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理综(物理,化学,生物)两百分的人都是怎么得分的
有自己的偏重,每个人不一样,我就是生物化学好一点,,化学在80分左右,生物在70分左右,物理在70到80分。
❷ 物理中考实验怎么拿分
物理吧
其实电学考的是很多的,但是真正难的也就是计算题,和黑盒子问题
黑盒子问题一般要先找到突破口
然后进一步分析
计算题就是套公式
把公式记牢就没什么问题
其次呢是力学
力学要注意选择题和实验题
选择题容易丢解
实验题注意语言的严密性
比如控制变量法什么的
力学计算题最难的就是浮力问题
你中点看看浮力
浮力就要记住阿基米德公式f浮=p液·g·v排
还有一些技巧性的公式
比如p物/p液=v排/v物
这两个考的最多
光学声学题多是很简单的
注意画图的时候标箭头和虚线实线问题
注意看看折射
色散和散射一般不会考
但是你还得看看物理书
毕竟是书上的知识
万一考了你就拣着了
大气压强和液体压强问题主要考选择
一般不会太难
把基础知识抓牢就行了
再说数学。数学选择和填空是非常简单的。一定要细心仔细,快速答完。然后就是解答题,解答题前几个都是很简单的,注意算数的时候要准,也不能浪费太多时间,为了答最后一道题嘛。其实选择填空题考初三的知识不是很多,但是解答题有很多都是初三的。我这学期做了一下天利38的数学
其实考圆的题是很简单的,三角函数也不难,注意引辅助线。反比例函数也是基础题。最难的就是二次函数。一般压轴题都考的是二次函数和几何的结合问题。注意一下题目中的特殊性,比如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线段的平行,垂直,相等关系等等。。。这些都是突破口,很重要的。不要忽略。我建议你多做一些压轴题关于二次函数的,练练,这样考试的时候不会感到生疏。
❸ 高中物理怎么提分啊我就是搞不懂
就你而言,我先做个定义,第一:高三基础很差,第二:马上要高考,只有100天,还有其它学科要学习,没有太多时间从头开始学。第三:只想把成绩提高到60分,不求太好成绩。
我给你一个省时省力的方法,你买本从高一以高三的物理母题库从头到尾做一遍就OK了,保证60以上。把物理书放边上,为了省时间那些母题中你一看就明白的,如果是选则题,你就随手做了,如果是应用题10题里面认真做一题,其它9题把对应公式写出来,就跳过去不用做计算。这样你就不会花太多时间在已经会的题上。重点是你不会做和感觉模糊的题,这时候,你就要翻对应物理书章节,把有关的公理定理公式背下来看明白,看不明白就问老师同学,之后认真做题。母题的定义就是最基础最简单的题,所以不会出现大题和难题,所以你也不用担心题太多太难什么的。做好这些60分就没问题了,应该能到70分以上。
还是那句话:母题一定要做,一定要会做,拿下母题,成绩就不会太差。母题要是不会做,大题拿出来也看的头疼。母题还能起到帮助理解和记忆定理公理公式的作用。遇到不会的母题,再反回去看公理公式,还能起到补漏的作用。
以下是我给一个高一差生的解答,区别是他还有时间:
先把书上所以公式都背下来,然后对照公式,把对应公式所代表的意思都理解下来。
先不要去做大题和混合题,上面这些只要多花点时间,应该不难做到吧。这样就能拿下考试75%以上的分数了。
如果能买本母题库类形的书最好,母题库的题都很简单,只是为了更好的记住,公式和理解 公式的作用。
如果你成绩很差,我强烈建议你不要做大题和难题,有那精力还不如发在母题上。
如果你成绩还可以,当你感觉做母题没什么压力,这的时候你就可以尝试做大题和难题拿下剩下的25%。
我不是专业的老师,只是我高中的时候物理特别好,就以我的经验而言:
前一天把第二天要上的课,自己先自学一遍,看的明白的,不用理,看不明白的地方记下来。第二天上课时老师说到这时,就认真一下。如果还不会就下课再问老师。
每次都要把那些公理定理还有一些公式背下来,并要弄明白这些理解好公理定理公式所以表达的意思,这个是学习物理的重中之重,而这些公理定理单独分开都是很好理解的。
你成绩差能做到以上就可以了,花的精力不是太多,轻轻松松,又能拿到考试大部份分数。
如果要做大题和难题的话就要花数倍以上精力才能拿下剩下的25%的分数。
还有一个如果下课后还没能明白的(基础和母题,大题可以先不管),一定要厚起脸来问老师问同学,在下第二天课前弄明白,因为物理很多时候前面的课的内容是后面课的内容的基础,如果你前面没弄明白,越到后面就越难学。
母题一定要做,一定要会做,拿下母题,成绩就不会太差。母题要是不会做,大题拿出来也看的头疼。母题还能起到帮助理解和记忆定理公理公式的作用。遇到不会的母题,再反回去看公理公式,还能起到补漏的作用。
❹ 物理综合实践活动,100分!人在
1 含粉量越高 价格越高 密度越高(影响较小)
2 第三排数据除以第四排数据 得到的就是每种马铃薯单位价格出粉量
得到35 40.90909091 45 44.33333333 36.25 第三种最高
应该选第三种
3 测密度的话就是物理里面学习的吧 先称重再一起放入一个盛水容器中通过水位的上涨测体积 之后算出来 重复多次取平均值 仪器就是 量杯 天枰
其余的方案还有
4 我没法做吧
5 问题比如 马铃薯的外形和含粉量的关系 即如何通过外形来挑选马铃薯 等等
不知道这样给你解决了问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