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选择《原子核物理》作为考研专业课的疑问
原子核物理重点是核结构(核模型,壳层模型最重要)和核反应(分析反应)!
中子物理不是重点,但是中子的性质以及探测方法要知道!
国内原子核物理做的好的是中科院近代物理所,我就是那所里的。高校嘛,兰州大学很不错,有这方面的国家重点学科!!
温馨提示:核物理与高能物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㈡ 粒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0基础,求好书,
三个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简练易记实用的推论或论断,对帮助解题和学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独立做题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但这是走向成功必由之路。物理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上课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神。笔记本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学习资料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时间时间是宝贵的,没有了时间就什么也来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而利用时间是一门非常高超的艺术。向别人学习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知识结构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如静力学的知识结构等等。数学物理的计算要依靠数学,对学物理来说数学太重要了。要学好数学,利用好数学这个强有力的工具。体育活动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好的保证,旺盛的精力是学习高效率的保证,教材完全解读这本书不错!
㈢ 小弟自学原子核物理时困惑了
原子核物理 在理论上需要高等量子力学,群论等知识基础。
然而,这些是在你需要读“理论原子核物理”时的基本。
如果你需要读的是“实验原子核物理”这些知识可以不做深入研究。
还有,该层面的学术内容,不可拘泥于一个词语。继续看教材,同时兼顾文献来拓展知识,就可以很容易学明白了。
其实原子核物理相对于其他几门枯燥的高阶物理学科来说,要好学一些。
另:请不要进入核物理研究这一行,危险性还是很大的,如果不信你可以去看看北京原子能科学院束流室通风口的那些树。网络地图
㈣ 原子核物理卢希庭着 pdf格式
《简明医用原子核物理学》
作者: 翟建才编着
2
《原子核物理基础:核子与核》
作者: 宁平治,李磊,闵德芳
3
《原子核物理学的奠基者卢瑟福》
就是没你那个。。。
㈤ 核子衰变能同时放出a b r 射线吗
可以!具体可参看《原子核物理》,卢希庭教授主编的书。
在第二章讲解放射性的时候有原话。
同时发生3种衰变的原子核不是很常见,但是不是说没有。主要集中在β稳定线边缘。
㈥ 南华大学研究生什么核类专业好,原子核物理真题怎么弄呢
我是核院的,原子核物理其实不需要弄真题啊,你只要把书多看几遍,一定把一些基本概念记住能够写出来,还要记一些基本的公式,把课后习题做一遍就ok啦。
根据我上课和考试的经验总结一下复习方向,教材用的是
《原子核物理》修订版 卢希庭 高等教育出版社
重中之重章节:5,6,7,8(三大衰变,一个壳模型)
重点复习章节:1,2,5,6,7,8,9,11
其他章节了解一下。最后两章可以不看。
㈦ 求卢希庭版《原子核物理》第54页2-11题关于长毛象的题第二问详解
解:(1)在活体有机体中14C/12C=1.2×10-12,12C在此过程中无变化。
设12C的原子数为N12,死亡t时间后14C原子数为N
则N0/N12=1.2×10-12;Nt/N12=6.98×10-14;
Nt=N0×e^(-λt);→t=2.35×104a;
(2)由测量精度σ=1/√(N_c)=7%(N_c为总计数),得:N_c=204。
又∵N_c=A•T,A为14C的放射性活度,T为测量时间;
则:T=N_c/A=N_c/λN=N_c/(ln2/T_(1⁄2)•m/M•N_A•η)=(204×5730×365×24×3600×14)/(0.693×0.9×〖10〗^23×6.98×〖10〗^(-14))=195(d)
其中:T_(1⁄2)为14C的半衰期,m为样品质量,M为14C质量数,η为14C的含量
㈧ 原子核物理 ppt 卢希庭
http://www.wanfangdata.com.cn/qikan/periodical.Articles/yzhwlpl/yzhw2004/0402/040202.htm
原子核物理学
原子核是比原子更深一个层次的物质结构。原子核物理学是研究原子核的性质,它的内部结构、内部运动、内部激发状态、衰变过程、裂变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反应过程的学科。
在原子核被发现以后,曾经以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1932年,英国科学家乍得威克发现了中子,这才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可能具有更复杂的结构。
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荷,因此质子间存在着静电排斥力。万有引力虽然使各核子相互吸引,但在两个质子之间的静电排斥力比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要大万亿亿倍以上。所以,一定存在第三种基本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力。人们将核子结合成为原子核的力称为核力,核力来源于强相互作用。从原子核的大小以及核子和核子碰撞时的截面估计,核力的有效作用距离力程约为一千万亿分之一米。
原子核主要由强相互作用将核子结合而成,当原子核的结构发生变化或原子核之间发生反应时,要吸收或放出很大的能量。一些很重的原子核(如铀原子核)在吸收一个中子以后,会裂变成为两个较轻的原子核,同时放出二十到三十中子和很大的能量。两个很轻的原子核也能熔合成为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同时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原子核熔合过程叫作聚变。
粒子加速器的发明和裂变反应堆的建成,使人们能够获得大量能量较高的质子、电子、光子、原子核和大量中子。可以用来轰击原子核,系统地开展关于原子核的性质及其运动、转化和相互作用过程的研究。
高能物理研究发现,核子还有内部结构。原子核结构是一个比原子结构更为复杂的研究领域,目前,已有的关于原子核结构,原子核反应和衰变的理论都是模型理论,其中一部分相当成功地反映了原子核的客观规律。
一公斤铀裂变时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约两万吨TNT炸药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一公斤重氢原子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还要大几倍。轻原子核聚变为较重的原子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就是太阳几十亿年来的能量来源,也是热核爆炸的能量来源。如果能使重氢的聚变反应有控制地进行,那么能源问题就将得到较彻底的解决。由于放射性同位素所放出的射线能产生各种物理效应、化学效应和生物效应,因此放射性同位素在工业、农业、医学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参考资料:网站:http://bk..com/view/29835.html
㈨ 有关核物理的考研
核物理研究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是和它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价值密切相关的。几乎没有一个核物理实验室不在从事核技术的应用研究。有些设备甚至主要从事核技术应用工作。
同位素示踪
核技术应用主要为核能源的开发服务,如提供更精确的核数据和探索更有效地利用核能的途径等;另外,同位素的应用是核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同位素示踪已应用于各个科学技术领域;同位素药剂应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或治疗;同位素仪表在各工业部门用作生产自动线监测或质量控制装置。
加速器及同位素辐射源已应用于工业的辐照加工、食品的保藏和医药的消毒、辐照育种、辐照探伤以及放射医疗等方面。为了研究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辐照技术,已经建立了辐射物理、辐射化学等边缘学科以及辐照工艺等技术部门。
由于中子束在物质结构、固体物理。高分子物理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人们建立了专用的高中子通量的反应堆来提供强中子束。中子束也应用于辐照、分析、测井及探矿等方面。中子的生物效应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快中子治癌已取得一定的疗效。
离子束的应用
是越来越受到注意的一个核技术部门。大量的小加速器是为了提供离子束而设计的,离子注入技术是研究半导体物理和制备半导体器件的重要手段。离子束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材料科学和固体物理的研究工作。离子束也是用来进行无损、快速、痕量分析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质子微米束,可用来对表面进行扫描分析。其精度是其他方法难以比拟的。
在原子核物理学诞生、壮大和巩固的全过程中,通过核技术的应用,核物理和其他学科及生产、医疗、军事等部分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取得了有力的支持;核物理基础研究又为核技术的应用不断开辟新的途径。核基础研究和核技术应用的需要,推进了粒子加速技术和核物理实验技术的发展;而这两门技术的新发展,又有力地促进了核物理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核物理方面研究比较好的高校是清华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等。
㈩ 北大物理学专业从大一到大四用的是什么版本的教材
以下内容供你参考,祝你考试顺利!
力学 钟锡华、周岳明 北京大学出版社
热学 刘玉鑫 北京大学出版社
电磁学 陈秉乾、王稼军 北京大学出版社
光学与近代物理 陈熙谋 北京大学出版社
量子力学导论 曾谨言 北京大学出版社
量子力学教程 曾谨言 科学出版社
电动力学简明教程 俞允强 北京大学出版社
电动力学 郭硕鸿 高等教育出版社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汪志诚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动力学简明教程 俞允强 北京大学出版社
电动力学 郭硕鸿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固体物理学 黄昆、韩汝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原子核物理 卢希庭 原子能出版社
物理宇宙学 徐遐生着 李太枫、郑经武译
天体物理学 李宗伟、肖兴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气动力学(上册) 刘式适、刘式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天气学 钱维宏 北京大学出版社
大气探测原理 赵柏林 气象出版社
大气探测学教程 刘晔 气象出版社
大气物理学 盛裴轩 北京大学出版社
电磁场理论基础 王蔷 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动力学 郭硕鸿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子线路 梁明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大的理论物理专业不考高等数学,直接考量子力学和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复习时着重把这几科的考试内容搞扎实,考试时就胸有成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