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的物理特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没有味道的液体,沸点100℃,凝固点是0℃,密度为1g/cm3,能溶解多种物质形成溶液。
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的实际质量碳原子实际质量x1/12)
注意: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它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x10-27kg。
水的化学性质有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等。水,化学式为H₂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
水的化学性质
(1)水具有稳定性
水在2000℃以上才开始分解。
(2)水具有氧化性:水跟较活泼金属或碳反应时,表现氧化性,氢被还原成氢气。
2Na+2H₂O=2NaOH+H₂↑
3Fe+4H₂O(水蒸气)=Fe₃O₄+4H₂(加热)
(3)水具有还原性:水跟氟单质反应时,表现还原性,氧被还原成氧气
2F₂+2H₂O=4HF+O₂↑。
(4)水可以被电解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工业上用此法制纯氢和纯氧 2H₂O=2H₂↑+O₂↑。
(5)水解反应
碳化钙水解: CaC₂(电石)+2H₂O(饱和氯化钠)=Ca(OH)₂+C₂H₂↑
㈡ 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什么
物理性质:水是无色无味的液态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100摄氏度,凝固点是0摄氏度。
化学性质: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电解之后生成氢气和氧气,体积是1:2
㈢ 水的物理特性包括
水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水在3.98℃时密度最大(999.97kg/m³,近似计算中常取1000kg/m³)。固态水(冰)的密度(916.8kg/m³)比液态水的密度(999.84kg/m³)小,所以冰能漂浮在水面上。水结冰时,体积略有增加。
在标准大气压(101.325kPa)下,纯水的沸点为100℃,凝固点为0℃。
纯水的理论电导率为σ=0.055μS/cm。
水的比热容大,c=75.3 J/(mol·℃),所以能很好地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 [2]
水的生成焓很高,ΔfHmθ=-285.8kJ/mol,所以热稳定性好。在2000K的高温下,其离解不足百分之一。
常温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0×10-14。
水分子是极性的,即水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见图片),这使得水成为一种很好的溶剂。
很多常见气体可以溶解在水中,如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惰性气体等,这些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力、气相分压等因素有关。
㈣ 水的物理性质是什么
水的物理性质:
1、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2、沸点:99.975℃(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时,也就是101.375kPa)。
3、最大相对密度时的温度:3.982℃
4、比热容:4.186kJ/(kg·℃) 0.1MPa 15℃蒸发潜热:2257.2kJ/(kg) 0.1MPa 100℃
5、密度:水的密度在3.98℃时最大,为1×103kg/m3,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3kg/m3,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3kg/m3。
水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大气中的水汽能阻挡地球辐射量的60%,保护地球不致于被冷却。海洋和陆地水体在夏季能吸收和积累热量,使气温不致过高;在冬季则能缓慢地释放热量,使气温不致过低。
海洋和地表中的水蒸发到天空中形成了云,云中的水分子在达到一定数量时通过降水落下来变成雨,冬天则变成雪。落于地表上的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又从地层里冒出来,形成泉水,经过小溪、江河汇入大海。
㈤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及物理量
一、流体的密度
单位体积流体的质量,称为流体的密度。若以V表示流体的体积,单位为m3;以m表示流体的质量,单位为kg;则均质流体的密度为:
非金属矿产加工机械设备
密度的CGS制单位为g/cm3,SI制单位为kg/m3。换算关系如下:
1g/cm3=1000kg/m3
流体包括液体与气体。对于液体加热和加压,只能引起其密度极微小的变化。在一般情况下,对这种微小的变化可以不予考虑。气体是可压缩的流体,其密度随压强和温度而变化。因此,气体的密度必须标明其状态。从手册中查得的气体密度往往是某一指定条件下的数值,这就涉及到如何将查得的密度换算为操作条件下的密度。一般情况下,当压强不太高,温度不太低时,气体的密度可近似地按理想气体处理。
在某状态下理想气体的密度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非金属矿产加工机械设备
或
式中m——气体的质量(kg);
p——气体的绝对压强(kN/m2);
V——气体的体积(m3);
T——气体的绝对温度(K);
M——气体的摩尔质量(kg/kmol);
n——物质的量(kmol);
R——气体常数,其值为8.3144J/mol·K。
(下标“0”表示标准状态)
在非金属矿产加工生产中所遇到的流体,往往是含有几个组分的混合物。通常手册中所列出的为纯物质的密度,所以混合物的平均密度Pm还得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对于液体混合物,各组分常用质量分数来表示其在混合物中所占的比例。现以1kg混合液体为基准,若各组分在混合前后其体积不变,则1kg混合物的体积等于各组分单独存在时的体积之和。混合物的密度可用下式计算:
非金属矿产加工机械设备
式中ρA,ρB……ρN——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密度(kg/m3);wA、wB、wN——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对于气体混合物,各组分常用体积分数来表示其在混合物中所占的比例。现以1m3混合气体为基准,若各组分在混合前后其质量不变,则1m3混合气体的质量等于各组分的质量之和。故混合气体的密度为:
非金属矿产加工机械设备
式中ρA、ρB……ρN——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密度(kg/m3);
φA、φB……φN——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
气体混合物的平均密度ρm也可按式(1-2)计算。此时应以气体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Mm代替式中的气体摩尔质量M,气体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Mm可按下式求得:
非金属矿产加工机械设备
式中MA、MB…………MN——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摩尔质量(kg/km0l);
xA、xB……xN——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摩尔分数。
二、重度
工程上还经常用单位体积流体的重量来反映流体的轻重。这-物理量叫流体的重度。若以V表示流体的体积,单位:m3;W表示流体的重量,单位:N。对于均质流体的重度有:
非金属矿产加工机械设备
由于流体的重量与质量m的关系为:
W=mg
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m/s2,将上式等号两端同时除以流体的体积V,即可得出重度与密度的换算关系:
非金属矿产加工机械设备
由此可知,流体的重度等于流体的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
三、流体的粘度
流体的另一重要性质为粘滞度,简称粘度。此种特性在流体运动中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理想流体没有粘度,也就是流体质点作相对运动时没有内部摩擦力;但是,实际流体是有粘度的,也就是在其流动时必然有内部摩擦力产生。这种内部摩擦力通常以每单位面积上的力来计算,即力学中所谓的剪切力。严格地讲是剪力强度。图1-1所示为流体在管中流动过程中层流运动状态的情形。层流质点的流速为v,在垂直距离dy处的相邻层流体质点的流速为v+dv,则根据牛顿粘性定律,剪切应力可由下式所列的关系来决定:
图1-1层流运动状态
非金属矿产加工机械设备
式中τ——剪切应力(N/m2);
η——粘度(Pa·s);
非金属矿产加工机械设备
当速度梯度等于1,粘度的数值即为剪力应力的数值。
通常手册中查到的粘度数据都是以高斯制单位表示的。粘度的高斯制单位为泊(P)〔dyn·s/cm2〕。由于泊这个单位比较大,用起来表示不方便,故通常以泊的1/100,即厘泊(cP)作为粘度单位。进行工程计算时需将它换算成国际单位制(SI)或工程制单位。
非金属矿产加工机械设备
在工程单位制中,粘度的单位是kg·s/m2
非金属矿产加工机械设备
流体的粘度为流体内部摩擦力的表现,受流体温度的影响。当温度升高时,液体的粘度急剧下降,而且粘度愈大,下降愈快;相反,气体的粘度则随温度上升而增大。
气体的粘度根据现有的分子运动学说,应与其压强无关。在一般压力下,粘度受压强的影响极微小,可忽略不计。而在高压或高真空下,才需考虑压强的影响。压强对液体粘度的影响,一般很小,实际上可以不考虑。
㈥ 液体的基本特性和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有哪些
液体的基本特性就是流动性以及一些液压差压强以及一些压力的产生。
在物理学性质上还有一些根据热胀冷缩有一些变化的以及气化,液化等现象。
㈦ 水有哪些主要的物理性质
水的物理性质如下:
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沸点:99.975℃(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时,也就是101.375kPa)。
凝固点:0℃
三相点:0.01℃
最大相对密度时的温度:3.982℃
比热容:4.186kJ/(kg·℃) 0.1MPa 15℃蒸发潜热:2257.2kJ/(kg) 0.1MPa 100℃
密度:水的密度在3.98℃时最大,为1×103kg/m3,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3 kg/m3,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3 kg/m3。
临界温度:374.2℃
导热率:在20℃时,水的热导率为0.006 J/s·cm·K,
冰的热导率为0.023 J/s·cm·K,
在雪的密度为0.1×103 kg/m3时,雪的热导率为0.00029 J/s·cm·K。
浮力分类:悬浮、漂浮、沉底、上浮、下沉。
(7)液体的主要物理特性是什么扩展阅读:
水密度的变化
水的密度在3.982℃时最大,为1000kg/m3,温度高于3.982℃时(也可以忽略为4℃),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在0~3.984℃时,水热缩冷涨,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原因:主要由分子排列决定。也可以说由氢键导致。由于水分子有很强的极性,能通过氢键结合成缔合分子。
液态水,除含有简单的水分子(H₂O)外,同时还含有缔合分子(H₂O)2和(H₂O)3等,当温度在0℃水未结冰时,大多数水分子是以(H₂O)3的缔合分子存在。
当温度升高到3.98℃(101.375kPa)时水分子多以(H₂O)2缔合分子形式存在,分子占据空间相对减小,此时水的密度最大。如果温度再继续升高在3.982℃以上,一般物质热胀冷缩的规律即占主导地位了。
水温降到0℃时,水结成冰,水结冰时几乎全部分子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大的缔合分子,在冰中水分子的排布是每一个氧原子有四个氢原子为近邻两个氢键这种排布导致成是种敞开结构,冰的结构中有较大的空隙,所以冰的密度反比同温度的水小。
㈧ 液体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哪些什么是产生能量损失的根源
氢气的化学性质主要是可燃性和还原性,物理性质是密度小,难溶于水。用途主要是可当做高能燃料,在冶炼金属时可做还原剂。具体的说:化学性质氢气常温下性质稳定,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能多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①可燃性(可在氧气中或氯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化合反应)(点燃不纯的氢气要发生爆炸,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同样的,氘(重氢)在氧气中点燃可以生成重水(D2O))H2+Cl2=点燃=2HCl(化合反应)②还原性(使某些金属氧化物还原)H2+CuO==加热==Cu+H2O3H2+Fe2O3=高温=2Fe+3H2O(置换反应)3H2+WO3==加热==W+3H2O(置换反应)物理性质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标准状况下密度是0.09克/升(最轻的气体),难溶于水。在-252℃,变成无色液体,-259℃时变为雪花状固体。氢气是无色并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在各种气体中,氢气的密度最小。标准状况下,1升氢气的质量是0.0899克,相同体积比空气轻得多)。因为氢气难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另外,在101千帕压强下,温度-252.87℃时,氢气可转变成无色的液体;-259.1℃时,变成雪状固体。常温下,氢气的性质很稳定,不容易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当条件改变时(如点燃、加热、使用催化剂等),情况就不同了。如氢气被钯或铂等金属吸附后具有较强的活性(特别是被钯吸附)。金属钯对氢气的吸附作用最强。当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4%-75%时,遇到火源,可引起爆炸。相关知识:氢气是世界上已知的密度最小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氢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氢气的质量只有空气的1/14,即在0℃时,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9g/L。所以氢气可作为飞艇、氢气球的填充气体(由于氢气具有可燃性,安全性不高,飞艇现多用氦气填充)。氢气主要用作还原剂。
㈨ 液体的物理性质主要有哪些内容
液体的物理性质主要有:液体的密度、粘度、膨胀性、液体的表面张力、液体的相变、液体的作用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