌肠、冰液体静脉输入等方法。 在采用物理降温措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冷敏感的病人不宜使用任何物理方法降温,因各种冷刺激都会使病人出现寒颤,横纹肌产热增加而影响降温效果。可选用温水擦浴等降温措施。 2、不论采用何种降温方法,都应同时在足心置热水袋,可减轻脑组织充血,促进散热,增加舒适,尤其是冰敷头部更应重视,降低头部温度可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减少耗氧量,降低机体代谢率。一般认为,体温下降10OC脑细胞代谢可降低6.5%,颅内压可降低5.5%。因此,头部降温对颅脑损伤的病人更为重要。 3、对有出血倾向皮疹、皮下出血点及伴有皮肤性损害的病人禁用酒精擦浴,特别是白血病患者,酒精擦浴往往会导致出血症状加重。擦浴时禁擦后背、胸前区、腹部和足底等处,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4、采用物理降温措施30分钟后测量体温,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及神志的变化。 5、使用冰块降温要经常更换部位,防止冻伤。腋下冰袋降温后,腋温的测量不宜在50分钟内进行。应用医用冰毯降温的病人,探头应放在腋中线与腋后线中间为宜。

‘叁’ 怎么降温

有两种方法: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
物理降温:
(一)目的:
1.为高热患者降温。
2.为患者实施局部消肿,减轻充血和出血,限制炎症扩散,减轻疼痛。
3.为患者实施头部降温,防止脑水肿,并可降低脑细胞的代谢,减少其需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
洗手,核对,
核对,自我介绍,介绍酒精插浴,评估皮肤,小便
操作前准备
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
(2)了解患者局部组织状态,皮肤情况。
(3)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核对患者后,进行环境准备,关闭门窗,保证室内温度适宜,为患者进行遮挡。
(2)实施冰袋降温操作要点:取去冰棱角的冰块考,适量装入冰袋,放置于患者所需部位, 观察局部血液循环和体温变化情况。
(3)实施冰帽降温操作要点: 取去冰棱角的冰块适量装入冰帽,放置于患者头部,观察局部血液循环和体温变化情况。
(4)实施冷湿敷降温操作要点:将敷布按正确方法敷于所需部位,按要求更换敷布,并观察局部皮肤颜色和体温变化。
(5)实施温水/乙醇擦浴降温操作要点:帮助患者暴露擦浴部位,头部置冰袋,足底部置热水袋,按正确方法及顺序擦浴,擦拭完毕半小时后测量体温。
3.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物理降温的目的及有关配合事项。
(2)告知患者在高热期间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
(3)指导患者在高热期间采取正确的通风散热方法,避免捂盖。
(4)告知患者在软组织扭伤、挫伤48小时内禁忌使用热疗。
(三)注意事项:
1.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体温变化情况。
2.随时检查冰袋、冰囊、化学制冷袋有无破损漏水现象,布套潮湿后应当立即更换。冰融化后应当立即更换。
3.观察患者皮肤状况,严格交接班制度,如患者考试,大网站收集发生局部皮肤苍白、青紫或者有麻木感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防止冻伤发生。
4.物理降温时,应当避开患者的枕后、耳廓、心前区、腹部、阴囊及足底部位。
5.用冰帽时,应当保护患者耳部,防止发生冻伤。
用酒精擦浴高热病人的身体,并借酒精的挥发作用带走体表的热量而使体温降低,这种方法又称“物理降温法”。
发烧患者物理降温需注意哪些操作要领
操作要领
用酒精擦浴降温,在操作方式上以滚动按摩手法为好,即用一块小纱布蘸浸75%酒精,置于擦浴的部位,先用手指拖擦,然后用掌部作离心式环状滚动,边滚动边按摩,使皮肤手细血管先收缩后扩张,在促进血循环的同时,使机体的代谢功能也相应加强,并借酒精的挥发作用带走体表的热量而使体温降低。
注意事项
1.高热寒战或伴出汗的小儿,一般不宜用酒精擦浴。因寒战时皮肤毛细血管处于收缩状态,散热少,如再用冷酒精刺激会使血管更加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从而妨碍体内热量的散发。
2.高热无寒战又无汗的小儿,采用酒精擦浴降温,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应注意受凉及并发肺炎。
擦浴部位不能全部一次裸露,擦某部位露出某部位。擦浴过程中,由于皮肤很快冷却,可引起周围血管收缩及血流淤滞。必须按摩患者四肢及躯干,以促进血循环,加快散热。
3.一般不宜在胸腹部进行酒精擦浴,以防止内脏器官充血,引起不适和并发其他疾病。如胸腹部充血过多可引起胃肠痉挛的疼痛。 (申力)
注意事项
1. 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体温变化情况。
2. 酒精擦浴全过程一般不超过20min。
3. 腋窝、肘窝、腹股沟、腘窝等大血管丰富处,多擦拭片刻,以促进散热

药物降温:药物降温虽然快,但是任何药物对人体都是有副作用的,而且,发热对人体本身是一种保护作用,只有当发热过高,时间过长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才需要及时用药物控制。

‘肆’ 酒精降温,哪些部位不能擦,哪些不能同时擦

酒精降温可以用干净的酒精棉球擦拭腋窝、腘窝、手足心、胸部,颈部两侧、肘窝、手腕内侧、大腿根。前胸、腹部等部位对冷刺激敏感,不宜擦拭。

用来擦拭的酒精浓度一般是25-30%,若是用75%医用酒精,加不到2倍的水就可以用了。

首先在病人的头部放置凉毛巾降温,可防止酒精擦浴时,表皮血管的收缩,使得血液集中到头部而引起脑组织充血。

擦浴时,首先将蘸有酒精的棉球或纱布拧至半干,自病人一侧颈部开始,沿上臂外侧至手背,再从腋窝沿上臂内侧至手掌,擦完后,用干毛巾拭干皮肤上的酒精。

同法擦浴另一侧后,让病人侧卧,擦浴背部。背部擦完后开始沿大腿外侧擦至足背,再从腹股沟沿大腿内侧擦至足心。

(4)物理降温时应避开患者哪些部位扩展阅读:

酒精降温的注意事项:

1、酒精浓度

医用酒精的乙醇浓度为75%,高烧时用它擦拭身体降温,需要稀释到25%—50%,大致等于一份医用酒精加相同量的水。酒精浓度太高不但刺激皮肤,还会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

2、兑水温度

兑水时水温宜稍高于体温,以用手腕内侧试水觉得不烫为原则。一般选32-34℃。这样调和后的酒精,温度接近体温,不会因太凉引起不适,也避免了水温太高导致酒精挥发过快。

3、宜用纱布

擦拭时选用一小块全棉纱布或手绢,吸水性好,摩擦力适中,用酒精蘸湿后拧至半干后擦拭身体。如果没有纱布,也可以用小毛巾,为避免浪费,最好不要浸透,只需把毛巾的一角蘸湿即可。

4、擦拭部位

用酒精物理降温时,宜取自上而下擦拭血管丰富的部位。而要避开胸前区、腹部、后颈等处,这些部位对冷的刺激较敏感,可刺激性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腹泻等不良反应。

5、擦拭力度

皮肤擦至发红为宜,擦洗时动作要轻柔,不要将皮肤擦破。力量要均匀,一手擦拭,另一手要轻轻按摩以促进血管扩张。擦至腋窝、肘窝、大腿根部等血管丰富部位,不妨停留时间稍长,以提高散热效果。

6、宜忌人群

用酒精擦拭只适用于高热无寒战又无汗的患者。出汗通畅时,表明体温已经开始下降,不适合用这种方法。

‘伍’ 物理降温时,应当避开患者的那些部位

物理降温时,应当避开心前区、腹部、后颈部、足心。

物理降温由于其具有挥发性,可吸收并带走大量的热量,使体温下降、症状缓解。擦拭心前区可引起心率慢或心律失常,擦拭腹部可引起腹泻,擦拭后颈部、足心部位可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全身擦浴时间不宜超过20min。

(5)物理降温时应避开患者哪些部位扩展阅读

擦拭时使用32-34℃、25%-30%酒精100-200ml以离心方向擦拭四肢及背部。擦浴用酒精浓度不可过高,否则大面积地使用高浓度的酒精可刺激皮肤,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

擦拭顺序为:上肢:颈外侧→上肢外侧→手背;侧胸→腋窝→上肢内侧→手掌;同法擦拭另一侧上肢。背腰部:病人侧卧,擦拭3min;下肢:髂骨→下肢外侧→足背;腹股沟→下肢内侧→内髁;股下→腘窝→足跟。同法擦拭另一侧,每个肢体擦拭3min。同法擦拭另一侧。

擦拭的同时将冰袋或冰水浸过的毛巾置于额头部(以助降温,预防擦浴时全身血管收缩,脑部充血引起头痛),热水袋放足底使病人舒适,用于高热病人降温等。

‘陆’ 物理降温禁止的部位

物理降温禁止用在枕后、耳后、阴囊处、胸前区、腹部、足底等区域。

枕后、耳廓、阴囊处易被冻伤;心前区被冷刺激可导致心率减慢、心房纤颤、房室传导阻滞;腹部受冷易引起腹泻;足底受冷可能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包括冰袋和冰囊降温法、冰帽降温法、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灌肠降温法。

其中,温水擦浴、冰袋和冰囊降温、酒精擦浴三种方法最为常用。

(6)物理降温时应避开患者哪些部位扩展阅读

不适合物理降温的人群有

1、血液循环障碍者禁用。

血液循环障碍者会有局部组织或器官血管内血液含量异常表现,充血、淤血或缺血;局部血管壁通透性和完整性异常,如血管内成分溢出血管外,表现为水肿和出血;血液性状和血管内容物的异常,包括血栓形成、栓塞和梗死。受冷会加重血液循环障碍。

2、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者禁用。

比如,慢性关节炎、外伤挫裂伤造成的伤口化脓性感染慢性炎症或者深部化脓病灶。皮肤受冷可使局部血流减少,妨碍炎症吸收。

3、组织损伤、破裂、水肿者禁用。

此时受冷可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增加组织损伤,影响伤口愈合,同时影响细胞间液的吸收。对于有出血倾向的皮疹患者,或皮下出血及伴有皮肤性损害的患者,禁用酒精擦浴,否则会使出血症状加重。

4、对冷刺激过敏者禁用。

对冷敏感的患者受冷后会出现寒战,使横纹肌产热增加而影响降温效果。

5、昏迷、感觉异常、年老体弱者慎用。

冰袋温度过低且使用时间过长时,会导致这几类患者末梢循环不好,加重血液循环障碍,若要使用需专人陪护。

‘柒’ 物理降温时应当避开患者的_ _部位

发烧应考虑染验血主物理降温用冰冰贴贴部发烧建议檫身体伤口输液口应避免水防止染
感觉这样的提问没有意义
建议自己下去查查资料

‘捌’ 宝宝发烧物理降温哪些部位不能擦

1、对冷敏感的病人应用温水擦浴,不宜使用其他任何物理方法降温。 2、不论采用何种降温方法,都应同时在足心置热水袋,可减轻脑组织充血,促进散热,增加舒适。 3、对有出血倾向皮疹、皮下出血点及伴有皮肤性损害的病人禁用酒精擦浴,特别是白血病患者,酒精擦浴往往会导致出血症状加重。 4、擦浴时禁擦胸前区、腹部、后颈部和足底等处,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后颈和胸前区没有大的血管流过,所以对此处降温效果不好,只能使皮肤表层降温,不能降低身体内部温度。 同时,仅仅皮肤表层降温会导致刺激人体体温调节机制,从而在身体内部产生更多的热量,反而会加重发热病情,所以最好不要在后颈和胸前区强行降温) 5、采用物理降温措施30分钟后测量体温,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及神志的变化。 6、使用冰块降温要经常更换部位,防止冻伤。腋下冰袋降温后,腋温的测量不宜在50分钟内进行。应用医用冰毯降温的病人,探头应放在腋中线与腋后线中间为宜。

‘玖’ 冰袋物理降温应避开的部位

,应当避开患者的枕后、耳廓、心前区、腹部、阴囊及足底部位。

阅读全文

与物理降温时应避开患者哪些部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8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