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物理相变是什么

物理相变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5-30 14:38:29

❶ 相变的解释

物态变化
不同相之间的相互转变,称为“相变”或称“物态变化”。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物质,绝大多数都是以固、液、气三种聚集态存在着。为了描述物质的不同聚集态,而用“相”来表示物质的固、液、气三种形态的“相貌”。从广义上来说,所谓相,指的是物质系统中具有相同物理性质的均匀物质部分,它和其他部分之间用一定的分界面隔离开来。例如,在由水和冰组成的系统中,冰是一个相,水是另一个相。α铁、γ铁和δ铁是铁晶体的三个相。不同相之间相互转变一般包括两类,即一级相变和二级相变。相变总是在一定的压强和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
相变是很普遍的物理过程,它广泛涉及到生产及科技工作。在物质形态的互相转换过程中必然要有热量的吸入或放出。物质三种状态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分子间的距离,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热运动的方式不同。因此在适当的条件下,物体能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其转换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例如,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中,固态物质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这是量变的过程;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即达到熔点时,再继续供给热量,固态就开始向液态转变,这时就发生了质的变化。虽然继续供热,但温度并不升高,而是固液并存,直至完全熔解。

❷ 什么叫相变呢

我们所见到的物质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状态,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构成它的元素并没有改变,但元素的原子排列方式变化了,因此外在的物理状态和性质也变化了,这种变化就叫做“相变”。如果用水作例子,水在零摄氏度时就结成冰,在100摄氏度时就变成蒸汽,这叫相变。

❸ 什么是相变什么37度固液就没差别《科学世界》2007.7期关于相变的没看懂!

相变材料的蓄热机理与特点

相变材料具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改变其物理状态的能力。以固-液相变为例,在加热到熔化温度时,就产生从固态到液态的相变,熔化的过程中,相变材料吸收并储存大量的潜热;当相变材料冷却时,储存的热量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要散发到环境中去,进行从液态到固态的逆相变。在这两种相变过程中,所储存或释放的能量称为相变潜热。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材料自身的温度在相变完成前几乎维持不变,形成一个宽的温度平台,虽然温度不变,但吸收或释放的潜热却相当大。

相变材料的分类相变材料主要包括无机PCM、有机PCM和复合PCM三类。其中,无机类PCM主要有结晶水合盐类、熔融盐类、金属或合金类等;有机类PCM主要包括石蜡、醋酸和其他有机物;近年来,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应运而生,它既能有效克服单一的无机物或有机物相变储热材料存在的缺点,又可以改善相变材料的应用效果以及拓展其应用范围。因此,研制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已成为储热材料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但是混合相变材料也可能会带来相变潜热下降,或在长期的相变过程中容易变性等缺点。

相变储能建筑材料

相变储能建筑材料兼备普通建材和相变材料两者的优点,能够吸收和释放适量的热能;能够和其他传统建筑材料同时使用;不需要特殊的知识和技能来安装使用蓄热建筑材料;能够用标准生产设备生产;在经济效益上具有竞争性。

相变储能建筑材料应用于建材的研究始于1982年,由美国能源部太阳能公司发起。20世纪90年代以PCM处理建筑材料(如石膏板、墙板与混凝土构件等)的技术发展起来了。随后,PCM在混凝土试块、石膏墙板等建筑材料中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方兴未艾。1999年,国外又研制成功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固液共晶相变材料,在墙板或轻型混凝土预制板中浇注这种相变材料,可以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另欧美有多家公司利用PCM生产销售室外通讯接线设备和电力变压设备的专用小屋,可在冬夏天均保持在适宜的工作温度。此外,含有PCM的沥青地面或水泥路面,可以防止道路、桥梁、飞机跑道等在冬季深夜结冰。

相变材料与建筑材料的复合工艺

PCM与建材基体的结合工艺,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将PCM密封在合适的容器内。(2)将PCM密封后置入建筑材料中。(3)通过浸泡将PCM渗入多孔的建材基体(如石膏墙板、水泥混凝土试块等)。(4)将PCM直接与建筑材料混合。(5)将有机PCM乳化后添加到建筑材料中。国内建筑节能知名企业——北京振利高新技术公司成功地将不同标号的石蜡乳化,然后按一定比例与相变特种胶粉、水、聚苯颗粒轻骨料混合,配制成兼具蓄热和保温的可用于建筑墙体内外层的相变蓄热浆料。试验楼的测试工作正在进行中。同时在开发的还有相变砂浆、相变腻子等产品。

相变材料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应用

现代建筑向高层发展,要求所用围护结构为轻质材料。但普通轻质材料热容较小,导致室内温度波动较大。这不仅造成室内热环境不舒适,而且还增加空调负荷,导致建筑能耗上升。目前,采用的相变材料的潜热达到170J/g甚至更高,而普通建材在温度变化1℃时储存同等热量将需要190倍相变材料的质量。因此,复合相变建材具有普通建材无法比拟的热容,对于房间内的气温稳定及空调系统工况的平稳是非常有利的。

相变材料的选择

用于建筑围护结构的相变建筑材料的研制,选择合适的相变材料至关重要,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熔化潜热高,使其在相变中能贮藏或放出较多的热量;(2)相变过程可逆性好、膨胀收缩性小、过冷或过热现象少;(3)有合适的相变温度,能满足需要控制的特定温度;(4)导热系数大,密度大,比热容大;(5)相变材料无毒,无腐蚀性,成本低,制造方便。

在实际研制过程中,要找到满足这些理想条件的相变材料非常困难。因此,人们往往先考虑有合适的相变温度和有较大相变潜热的相变材料,而后再考虑各种影响研究和应用的综合性因素。

就目前来说,现存的问题主要在相变储能建筑材料耐久性以及经济性方面。耐久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相变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热物理性质的退化问题;相变材料易从基体的泄漏问题;相变材料对基体材料的作用问题。经济性主要体现在:如果要最大化解决上述问题,将导致单位热能储存费用的上升,必将失去与其他储热法或普通建材竞争的优势。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智能化功能性的特点勿容置疑。随着人们对建筑节能的日益重视,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相变储能建筑材料必将在今后的建材领域大有用武之地,也会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❹ 什么是相变,具体一点

物质从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物质系统中物理、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与其他部分具有明显分界面的均匀部分称为相。与固、液、气三态对应,物质有固相、液相、气相。
任何气体或气体混合物只有一个相,即气相。液体通常只有一个相即液相,但正常液氦与超流动性液氦分属两种液相。对于固体,不同点阵结构的物理性质不同,分属不同的相,故同一固体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相。例如,固态硫有单斜晶硫和正交晶硫两相;碳有金刚石和石墨两相

相变
a铁、β铁、γ铁和δ铁是铁的4个固相;冰有7个固相。由单一物质构成的多相系统称为单元复相系,如冰水混合物和由不同固相构成的铁等。由多种不同物质构成的系统称为多元系,如水和酒精的混合物是二元系,空气是多元系。多元 系可以是单相的,也可以是多相的。 相变是物质系统不同相之间的相互转变。固、液、气三相之间转变时,常伴有吸热或放热以及体积突变。单位质量物质在等温等压条件下,从一相转变为另一相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相变潜热。通常把伴有相变潜热和体积突变的相变称为第一类(或一级)相变。不伴有相变潜热和体积突变的相变称为第二类(或二级)相变。例如在居里温度下铁磁体与顺磁体之间的转变;无外磁场时超导物质在正常导电态与超导态之间的转变;正常液氦与超流动性液氦之间的转变等。
相变是有序和无序两种倾向相互竞争的结果。相互作用是有序的起因,热运动是无序的来源。在缓慢降温的过程中,每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以致热运动不再能破坏某种特定相互作用造成的有序时,就可能出现新相。以铜镍二元合金为例:合金从液态开始缓慢冷却,当温度降到液相线(1点)时,结晶开始。此时结晶出来的极少量固相成分为,液相的成分基本未变。随着温度降低固相逐渐增多,液相不断减少。液相的成分沿液相线变化,周期的成分沿固相线变化。
以系统的状态参量为变量建立坐标系,

相变
其中的点代表系统的一个平衡状态,叫做相点,这样的图叫相图。图15是常用的与热现象有关的p-T相图。图中曲线由相平衡点连接而成:OA是气固平衡线,AB是液固平衡线,AC是气液平衡线。这些相平衡线将p-T图划分为不同区域,每个区域代表一种相。三条相平衡线的交点(A)叫做三相点,在这一点,气、液、固三相可以共存。图中C为气液相变的临界点,在这一点汽化热为0,超过这一点,气态和液态的差别不复存在,物质可由P点的液相沿虚线连续地转变为Q点的气相,而不需要经过一个两相共存的不连续阶段。
不同相之间的相互转变,称为“相变”或称“物态变化”。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物质,绝大多数都是以固、液、气三种聚集态存在着。为了描述物质的不同聚集态,而用“相”来表示物质的固、液、气三种形态的“相貌”。从广义上来说,所谓相,指的是物质系统中具有相同物理性质的均匀物质部分,它和其他部分之间用一定的分界面隔离开来。例如,在由水和冰组成的系统中,冰是一个相,水是另一个相。α铁、β铁、γ铁和δ铁是铁晶体的四个相。不同相之间相互转变一般包括两类,即一级相变和二级相变。相变总是在一定的压强和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

相变
相变是很普遍的物理过程,它广泛涉及到生产及科技工作。在物质形态的互相转换过程中必然要有热量的吸入或放出。物质三种状态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分子间的距离,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热运动的方式不同。因此在适当的条件下,物体能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其转换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例如,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中,固态物质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这是量变的过程;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即达到熔点时,再继续供给热量,固态就开始向液态转变,这时就发生了质的变化。虽然继续供热,但温度并不升高,而是固液并存,直至完全熔解。
一级相变编辑
在发生相变时,有体积的变化同时有热量的吸收或释放,这类相变即称为“一级相变”。例如,在1个大气压0℃的情况下,1千克质量的冰转变成同温度的水,要吸收79.6千卡的热量,与此同时体积亦收缩。所以,冰与水之间的转换属一级相变。

4二级相变编辑
在发生相变时,体积不变化的情况下,也不伴随热量的吸收和释放,只是热容量、热膨胀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等的物理量发生变化,这一类变化称为二级相变。正常液态氦(氦Ⅰ)与超流氦(氦Ⅱ)之间的转变,正常导体与超导体之间的转变,顺磁体与铁磁体之间的转变,合金的有序态与无序态之间的转变等都是典型的二级相变的例子。

5相变材料编辑
相变材料在其相变温度附近发生相变,释放或吸收大量热量,相变材料的这一特征可被用于储存能量或控制环境温度目的,在许多领域具有应用价值。本项目在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纳米技术专项等计划资助下研制开发的纳米石墨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具有储能密度高、导热换热效果优异、安全稳定、阻燃和环境友好等优点。与现有的相变储能材料相比,纳米石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提高1~2个数量级,相变温度在-40~+70°C之间连续可调,储能密度可达150~200J/g左右,经1000次循环后,性能劣化小于5%。 相变材料具有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的特点,在建筑节能、现代农业温室、太阳能利用、生物医药制品及食品的冷藏和运输、物理医疗(热疗)、电子设备散热、运动员降温(保暖)服饰、特殊控温服装、航天科技、军事红外伪装、电力调峰应用、工业余热储存利用等诸多领域均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6冰相变冷却编辑
常压下冰在0摄氏度融化,冰的汽化潜热为335kj/kg。能够满足0摄氏度以上的制冷要求。
冰冷却时,常借助空气或水作中间介质以吸收被冷却对象的潜热。此时,换热过程发生在水或空气与冰表面之间。被冷却物体所能达到的温度一般比冰的溶解温度高5-10摄氏度。厚度10厘米左右的冰块,其比表面积在25-30平方米/立方米之间。为了增大比表面积,可以将冰粉碎成碎冰。水到冰的表面传热系数为116W/(平方米*K)。空气到冰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与二者之间的温度差以及空气的运动情况有关。

7存在范围编辑
相变是广泛存在的,在材料科学、热力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业和气象学等领域都涉及各种相变过程。

❺ 相变是不是化学变化

1、相变是指物质从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物质系统中物理及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与其他部分具有明显分界面的均匀部分称为相,与固,液和气三态对应,物质有固相,液相和气相。

2、化学变化主要特征就是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3、所以相变是指物体表面发生的有明显分界面的变化,其化学和物理性质不变,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并不是化学变化,而是物理变化。

❻ 相变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石墨变成金刚石不也是相变吗

相变的定义:

物质从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物质系统中物理、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与其他部分具有明显分界面的均匀部分称为相。与固、液、气三态对应,物质有固相、液相、气相。
所以:石墨和金刚石变化学性质不同,之间的变化不属于相变,相变为物理变化

❼ 固体物理学的相变

在固体物理学中相变占有重要地位。它涉及熔化、凝聚、凝固、晶体生长、蒸发、相平衡、相变动力学、临界现象等,19世纪J.吉布斯研究了相平衡的热力学。后来P.厄任费斯脱在1933年对各种相变作了分类。一级相变,其特征是有明显的体积变化和潜热,有“过冷”或“过热”的亚稳态。在相变点两相共存。固体-液体相变是一级相变。另一类是二级相变,其特征是没有体积变化和潜热,不会有过冷或过热的状态。在相变点两相不共存,但某些物性却有跃变。铁磁体的顺磁-铁磁相变,超导体的超导-正常相变都是二级相变。朗道在1937年提出二级相变的唯象理论,用序参量描写相变点附近的有序态。这个理论用于超导电性、液氦超流性、铁电体、液晶的相变都取得成功。60年代以后,人们对发生相变点的临界现象做了大量研究,总结出标度律和普适性。L.卡达诺夫在1966年指出在临界点粒子之间的关联效应起重要作用。K.威耳孙在1971年采用量子场论中重正化群方法,论证了临界现象的标度律和普适性,并计算了临界指数,取得成功。 铁电体和反铁电体中位移型的结构相变,同居里点附近某个点阵波模式的频率反常变小或趋于零的现象,即所谓软模效应,有密切的关系。某些固体其特征物性沿一定方向周期变化,此周期与点阵的周期可能通约或不可通约,分别形成有公度相和无公度相。此外,关于混沌相的由来和性质,二维体系相变的新特点等都是人们很重视的课题(见固体中的相变)。

❽ 物理上相变理论是什么

解释物质的各种相变现象的理论。相变有时是突变(如固液相变),有时也可以是比较平稳的变化(如一定温度以上的气液相变),在二者之间的临界点会发生很多反常的现象,如比热无限增大等,称为临界现象,是相变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198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纽约州伊萨卡康奈尔大学的K.威耳逊(Kenneth G.Wilson,1936—),以表彰他对与相变有关的临界现象所作的理论贡献。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从经典物理学中,我们知道,物质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相中。我们还知道,如果改变压强或温度之类的参数,就会发生从某一相到另一相的转变。只要足够地加热,液体就会变成气体,也就是从液相转变为气相。金属达到一定的温度会熔化,永久磁体达到一定温度会失去磁性。

物理学中相变的研究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人们对很多系统进行过研究。相变的特点往往是某些物理特性的数值发生突变,也有一些情况是变化比较平稳。例如,在临界点上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变,铁、镍、钴之类的金属从铁磁性转变为顺磁性,其变化过程就比较平稳。这些平稳的相变在临界点附近往往会出现一些典型的反常性。当接近临界温度时,有些量会超过极限值。这些反常性通常称为临界现象。当接近临界点时,往往会发生非常大的涨落。

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开始对某些特殊系统的临界行为,例如液气之间的相变和铁磁性与顺磁性之间的转变作过定性描述。苏联物理学家朗道在1937年就发表了关于相变的普遍理论,他把早期理论所得结果作为特例纳入他的理论中。二极模型的热力学特性是经常讨论的课题,196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的昂塞格尔(L.Onsager)对此得出了精确解。这为临界现象的进一步认识奠定了基础。朗道理论和以前所有的理论在预言临界点附近的行为时几乎都得到完全一致的结论。然而,当人们对许多系统作了广泛而详细的研究之后,惊奇地发现临界行为和朗道理论的预言相差甚远。用各种不同的理论模型进行数值计算,也显示对朗道理论有很大偏离。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费塞尔(M.E.Fisher)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起了指导作用。康奈尔大学另一位物理学家维丹(Widom)和苏联物理学家巴达辛斯基(A.Z.Patashinskii)、波克罗夫斯基(V.L.Pokrovski)以及芝加哥大学的卡达诺夫(L.P.Kadanoff),都在理论上作了重要贡献。卡达诺夫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新思想,对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然而他的理论无法对临界行为进行计算。

❾ 金属物理学的相变

金属物理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就是金属与合金的相变(见固体相变),它和金属热处理及铸造工艺有密切关系。20世纪20年代建立了相变的成核生长的形式理论。到20世纪中期,马氏体相变与固溶体的脱溶分解被人们关注,澄清了与晶体学的关系,求出了动力学规律,探讨了晶体缺陷在这些相变中的作用。这方面的工作全面总结在J.克里斯琴的专着《金属与合金的相变理论》之中。一些值得注意的发展动向为:脱溶的拐点分解规律的阐明 ,这是不经成核的相变过程;将软膜理论应用于马氏体相变,有可能揭示其原子过程;将形态稳定性理论应用于合金的凝固和相变,有可能阐明实际合金中所出现的复杂的显微组织(见晶体生长理论)。

阅读全文

与物理相变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