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物理中光速是多少 物理学中光速是多少
光速是 c0=299792458m/s,或者c0=299792.458km/s (一般取300000km/s)。
当某物体运动速度相对于另一物体接近光速,某物体的时间相对于另一物体减慢,时间变化符合洛伦兹变换。(20世纪70年代通过卫星和地面天文台观测日食的同一时间位置的不同得以证实)光速是目前已知的最大速度,物体达到光速时动能无穷大,所以按当前人类的认知来说达到光速不可能,所以光速、超光速的问题不在物理学讨论范围之内。
(1)物理上光速用多少扩展阅读:
真空中的光速等于299,792,458米/秒(1,079,252,848.88千米/小时)。[2]这个速度并不是一个测量值,而是一个定义。它的计算值为(299792500±100)米/秒。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米于1983年10月21日起被定义为光在1/299,792,458秒内传播的距离。使用英制单位,光速约为186,282.397英里/秒,或者670,616,629.384英里/小时,约为1英尺/纳秒。
在任何透明或者半透明的介质(比如玻璃和水)中,光速会降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和光在某种介质中的速度之比就是这种介质的折射率。重力的改变能够弯曲光所传播的空间,使光像通过凸透镜一样发生弯曲,看上去绕过了质量较大的天体。光弯曲的现象叫做引力透镜效应,根据变化了的光线在光谱外波段呈现的不规则程度,可以推算发光星系的年龄和距离。
B. 能用速度迭加来达到光速吗
不能。根据狭义相对论,光速不可达到--除了在真空中静止质量为零的光子。但光子是不满足速度迭加原理的--它的静止质量为零,不能作参照系。
“在离子加速器(是速度迭加原理)中,当离子被加速到接近光速时它的质量就会增加而使速度下降,这也和物理学原理--当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加到一定极限时,它的质量也随之增大而限制了速度的进一步提高是相符的.因此,光速是人类所不能达到的!”
↑有些莫名其妙。LS请解释离子加速器和速度迭加原理的关系。
“从物理角度来讲 速度跟摩擦力有很大的关系 而光速实质上是没有摩擦力而言的 因此 速度迭加是达不到光速的 虽然科学家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 可是直到现在 这个理论还没有被证实”
↑更莫名其妙。强烈建议这位LS读完经典物理再过来回答。
C. 光速是多少米每秒
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每秒3*10的五次方千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真空中稍慢。在水中每秒传播为真空中的3/4,也就是每秒2.25*10的五次方千米。
D. 如果超光速粒子推翻了相对论,物理学将会走向何方呢
这个问题可以用宋健院士在2004年香山科学会议讨论超光速时举出的例子来思考,上世纪初,人们都说音速不能超过,可是第一架超音速飞机的出现使得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光速问题也是这样,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我们期盼会有新理论出现,光速有一天被超越。
在那次会议上就提出来一种利用空气动力学的数学结构来解释相对论现象的理论,它把相对论看成是一种近似算法,在速度远远小于光速的时候得到的结果和被证明有效的相对论实验是一致的,但是这个理论在超光速的表达形式是双曲型的,按着这样的思路,达到光速后继续加速要减小能量。这一点,设计飞机和导弹的工程师都比较好理解,为了超音速他们不是要增压力反而是减小压力,而且他们把流动几乎静止的实验结果用到有相对流动速度的情况下时的简化近似计算也要采用尺缩变换(洛仑兹原来提出的变换)。
在这个问题上,一部分强硬的理论物理学家坚持认为光速比空气速度高许多,所以公式不能套用,但是一些搞技术工作的专家根本不认理论家的帐,他们认为对数学模型来说,大家都取无量纲模型,数学表达形式是完全一样的,那么所描述的规律就是一样的。
他们认为坚持用绝对速度多少来划分物质规律,而不仔细看无量纲模型都是雷同的事实,这样下结论是非常浅薄的。
而另一部分物理学家采取不辩论的方式,越来越多的人悄悄地把连续介质数学模型引入到真空的描述,甚至连中学生都知道的状态方程(压力,温度(也就是能量),密度关系)都引入到真空描述了。尽管方程是张量写的,但是还是那几个方程,质量守恒(连续)方程,能量守恒方程,以及动量守恒方程。为了和强硬的正统理论学家减小矛盾,大部分发表的文章在隐物质范畴以及黑洞问题上绕圈子,不太接触超光速这样的离经叛道的问题。
但是也有敢吃螃蟹的,自从宋健院士在香山科学会议把这些人召集起来讨论以后,每两年他们中间很多人就要以北京基础科学论坛的名义讨论一次。为首的黄志洵教授提出用截止波导来给电子减小能量,达到超光速电子在加速器打出来,中国科大加速器学术委员会前主任裴元吉也一直考虑着新一代加速器设计方案,如何在电子加速器用减小能量,减小Q值的办法来加速电子,让它也出现群速度超光速!
还有一些对导弹制导的时间空间精度关心的学者在做信号从陕西天文台地面经卫星到乌鲁木齐,再返回陕西骊山天文台的地球转动影响实验,判断结果也是和相对论不一样的。其实无论美国还是中国,GPS定位早就不用相对论方法了。甚至象王汝涌这样的美国科学家他们把光信号传导到转动的光纤维里面,观察萨纳克效应和相对论的出入,还准备在中国进一步做更深入的实验。
总而言之,上面说的都是技术专家做的,他们都在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前一段时间和相对论理论绕着走,技术专家对相对论应用范围也是很谨慎的,所以相对论就是推翻了,物理基础依然坚固,相对论垮台对现代物理学几乎不发生任何影响,仅仅是靠他吃饭的一群人要惊慌一阵,镇定下来以后,大家都还会找到自己生活的门路。
总而言之,相对论被否定,就像一种近似的几何证明用的辅助线和辅助函数被新的更好的证明方法代替一样,对计算不会有大影响,连个泡泡都不会翻,现在的理论家,就像媒体上对伊拉克和叙利亚问题的评论员一样,左说右说都是他们有力,美军坦克都在伊拉克首都穿行了,那个评论员还在过嘴瘾,说会有城市巷战,现在超光速问题也一样,那些理论学家会说这个精度低,那个有误差,但是很快证据越来越多,他们会很快变嘴,看那些理论家变嘴的功夫也是一个很好的戏!我们只管瞧热闹就是了!
所以说,即就是相对论垮台,他的近似算法还在一部分范围有效,尽管媒体炒作热闹,有些人哭天喊地,但是对我们生活根本不会有很大影响,只不过消除了一些回到过去时空的幻想而已。
当然,实现超光速,技术专家也有很多困难,他们的实验也需要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他们呼吁更多的人联合起来,朝这个方向冲击:
详见他们几年前就开始的呼吁和紧急求助: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3078&do=blog&id=388419
有兴趣进一步探讨这方面理论的,可以看黄志洵教授在前沿科学发表的关于超光速电子加速器的文章,见下文:
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11/20101127232858843266.doc
E. 物理学上光速的标准值是多少
299792458 m/s
所有电磁波在真空中光速皆同, 所以的确是甚么光光速都一样, 在介质中光速才会因波长不同而异
F. 一般物理书上的光速是多少
光速和介质有关,在真空中光速是3*10^8m/s
G. 【初中物理】光速是多少(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3x10^8m/s
H. 物理学 关于光速的问题
一般的速度相加定律(也就是伽力略变换)(即认为C=C=2C)只是在物体运动速度远低于光速C的情况下才适用。其实质是洛伦兹变换的简化体。
根据洛伦兹变换的出的速度相加定律(现在认为是绝对真理)是:u=(u'+v)/[1+u'(v/c^2)]
说明:u’是物体1相对于参考系(就是观查者)的速度;v是物体2的速度(同上)那么u就是物体1相对于2的速度。
我们可以看到当u'与v都趋近于C时u=(约)(c+c)/[1+c(c/c^2)]=2c/2=c所以上面说的c+c=2c是错的。
至于伽力略变换下的速度相加定律,我们可以看到:当u'与v都远小于C时:u=(u'+v)/[1+u'(v/c^2)]=(u'+v)/[1+0]=u'+v也就简化为伽力略变换了。所以洛伦兹变换并不与实际生活相矛盾。
现在明白了吧....嚯,打了好久...要是还不懂就去看相对论吧
I. 八上物理光速\声速 的问题 急用!!
光在真空速度:C=3×108m/s
空气中的光速略小于真空的光速,可以近似等于
在水中速度是真空中的3/4
声音在15℃时的速度340m/s(受到温度影响,不同温度一般不同)
在水中的速度:水中声速与水温的关系表
水温(℃)
5
10
15
20
25
30
声速(km/s)1.45
1.46
1.47
1.48
1.50
1.51
在固体中的速度,跟固体的种类和温度都有关系
J. 光速是多少
真空中的光速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常量 ,国际公认值为 c=299792458米/秒 。17 世纪前人们以为光速为无限大,意大利物理学家G.伽利略曾对此提出怀疑,并试图通过实验来检验,但因过于粗糙而未获成功。1676年 ,丹麦天文学家O.C.罗默利用木星卫星的星蚀时间变化证实光是以有限速度传播的。1727年,英国天文学家J.布拉得雷利用恒星光行差现象估算出光速值为c=303000千米/秒。
1849年 ,法国物理学家 A.H.L. 菲佐用旋转齿轮法首次在地面实验室中成功地进行了光速测量 , 最早的结果为c=315000千米/秒。1862年 ,法国实验物理学家 J.-B.-L.傅科根据 D. F. J. 阿拉戈的设想用 旋转 镜法测得光速为 c =(298000±500)千米/秒。19世纪中叶J.C.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他根据电磁波动方程曾指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静电单位电量与电磁单位电量的比值,只要在实验上分别用这两种单位测量同一电量(或电流),就可算出电磁波的波速。1856年,R.科尔劳施和W.韦伯完成了有关测量,麦克斯韦根据他们的数据计算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值为 3.1074×105千米/秒 ,此值与菲佐的结果十分接近,这对人们确认光是电磁波起过很大作用。
1926年 ,美国物理学家 A.A. 迈克耳孙改进了傅科的实验,测得c=(299796±4)千米/秒 ,他于1929年在真空中重做了此实验,测得c=299774千米/秒 。后来有人用光开关(克尔盒)代替齿轮转动以改进菲佐的实验,其精度比旋转镜法提高了两个数量级。1952年,英国实验物理学家K.D.费罗姆用微波干涉仪法测量光速,得c=(299792.50±0.10)千米/秒 。 此值于1957年被推荐为国际推荐值使用 ,直至1973年。
1972年 ,美国的 K.M.埃文森等人直接测量激光频率γ和真空中的波长λ,按公式c=γλ算得c=( 299792458 ±1.2 )米/秒 。1975年第15届国际计量大会确认上述光速值作为国际推荐值使用。1983年17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米的新定义 ,在这定义中光速 c= 299792458 米/秒为规定值 ,而长度单位米由这个规定值定义。既然真空中的光速已成为定义值,以后就不需对光速进行任何测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