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物理传送带问题要注意哪些要点最好附上例题及解析,谢谢
1.物体放在传送带上最大速度和传送带的速度一样
2.物体轻(注意这个字)放上传送带时速度为零,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受力为重力=mg,支持力=mg,传送带传送的方向摩擦力f=μmg)因为有速度差,传送带快,传送带带动物体运动,你可以想象一下,会有类似煤块放在传送带上由静止开始运动,求匀速是煤痕的问题,痕迹的长度就是匀加速期间煤块与传送带相对运动的大小
3.当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一样,此时物体只受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不受力重点
4.传送带突然停下(这种情况比较少),物体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受力为原先传送带运动的反方向摩擦力f=μmg,重力,支持力
㈡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一直没有想通,请高人指点!
能在传送带上匀速运动。
若传送带沿线面向上运动,然后一个物块滑到传送带底部。
如果它的速度V小于传送带的速度,那么由于她的动摩擦力是向上的,所以寻在沿斜面向上的加速度,物块开始加速,直到和传送带共速,就保持相对静止了。要注意的是,此时的摩擦力已经变成静摩擦力了,物块受力平衡,所以能够和传送带一起匀速向上运动。
如果物块的速度V是大于传送带的速度,那么它就会在沿斜面向下的动摩擦力和重力的一个分力的作用下,减速至与传送带共速,然后就与上面一样了,匀速运动。
如果物块的速度V=传送带的速度,那么一开始就是匀速向上了。
其实不管是水平还是斜面都可以的,只是算加速度的时候不一样罢了。
2、,物体受重力影响,与传送带相互挤压,产生摩擦力作用。
㈢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解题方法技巧以及常用公式
常用公式:牛顿三大定律,运动学公式。
技巧:受力分析,运动分析。
方法:理解,深刻理解。
㈣ 初中物理奥赛传送带问题【急】
三个情况,既然参加奥赛,相信你很聪明,应该只是不太懂第三种情况而已
1、当传送带的速度大于物体原来的速度是,开动瞬间传送带相对物体向前滑动,给物体一个向前的摩擦力,是物体加速,所以这种情况下t<t0
2、当传送带的速度等于愿物体的速度时,传送带与物体相对静止的同时下滑,物体保持原来速度,所以t=t0
3、当传送带速度小于物体原来速度时,这种情况是你不能理解的把?
给你解释:
物体下滑到下面的时间的长短,主要是看物体速度在前后的变化情况,是变大,还是变小?速度的变化的原因是物体力,物体受合外力不是零时,他的速度就会变。在这种情况下,物体相对传送带还是向下滑动,只是相对滑动的速度(注意是相对传送带的速度,不是物体的原素度)变慢了,但滑动摩擦阻力没有变,滑动摩擦阻力和相对滑动的速度无关。所以物体还是保持原来的受力情况——合外力为零,所以物体仍保持原来的速度,t=t0
所以选D,你明白了吗
答补充:
路程没有变长,我们说他的速度不变,是说他相对地面的速度不变。在进一步说,我们可以在传送带旁边加一个标尺类的东西,标尺和传送带一样长,且标尺不动,就是说物体是相对这个标尺的速度不变。物体相对标尺的路程也是不变的,都是从标尺的头走到标尺的尾部这么远,速度不变,路程不变,则时间不变。
你说路程边长,说明你爱思考。只是陷入了误区。要仔细的想清楚,可以画图帮助理解。
㈤ 物理中有关传送带的问题怎么分析比如求煤块与它之间的黑色痕迹长度等。希望可以总结完这种类型题。谢谢
假设传送带上有一点(小红点),然后小红点走的位移减去物体的位移,就是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移,也就是黑色痕迹。做这种题就是画两张纵向排列或横向排列的草图,表示出他们的位移关系。
㈥ 物理传送带问题
m从A点到B点用时1.13,m到达B时速,3.18。
解:开始是物体速度为0,摩擦力f1方向向下,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直至与传送带速度相等,加速度为:
a1=gsinθ+ugcosθ=7.35
这过程所用时间: t1=v/a1=0.41
运动距离:S1=v平方/2a1=0.61
物体和传送带速度相等后摩擦力f2方向向上此时的加速度a2=gsinθ-ugcosθ=0.25
方向向下,物体以v为初速度向下做匀加速运动,运动位移S2=S-S1=2.19
到达B点速度 v‘=根号2*a2*S2+v平方=3.18
所用时间 t2=(v‘-v)/a2=0.72
总时间 t=t1+t2=1.13
(6)物理传送带问题如何解决扩展阅读
传送带问题是高中力学里常见的问题。
假设一个水平放置的,在转动的传送带,你如果轻轻放上去一个物体,那么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零。而传送带却有一定的速度,那么它会在传送带上发生相对滑动,所以这时它的摩擦力和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同,物体在这个摩擦力的作用下会总匀加速直线运动.这是的摩擦力就是动摩擦力。
如果传送带不是水平放置,而是和水平面有一定的夹角,且传送带是向上转动的,那么在下面轻放一个物体以后,物体会跟上面的分析一样加速,假设在中途和传送带达到了共速,那么此后它的摩擦力就是静摩擦力了,因为静摩擦力使它保持和传送带相对静止.上诉的情况摩擦力都是动力。
如果传送带是从上往下转,则在上面放一个物体后,物体仍然会先加速,摩擦力向下.假设加速中途某一瞬间物体的速度和传送带相等了,那么它有下滑的趋势,此后,他会和传送带发生相对位移.这以后,它的摩擦力就向上了,成了阻力。
㈦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
物体与传送带共速时,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可将其视为物块静止放置于传送带上。通过受力分析和力的合成与分解可知,物块所受的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
㈧ 高中物理专题 传送带问题
如图3-5-1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的模型,传送带长l=8 m,现有一个质量为m=10 kg的旅行包以v0=10 m/s的初速度水平地滑上水平传送带.已知旅行包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6.在本题中,g取10 m/s2,且可将旅行包视为质点.试讨论如下问题:
(1)若传送带静止,则旅行包从传送带的A端滑到另一端B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2)若传送带以速度v=4 m/s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则旅行包从传送带的A端滑到B端历时多少?
(3)若传送带以速度v=4 m/s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则旅行包是否能够从传送带的A端滑到B端?如不能,试说明理由;如能,试计算历时多少?
解析:(1)取旅行包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ma
求得旅行包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μg=6 m/s2
设旅行包从A端滑行到B端历时为t,由运动学公式得l=v0t-1/2at2
代入数据求得t=4/3s.
(2)设旅行包在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传送带上做匀减速运动经时间t1后速度减为v,然后随传送带的转动而做匀速运动经时间t2到达B端,则有
μmg=ma,
2as1=v02-v2
v=v0-at1,
s1+s2=l,
s2=vt2
由上述各式可解得旅行包从A端运动到B端共历时
t′=t1+t2=1.25 s.
(3)当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旅行包的受力情况始终不变,且与传送带保持静止时的受力情况相同.由此可判断:旅行包能从A端滑到B端,且所经历时间与皮带静止时相同,即为
t=4/3s.
㈨ 高一物理:传送带的求法
给你一个很实用的传送带结论,其实当静止把物体放上传送带时只要传送带够长,不管传送带是否有倾斜,都可以证明到
当物体从静止加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时,有
传送带行驶路程=2*(物体行驶路程)=2*(相对滑动路程)
此题的痕迹长就是相对滑动长度,所以一看就能算出t=2s
这结论会经常在传送带问题上用到,解决选择填空速度快
㈩ 高中物理传送带专题咋分析呢
解题思想:受力分析决定运动情况。
受力分析步骤:1重力,2弹力,3摩擦力,把研究对象受到的各个力找全,然后沿a方向和垂直于a方向进行正交分解,建立a方向的牛顿第二定律方程和垂直于a方向的平衡方程,可求解a。
研究对象:传送带上的小物体
弹力:只能是与研究对象相接触(绳、杆、弹簧、接触面)的物体施加的,需要判断有无和方向。
摩擦力:存在于有弹力的接触面上,即先有弹力再有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与 小物体相对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反(注意,不是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方向,参考系的选择不同);静摩擦力要结合运动情况来判断(即F与a的方向一致性)。
而传送带关键在于静摩擦力方向的判定:物体随水平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没有摩擦力;物体随水平传送带一起加、减速运动,静摩擦力提供加速度,由运动情况定a方向,进而知道f方向;物体随倾斜的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小物体合外力为零,静摩擦力一般沿斜面向上,且最大静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物体随倾斜的传送带一起加、减速运动,合外力提供加速度,由运动情况决定a方向,且最大静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