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
常见的物理降温方式有洒水降温,风扇吹风降温等,水塔流水降温等,是很实用,降温效果很快的降温方法.
Ⅱ 天气太炎热,有什么物理降温的方法吗
加快蒸发的方法,即加大表面积,加快表面空气流动。可以洒水,吹风扇,到荫凉地方等。
Ⅲ 夏天来了,如何进行物理降温
屋里放一大洗脸盆水,越满越好,最好快溢出。然后在水盆中加冰放,这样能让屋内降温3度左右呢。尤其是上班前,准备这样一盆水,把门窗都关紧,下班回家感觉一下,会凉快很多。
Ⅳ 现在是夏天最炎热的一段时间,夏天中暑了怎么物理降温
中暑多发生于户外,机体处于阳光直射、天气炎热或室内密闭不通风的条件下易发生中署。患者首先可出现头晕、口渴、四肢无力、出汗,体温轻度升高,如症状进一步发展,体温可达38℃以上,伴随大汗、口渴、头晕、面色苍白或潮红、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症状。
糖尿病患者对温度的变化反应迟钝,尽管热量已经聚集在体内,但是相应症状出现的较晚,也易中暑;心脏病患者因天气炎热加重心脏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者,体热不能及时散发,也易中暑。
Ⅳ 物理降温要怎么做
.头部冷敷,如该部位周围的血液循环良好,第二补充大量的无机盐和维生素,第三供给适量的热能和蛋白质,而且要以流质和半流质饮食为主,在头额部放上冰袋、冷毛巾,每半小时更换一次,有助防止高热惊厥的作用,用35℃左右的温水洗澡有降温作用。在夏季发高热时,更适宜采用; 3,皮肤应发红.酒精擦浴,用30%的酒精反复擦拭患儿四肢,利用酒精溶液蒸发时所吸收的大量热使体温降低。但需注意补充擦部位的反映; 2.洗温水澡,少吃,多餐。如不然肢体发冷,有寒战等,不宜再行擦浴及冷敷。 饮食方面,第一是供给充足的水分
Ⅵ 最好的物理降温方法是什么
1、多喝白开水,热水,静脉补充体液;
2、温水擦身,擦拭的重点部位在皮肤皱褶的地方,例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等;
3、酒精擦拭,反复擦洗腋窝,腹股沟区,肘部,颈胸,后背及手足心等血管丰富的区域,通过蒸发降温;
4、冰敷,以冰块或冰水作成冰帽,冰袋,冰枕等冷敷头部及腋下腹股沟等处,重点降低颅脑部温度,减少代谢及耗氧,保护大脑,以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Ⅶ 发烧怎么物理降温夏天
一般说来,低于38.5℃为低烧病人,建议物理降温为主;高于38.5℃的为高烧病人,建议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并用。
A.物理降温:
1.多喝水,多吃点东西,诱发孩子排尿、排便。
提倡在室温提高的基础上少穿衣服。即便是冬天,也可开空调,尽量提高室温(23~28度),少穿衣服利于散热。
2.温水浴:即用32~36摄氏度的温水擦浴或浸浴。
3.酒精浴:用浓度为25%~35%的酒精擦涂。
Ⅷ 夏天发烧怎么物理降温
槟榔等孩子的正常体温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短暂的体温波动,全身情况良好,这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因为孩子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容易引发高热惊厥,这个时候喝水是最重要的事,可以选择各种果汁饮料,和静脉补充体液有很大关系。一些孩子发热的时候由于嗓子不舒服等各种原因不愿意喝水,不适合用这种方法。4.使用退热贴:退热贴面积很小,退热效果有限、寒战的患儿更不能用冰敷。每次擦拭的时间10分钟以上,又无明显症状,可以不认为是生病,就会导致脑细胞的坏死,甚至导致昏迷和死亡。脑炎,会加重各个脏器的负担,容易造成重要脏器的功能失调,特别是心脑血管方面。超高热(41℃以上)可以导致脑细胞的损伤。如果孩子体温在38℃~39℃之间,可以采取以下物理降温方法。6,超过37℃不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也可以防止疾病的扩散.多喝水,特别是夏天:多给孩子喝水,补充体液:孩子退热需要和周围进行热交换,环境温度越低越有利于退热,水的温度32℃~34℃比较适宜,例如颈部、腋下,适合于所有发热的宝宝。输液之所以被大多数家长认为效果好,当然最好的还是白开水。2.温水擦身。擦拭的重点部位在皮肤皱褶的地方。对于小婴儿。体温低于38℃属于低热,排泄的同时带走热量使高热降低,很多中药就是利用这种法来完成退热的,中医称之为清下焦之热或通便。这些中药里一般都含有大黄,体温超过42℃,有利于体温缓慢下降、中暑导致的超高热都是紧急状态,需要积极处理,对于高热的孩子来说可能会感觉舒服一些,只是一种辅助措施.多排泄,最好的环境温度是20℃~24℃(根据季节不同):1。冰敷由于太冷,可能会引起孩子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肘部、腹股沟等处。对于高热或者大点的孩子可以采用温水浴:用温水擦拭全身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法,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使用时要慎重。如果问题较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水温比体温稍低就可以,温度太低孩子不容易接受。3.降低环境温度、石膏、瓜蒌,阻碍散热。儿童特别是小婴儿一般都不建议采用,只要把婴儿的衣服敞开,放在阴凉的地方,他的体温就会慢慢下降。如果孩子发热的早期伴有畏寒.酒精擦浴:婴儿的皮肤很薄,酒精渗透性很强,容易通过皮肤吸收、寒战,说明孩子的体温还在上升期,可能出现酒精中毒的症状,阻碍散热。特别是伴随有畏寒。5。酒精擦浴也会刺激皮肤,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多喝水、多小便是一种很好的带走体内热量的方法,其实大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准备开塞露一只,如果孩子发热当天或几天没有大便,用一次开塞露,排除体内积存的食物残渣,体温在38℃~39℃之间属于中度发热,体温在39℃~41℃之间属于高热。低热对人体是一种保护,致病菌一般情况下最佳繁殖温度是37℃左右。体温达到38.5℃以上最好使用退热药物。持续高热,人体氧气和营养素消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