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江苏高中学生高考时选修物理和化学时,从高一开始,共学习哪些科目,共几本教材,分别是哪些(江苏泰州
物理:必修一,必修二,选修3-1,选修3-2;化学:必修一,必修二,选修3,4,5
这是你所选的课程书,高一是所有的学科都是必学的,但是我们学校那时候是不怎么重视历史、政治、生物、地理的,这几门只需要及格就好,平时算分只算语数外物化(但这估计是每个学校都不同的吧,也有可能你们学校高一时每门课程都很重视的)。高二小高考是需要考历史、政治、生物、地理的,高三高考时只剩下那几门啦,你懂得。。。
B. 新高考物理高考考那几本书
高中物理学习的几本选修几本必修
学必修1,必修2,选修3-1,3-2,以上必学3-3,3-4,3-5这3本书由当地学校自行选择1本多数选择3-4,3-5
高中物理解题技巧
选择题一般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及应用这些知识进行一些定性推理和定量计算。解答选择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每一选项都要认真研究,选出最佳答案,当某一选项不敢确定时,宁可少选也不错选。
(2)注意题干要求,让你选择的是“不正确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
(3)相信第一判断:凡已做出判断的题目,要做改动时,请十二分小心,只有当你检查时发现第一次判断肯定错了,另一个百分之百是正确答案时,才能做出改动,而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千万不要改。特别是对中等程度及偏下的同学这一点尤为重要。
(4)做选择题的常用方法:
①筛选(排除)法: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和自身掌握的知识,从易到难,逐步排除不合理选项,最后逼近正确答案。
②特值(特例)法:让某些物理量取特殊值,通过简单的分析、计算进行判断。它仅适用于以特殊值代入各选项后能将其余错误选项均排除的选择题。
③极限分析法:将某些物理量取极限,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④直接推断法:运用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抓住各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甚至要用到数学工具进行计算,得出结果,确定选项。
⑤观察、凭感觉选择:面对选择题,当你感到确实无从下手时,可以通过观察选项的异同、长短、语言的肯定程度、表达式的差别、相应或相近的物理规律和物理体验等,大胆的做出猜测,当顺利的完成试卷后,可回头再分析该题,也许此时又有思路了。
⑥熟练使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分析多个对象时,一般要采取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
小编推荐:高三理科生如何快速提高物理分数
高中如何提高物理成绩
一、看教材
首先、要将教材通读一遍,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知道定理定律的适用条件,注意事项,这些都做到了之后,要把公式、概念背的滚瓜烂熟,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如果记不准,那列方程求解就是错的。做一道题目错一道题目。背的时候眼看、口念、手抄,让各个感官都收到刺激,以多种方式作用于大脑,这样记得快、牢。考试时用错公式是最冤枉、最徒劳无益的,就象出差时坐错了火车,怎么开也到不了目的地。
二、公式理解记忆
学生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会接触很多的高中物理公式,怎么才能够记住这些公式呢!高中的物理公式比较多,而且很多的公式非常的相近,学生要想学好高中物理,想要提高自己的分数,就必须要对这些物理公式理解性的记忆。相同的符号可能代表不同的物理量,就需要这些学生把这些物理公式理解性的记忆之后,才能够灵活地应用于物理题目中。
三、掌握一些必要的解题方法
不知哪位名人说的:掌握一种解题方法比做一百道更重要,事实验证,这句话确认是一条真理,高考备考名师李仲旭言:一种巧法,启解题之奥妙;一道好题,成高考之好运;一本好书,圆大学之美梦。
C. 新高考物理类考哪几门
必修两部分,而目前国内的教材中只有新课标版教材有相应内容。新课标版全国高考《考试大纲》规定:必修1、2和选修3—1、3-2为必考内容,选修3-3、3-4、3-5为选考内容。而如果是实行新课标版教材但自主命题的省份,则需参考自己省份当年的考试大纲才能得知详细情况。以下附新课标版高中物理教科书简介:必修一、二:涉及到运动学和力学两块内容。运动学包括匀变速直线及曲线运动,力学包括牛顿三大定律及其简单应用。之后有涉及到运动学和力学的万有引力定律(+开普勒三大定律)、机械能守恒等内容。(理科高考必考)选修1-x系列:为文科学生可以选修的物理,并不是高考内容,但有可能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涉及部分。选修2-x系列:为工科学生可以选修的物理,并不是高考内容,但有可能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涉及部分。选修3-x系列:为理科高考的考察范围,具体如下:必考:3-1、3-2:讲授电磁学相关内容,包括静电场、恒定电流、磁场、电磁感应、交变电流、传感等相关的高中等级知识。选考:3-3:讲授热力学相关内容,包括分子动理论、热力学三大定律和物态变化等相关的高中等级知识。3-4:讲授波动学相关内容,包括机械波、电磁波、光学等相关的高中等级知识。3-5:讲授动量守恒定律、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原子核等相关的高中等级知识。请问高中物理,高考范围有哪几本书?
D. 2021年江苏高考的物理试卷是否过于简单有哪些变化
2021年江苏高考的物理全卷难度适中且保持稳定,梯度分布合理,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又对中学物理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变化如下:
2021年江苏高考物理卷在保持“新颖、灵活、扎实”的风格基础上,进一步凸现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的考查。
以学科素养为导向,以关键能力为重点,以必备知识为基础,以真实情境为载体,选取新素材,创设新情境,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科主干知识。
题型辨析:
1、选择题注重考查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如选择题中汽车发动机的实际功率、电流互感器、人造卫星、平抛运动等,这些都是考生非常熟悉的必备知识,考生拿到试卷后立即产生熟悉感,容易上手。
2、实验试题既有学生必做实验,又有探究型实验,均是突出考查实验原理、操作技能、基本读数、实验数据的处理,物理情境学生熟悉,但考查切入点新颖,坚持能力立意,突出实验素养,对中学实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E. 江苏高考考几门课目,每门课目多少分
一、江苏高考2021年主要模式是“3+1+2”。
“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
“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
“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个科目。
2021年起,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根据教育部规定,选择性考试科目由各省自行组织命题。
二、高考总分值设置为750分。
考生总分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
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每门150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分。
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其中:
1、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2、其余4门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学生所选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其所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
江苏新高考方案
江苏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主要模式为“3+1+2”
其中:
“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
“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
“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个科目。
记者了解到,新的高考模式中总分为750分。考生总分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
此外,从2021年起语数外三门统考科目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据悉,在新的高考模式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每门150分;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
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以上内容参考:龙虎网-江苏新高考方案定了:2021年起语数外用全国卷总分750分
F. 江苏高考物理考哪些内容
2011江苏高考物理考试内容范围及要求
物理1
内容 要求 说明
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Ⅰ 非惯性参考系不作要求
2 路程和位移 时间和时刻 Ⅱ
3 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和速率 Ⅱ
4 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Ⅰ
5 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探究) Ⅱ
6 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加速度 Ⅱ
7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与探究) Ⅱ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只限于用作图法或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
8 重力 形变与弹力 胡克定律 Ⅰ 弹簧组进度系数问题的谈论不作要求
9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摩擦力 动摩擦因数 Ⅰ 不引入静摩擦因数
10 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 Ⅰ 只要求解决一个平面内的共点力平衡问题
11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Ⅱ 不要求定量加速度大小不同的链接体问题;在非惯性系内处理问题不坐要求
12 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探究) Ⅱ
物理2
13 功和功率 Ⅰ
14 重力势能 Ⅱ
15 弹性势能 Ⅰ 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不作要求
16 动能 动能定理 Ⅱ
17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Ⅱ
18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和探究) Ⅱ
19 能源和能量耗散 Ⅰ
20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Ⅱ 只限于单个物体
21 抛体运动 Ⅱ 斜抛只作定性要求
22 圆周运动 线速度 角速度 向心力加速度 Ⅰ 角速度方向不作要求
23 匀速圆周运动 向心力 Ⅱ 有关向心力的计算,只限于向心力是有一条直线上的力的合成的情况
24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Ⅰ 定量计算不坐要求
25 万有引力及其应用 Ⅱ 地球的表面附近,重力近似于万有引力
26 第一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 Ⅰ 定量计算只限于第一宇宙速度
选修3—1
27 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点电荷 Ⅰ
28 昆仑定律 Ⅱ
29 静电场 电场线 Ⅰ
30 电场强度 点电荷的场强 Ⅱ
31 电势能 电势 等势面 Ⅰ
32 电势差 Ⅱ
33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Ⅰ
34 带点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 Ⅱ 只限于带点粒子进入电场是速度平行或垂直的情况
35 电容 电容器 Ⅰ
36 示波管 Ⅰ
37 电流 电动势 Ⅰ
38 欧姆定律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Ⅱ
39 电阻定律 Ⅰ
40 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实验 探究) Ⅱ
41 描绘小灯泡的福安特性曲线(实验探究) Ⅱ
42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Ⅰ
43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 探究) Ⅱ
44 电功 电功率 焦耳定律 Ⅰ
45 磁场 磁感应强度 磁感线 磁通量 Ⅰ
46 通电导线和铜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Ⅰ
47 安培力 安培力方向 Ⅰ
48 匀强电场中的安培力 Ⅱ 计算限于导线跟磁感应强度平行或垂直两种情况,通电线圈的磁力矩的计算不作要求
Ⅰ
49 洛伦兹力 洛伦兹力的方向 Ⅱ
50 洛伦兹力的公式 Ⅱ 计算限于速度和磁感应强度垂直或平行
52 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基本原理 Ⅰ
选修3—2
53 电磁感应现象 Ⅰ
54 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Ⅱ
55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 Ⅱ 限于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运动方向垂直的情况,有关感电动势的计算不作要求
56 互感 自感 Ⅰ
57 交变电流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和图像 Ⅰ 相位的概念不作要求
58 正弦交流电的函数表达式 Ⅰ
59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Ⅰ
60 变压器 Ⅰ
61 电能的传送 Ⅰ
62 传感器 Ⅰ
选修3—3
63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阿伏伽德罗常数 Ⅰ
64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探究) Ⅰ
65 分子热运动 布朗运动 Ⅰ
66 分子见的作用力 Ⅰ
67 温度和内能 Ⅰ
68 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的微观结构 Ⅰ
69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 Ⅰ 对侵润的不侵润现象、毛细现象不作要求
70 液晶 Ⅰ
71 气体实验规律 理想气体 Ⅰ 气体实验的定量计算不作要求
72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Ⅰ
73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Ⅰ
74 能源与环境 能源的开发和应用 Ⅰ
选修3—4
75 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和图像 Ⅰ
76 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表达式和图像 Ⅰ
77 受迫振动和共振 Ⅰ
78 机械波 纵波 横波的图像 Ⅰ
79 波长 波速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Ⅰ 限于单方向传播
80 波的干涉和衍射 Ⅰ
81 多普勒效应 Ⅰ
82 电磁波谱 电磁波及其应用 Ⅰ
83 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率 Ⅰ
84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 探究) Ⅰ
86 光的全反射 光导纤维 Ⅰ
86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Ⅰ
87 激光的特性和应用 Ⅰ 激光产生的原理不作要求
88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 狭义相对论时空观与经典时空观的区别 Ⅰ
89 同时相对性 长度相对性质能关系 Ⅰ 定量计算不作要求
选修3—5
90 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 Ⅰ
91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 探究) Ⅰ
92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Ⅰ 只限一维碰撞的问题
93 普朗克能量子假说 黑体和黑体辐射 Ⅰ
94 光电效应 Ⅰ
95 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Ⅰ 徳布罗意波长关系式的定量计算不作要求
96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Ⅰ
97 氢原子光谱 Ⅰ
98 原子能级 Ⅰ
99 原子核的组成 Ⅰ
100 原子核的衰变 半衰期 Ⅰ 用半衰期公式定量计算不作要求
101 放射性的应用于防护 放射性同位素 Ⅰ
102 核力与结合能 质量亏损 Ⅰ
103 核反应方程 Ⅰ
104 重核裂变 核聚变 Ⅰ
表3 单位制及实验技能的要求
主题 要求
单位制 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包括小时、分、秒、电子伏特等。选修3—3包括摄氏度(℃)、标准大气压、毫米汞柱。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
实验 会正确使用的仪器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称、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温度计等
认识误差问题在试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偶然;能够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扁他直接测量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坐要求
G. 江苏高考科目有哪些
江苏高考文科:数学(160),语文(160),语文附加(40分),英语(120),历史政治(abcd)或历史地理(abcd);理科:数学(160),数学附加(40),语文(160),英语(120),物理化学(abcd)或物理生物(abcd)。
江苏小高考内容:
总共是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门,如果你选的是政治、历史,就考剩下的四门,依次类推。
文科选修政史会考理化生以及地理选修史地会考理化生以及政治理科选修物化会考政史地以及生物选修物生会考政史地以及化学
理科考生要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这五门。语文满分160,数学满分200,英语满分120,一共480分,物理科与化学/生物科排等级,不算分数,但是等级将决定考生的录取学校等级。高二的时候考生要参加会考,要考生物/化学,历史,政治,地理这四门。(数学要多做40分的选考题)文科考生要考语文,数学,外语,历史,政治/地理这五门。语文满分200,数学满分160,英语满分120,一共480分,历史科与政治/地理科排等级,不算分数,但是等级将决定考生的录取学校等级。高二的时候考生要参加会考,要考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这四门。(语文要多做40分的选考题)总之江苏省这一套高考方案已经执行了三年,不过争议相当大。
H. 2021年的高考物理试卷一共几套
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2021年使用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统一高考试卷的新高考省份增加到10个,老高考省份减少到17个。2021年全国卷包括新高考(统考科目)Ⅰ卷、Ⅱ卷和老高考甲卷、乙卷,共四套。
2021高考,各省采用的试卷和往年相比出现了一些调整,具体如下:
新高考Ⅰ卷
共7省
【3+1+2】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
【3+3】山东
【3+1+2】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
【3+3】山东
语文、数学、外语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
新高考Ⅱ卷
共3省
【3+1+2】辽宁、重庆
【3+3】海南
【3+1+2】辽宁、重庆
【3+3】海南
语文、数学、外语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
全国甲卷( 原有的全国Ⅲ 卷不变)
共5省
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
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
所有科目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全国乙卷(原有的全国Ⅰ、Ⅱ卷合并)
共12省
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
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
所有科目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自主命题卷
共4省
【3+3】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浙江卷
【3+3】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浙江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