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这个初中物理公式P=FV 怎么来的
P=W/T
W=FS
S=VT
所以P=FS/S/V
所以P=FV
这个公式是求在某一速度且知道功率是求力的,货车和小汽车就很好解释这个公式,小汽车的速度快但是拉力不如货车,而货车的速度慢,但是拉力却大于汽车(默认在功率相等时)
Ⅱ 物理以下几个公式是如何推倒出来的
以下公式都是针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而言。
1、由加速度的定义式a=(V-V0 ) / t,得V=V0+a t 。
2、由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直线,直线与纵轴交点是(0,V0)]来推导,
因为速度--时间图象中的“面积”等于位移X,这个“面积”是梯形的面积。
即X=(V0+V)* t / 2
再把V=V0+a t 代入上式,得X=V0 * t+(a* t^2 / 2)
3、由公式V=V0+a t 和X=V0 * t+(a* t^2 / 2)联立,消去时间 t 后,即得
V^2=V0^2+2a X
4、由V=V0+a t得t=(V-V0 ) / a
且X=V0 * t+(a* t^2 / 2)
那么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平=X / t
所以V平=[ V0 * t+(a* t^2 / 2)] / t
=V0 +(a* t / 2)
=V0+[ (V-V0 ) / 2 ]
=(V0+V)/ 2
Ⅲ 请问,物理公式:P=Fv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怎么得
P=Fv是求功率的意思。只有匀速运动才有P=Fv。 推导:P(功率)=W(功)÷t(时间) 展开W后,P=(FS)÷t=F×(S/t) 因为做匀速运动,所以v=S/t 结果便倒出了P=Fv。
电功率计算公式:P=W/t =UI;
在纯电阻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U=IR代入P=UI中还可以得到:P=I2R=(U2)/R
在动力学中:功率计算公式:P=W/t(平均功率)P=FV;P=Fvcosα(瞬时功率)
因为W=F(F力)×S(s位移)(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
P=W /t=F*S/t=F*V(此公式适用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公式中的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符号是"s"。
(3)物理公式pFv怎么推出来的扩展阅读
常常看见的功率单位有kW、Ps、hp、bhp、whpmw等,还有意大利以前用的cv,在这里边千瓦kW是国际标准单位,1kW=1000W,用1秒做完1000焦耳的功,其功率就是1kw。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功率俗称为马力,单位是匹,就像将扭矩称为扭力一样。
在汽车领域,最大的做功机器就是引擎,引擎的功率是由扭矩计算出来的,而计算的公式相当简单:功率(w)=2π×扭矩(Nm)×转速(rpm)/60,简化计算后成为:功率(W)=扭矩(Nm)×转速(rpm)/9.549。
由于英制与公制的不同,对马力的定义基本上就不一样。英制的马力(hp)定义为:一匹马于一分钟内将200磅(lb)重的物体拉动165英尺(ft),相乘之后等于33,000lb-ft/min;而公制的马力(PS)定义则为一匹马于一分钟内将75kg的物体拉动60米,相乘之后等于4500kg.g.m/min。
Ⅳ 初三物理浮力计算题
1.因为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所以,木块受到的浮力F=G=mg=(40*10)N=400N
2.因为F浮=G排=pgv
所以V=F浮/Pg=(400/1.0*10^3*10)m^3=0.4m^3
V总=(0.4+0.019)m^3=0.419m^3
3.p=m/v=(40/0.419)约=95.5kg/m^3
Ⅳ 数学公式和物理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数学公式,物理公式的推导,就包括所有式子的这个公式的推导,学科里面这些公式到底是什么,就是它代表着某些量。一个公式里面的字母代表着一个量,你找到那个量代入这个式子里面,就能求得这个式子里面其他的那些未知的量。
可能说某些物理中的式子公式,你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的依据,但仅仅是你没找到,你没找到,不代表没有。只是科学家在实验室里面找到的这些标本的量,通过物理学研究中的某些方法放大或缩小或者替代,找到了这种对应的关系,然后用公式把它表达出来,每一个物理公式的出现都是象征着无数科学家本身所做的努力的。
Ⅵ 初中物理的公式:P=FV是什么意思啊
p=fv是功率的公式 。
(1)机械功率的符号为P,单位是瓦,符号为W。
(2)v是速度,单位是米/秒。
(3)f是牵引力,单位是牛顿,符号为N。
(6)物理公式pFv怎么推出来的扩展阅读
物理学里功率P=功J/时间t,单位是瓦w,在媒体上常常看见的功率单位有kW、Ps、hp、bhp、whpmw等,还有意大利以前用的cv,在这里边千瓦kW是国际标准单位,1kW=1000W,用1秒做完1000焦耳的功,其功率就是1kw。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功率俗称为马力,单位是匹,就像将扭矩称为扭力一样。
在汽车领域,最大的做功机器就是引擎,引擎的功率是由扭矩计算出来的,而计算的公式相当简单:功率(w)=2π×扭矩(Nm)×转速(rpm)/60,简化计算后成为:功率(W)=扭矩(Nm)×转速(rpm)/9.549。
Ⅶ 物理的 p=FV 这公式是怎样推出来的
p=w/t=FS/t=FV 这个公式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做匀速直线的情况下推导出来的,但 p=FV既可以用来求平均功率,也可以用来求瞬时功率,比如:
(1)如果一个物体受恒力F,由静止匀加速直线运动,当t时刻时,速度为v,则此时F的瞬时功率为FV
(2)如果一个物体受恒力F,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v',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为FV'。
Ⅷ 高中物理常用的运动学公式都是怎么推出来的
关于 x = v0 t + (1/2) a t^2
(符号 ^2 表示 平方)
这个公式的推导需要用到微积分。对于学过微积分的人而言,推导过程 就如同 1+2=3 一般容易。既然楼主提出了这个问题,所以 楼主应该还没有学过微积分,对吧。
在高中物理阶段,应该学过这样一个基础知识:
做 v - t 的函数图象。则 x=t0, x =t, x轴,以及v-t曲线 四者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就是位移 从 t0 到t 时间内的位移。若所围成的图形有一部分在x轴下方,则该部分面积取负值,而对于x轴以上部分,其面积取做正值。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v = v0 + at
做 v -- t 函数图象, v 是y轴,t是x轴。
v --t 图象是一条直线。
v0 是y轴上的截距,且不妨设 v0 > 0。
a 是直线的斜率。不妨假设 a > 0。
x=0, x=t, x轴,以及直线 v=v0+at 所围成的图形是一个 直角梯形。
梯形的高为 t
梯形的上底为 v0
梯形的下底为 v0+at
梯形的面积为 (v0 + v0 + at)*t/2 = v0t + (1/2)at^2
因此 位移 S = v0t + (1/2)at^2
---------------------------------
关于: V^2 - V0^2 = 2aS
V = V0 + at
V^2 - V0^2
= (V0 + at)^2 - V0^2
= V0^2 + 2*V0*a*t + a^2 t^2 - V0^2
= 2 V0 a t + a^2 t^2
= 2a[V0 t + (1/2) at^2]
= 2aS
Ⅸ fv物理公式是什么
p=fv是功率的公式。
1、机械功率的符号为P,单位是瓦,符号为W。
2、v是速度,单位是米/秒。
3、f是牵引力,单位是牛顿,符号为N。
(9)物理公式pFv怎么推出来的扩展阅读
由于英制与公制的不同,对马力的定义基本上就不一样。英制的马力(hp)定义为:一匹马于一分钟内将200磅(lb)重的物体拉动165英尺(ft),相乘之后等于33,000lb-ft/min;而公制的马力(PS)定义则为一匹马于一分钟内将75kg的物体拉动60米,相乘之后等于4500kg.g.m/min。
经过单位换算,(1lb=0.454kg;1ft=0.3048m)竟然发现1hp=4566kgm/min,与公制的1PS=4500kg.g.m/min有些许差异,而如果以瓦作单位(1W=1Nm/sec=1/9.8kg.g.m/sec)来换算的话,可得1hp=746W;1ps=735W,两项不一样的结果,相差1.5%左右。
Ⅹ 物理的 p=FV 这公式是怎样推出来的什么时候适合用!
p=W/t=Fs/t=Fv
匀速直线运动时,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