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人发烧了怎么样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最好的办法是:将家里的环境温度提高,最好能提高到28-30°c,增加散热,还有一个方法是泡热水浴,是皮肤血管扩张,热量得以散发。,退烧效果好不好,和水分补充的是否充足有很大关系。所以发烧时,多喝温水,而且最好是少量多次地喝,
② 孩子发热物理降温应如何操作
常用的降温措施如下:
(1)物理降温
头部冷敷,或头枕冰水袋;用30%~50%的酒精擦患儿的四肢、手足、大动脉搏动处等;或将病儿放于室温21℃~22℃的环境中,尽量少穿衣服,使病儿皮肤通过与外界空气接触,借空气的传导、对流、辐射散热,来降低体温。以上方法均可达暂时降温的目的。
(2)药物降温
遵医嘱用药。除以上措施外,还应注意小儿在发热时应充分休息,多饮开水,吃易消化食物,加强生活护理。
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病毒侵入是预防感冒的关键。平素要加强锻炼,多在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提高耐寒能力;不要穿得过多,小儿日常活动量较大,衣着过厚,易汗出,一旦受凉易引起感冒。同时,要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不偏食、挑食,保证足够的营养,预防及积极治疗营养不良和佝偻病。在气候变化的时候,要注意增减衣服,在冬春呼吸道疾病的好发季节里,尽量不带小儿去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发病机会。若家里人患感冒,应避免接触,并注意室内通风换气。
③ 当宝宝发烧时,妈妈们如何进行物理降温呢
当宝宝发烧时,妈妈应首先对可能导致宝宝发烧的原因进行判断,是环境因素所致还是疾病引起的,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尽快为宝宝退烧。
物理降温
如果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会同时伴随宝宝反应迟钝,面色苍白食欲减退、手足发凉等症状。此时,建议妈妈应带宝宝去医院确诊,并按照医嘱进行药物降温。
如果宝宝是由于环境过热或饮水不足而导致的烦躁、哭闹、周身皮肤潮红、手足发烫和尿少,体温不超过38,此时不建议随便服药,而应采用物理方法降温。
冷敷法:将浇过冷水毛巾拧干并敷于宝宝头部,待毛巾变热后再次更换,或者使用宝宝退热贴以达到同样效果;也可用干毛巾裹住冰袋(块)置于额头上或置于脑后。
温水浴:用约为37左右的温水给宝宝洗澡,擦洗全身,这样做可使宝宝皮肤血管得到扩张,以利于散热,每次洗澡应控制在10―15分钟以内。情况较为严重的宝宝,可间隔4-6个小时擦洗一次。
热水泡脚:妈妈可准备一个小鹏,倒入2/3盆水,水温控制在40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妈妈抚搓宝宝的两个小脚丫,促使血管扩张,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用热水泡脚同时还能促进血液血液循环,帮助宝宝降温。
低温室法:将宝宝放在室温为23一24左右的房间里,使其体温自然缓慢下降。这种方法仅适用于1个月以下的小宝宝,特别是夏天,只要把宝宝的衣服敞开,放在较为阴凉的地方,他的体温就会慢慢下降。如果宝宝发烧时伴随有畏寒,寒战,则不能使用低温室法。
④ 物理降温后怎么在护理记录中写
一、总体要求
客观、准确、及时、完整、连续、合法。内容上要求:详略得当、条理清晰、用词恰当。
二、客观性
要求做到:看到什么记什么,做什么记什么,有什么记什么,流水账,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要硬性找问题。不对病人情况进行主观分析,记录患者的客观资料。
三、准确性
要求数据准确,药物的量,引流液的色量,生命体征的数据均要准确无误。
需要准确记录的内容
⑤ 小孩发烧时有什么好的物理降温
可以用湿抹布降温,喝点热水,再泡热水脚
⑥ 给孩子物理降温的方法都有哪些哪种方法是最可靠的
一、物理降温的方法当孩子发烧,很多家长一般会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物理降温的方式有很多,涵盖但不限于以下方法:
1、泡澡/洗澡
2、温水擦浴
3、酒精擦浴
4、冰袋冰敷
5、使用退热贴
6、吹电风扇
物理降温的原理,是通过皮肤和外界环境基础,借助流动的水或者流动的空气,将人体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退热的目的。
做学习型的家长,平时多看靠谱的科普文,能够避免自己不知所措,避免自己随意听信七大姑八大姨的各种偏方,避免自己对虚假广告上当。此外,实在摆不平的时候,果断去医院。尤其是反复发烧的时候,还是建议听医生的专业意见吧。
⑦ 发烧多少度,医嘱下物理降温
病情分析:
建议找到病因,是有感染灶还是有病毒感染,积极用药治疗。如果发烧超过38度,先采用物理降温,多喝温热水,实在控制不住还得用退烧药。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下,不用过于担心,按医嘱服用药物就可以
指导意见:
物理降温,酒精擦浴腋窝、肘部、腹股沟多擦略用力,禁擦胸前区、腹部。使用冰袋。冰袋置于头部,热水袋置于足部。冷毛巾湿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