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环境污染有哪些
一、空气污染:日常生活释放的污染大气的主要成分:
二氧化碳(CO2)主要来自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最大的排放者是火力发电厂、汽车等交通工具。
氯氟烃(CFCS)主要来自使用氟利昂的空调和制冷设备、含氯氟烃的喷雾剂(如摩丝)、甲基氯仿或四氯化碳干洗剂等。
一氧化碳(CO)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烧煤和露天烧垃圾等。
氮氧化物(NOX,包括NO、NO2、NO3)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和燃煤发电厂。
二氧化硫(SO2)主要来自燃煤发电厂和民用烧煤等。煤灰、煤烟和油烟主要来自在马路旁架煤炉子的餐饮摊点、烤羊肉串摊、呛锅炒菜等。
粉尘主要来自清扫路面和机动车辆的行驶从地上扬起的尘土。
铅粒主要来自使用含铅汽油的汽车尾气。
臭氧(O3 ,又称作光化学氧化剂)主要来自汽车释放出的氮氧化物在太阳光照射下与氧气反应生成。
碳氢化合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油箱泄漏和汽油挥发。
二、水污染:日常生活造成水污染的主要物质的来源:
病原体(病菌和病毒)来源粪便、宰杀鸡、鱼、鸭、肉的污水等。
死亡有机体来源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
有机和无机化学品来源浴室和厕所化学清洁剂、室内装修溶剂、杀虫剂、地板窗户和家具清洗上光剂以及其它药物等。
磷来源含磷洗衣粉和洗涤剂等。
石油化工洗涤剂来源家庭和餐饮业大量使用的石油化工合成的餐具洗涤灵等。
重金属(汞、铅、镉、铬、砷等)来源生活垃圾中的装修废弃物、电池、油漆、颜料、鼠药、电子产品和化妆品等。
三、生活垃圾污染:现代生活垃圾中主要的污染物有:
1、塑料来源于商场、市场上大量使用的塑料袋,商品的塑料包装,一次性聚苯乙烯快餐饭盒,塑料餐具和杯盘,电器包装发泡填塞物,塑料瓶,冷饮皮,餐馆用的一次性塑料桌布等等。塑料垃圾难以分解,它的降解时间需要一至两百年。
它的长期堆放给鼠类、蚊蝇提供了繁殖的场所,既威胁人类的健康,又影响市容面貌;焚烧处理塑料垃圾会释放出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其中二恶英(Dioxin)对动物毒性极大,即便在很小量的情况下,二恶英也能使鸟和鱼类出现畸型和死亡,二恶英对人体的伤害表现为:使人消瘦、肝功紊乱、神经损伤、发生癌症等。
2、电池
电池含钮扣电池、普通锌锰电池、充电电池、普通碱性电池和汽车铅电池等。钮扣电池、普通锌锰干电池和碱性电池含有汞。当其废弃在自然界里,汞就会慢慢从电池中溢出来,进入土壤或水源,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损伤人的肾脏。另外,汽车废电池中的酸和重金属铅泄漏到自然界可引起土壤和水源污染。
3、剩餐
剩餐主要来源于餐饮业,吃盒饭的流动人口和上班族。剩餐提供的营养还促使垃圾中的细菌大量繁殖,产生对人畜有毒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也可促进垃圾中沼气的产生,埋下发生垃圾爆炸的隐患。
4、油漆、粘合剂、颜料
来源于建筑、家庭装修后的废弃物。含有有机溶剂的油漆和粘合剂类垃圾具有危险的毒性。它因挥发性高,易被人体吸入。可引起头痛、过敏甚至昏迷,或致癌。较为常见的会使人的神经、消化、血液循环和泌尿系统受伤害。
5、废纸张、易拉罐和玻璃瓶来源于办公室、学校、写字楼、商场、冷饮处、家庭等。
6、医疗垃圾
医院产生的医疗垃圾除无机垃圾外,还有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手术器具、人体组织等,以及治疗用的纱布、脱脂棉等。这些垃圾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有害物质,容易腐烂发霉,孳生蚊蝇,造成疾病的传播,还可能存在传染性的病菌、病毒、化学污染物及放射性物质等,具有极大的危险性,被视为“顶级危险”和“致命杀手”。
(1)环境中的物理污染哪些扩展阅读
按环境要素分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音)声污染、农药污染、辐射污染、热污染。
按属性分
显性污染,隐性
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
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
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电磁波污染等)固体废物污染、液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陆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问题,每天千万吨的垃圾中,很多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胶、玻璃等人类的第一号敌人。
海洋污染:主要是从油船与油井漏出来的原油,农田用的杀虫剂和化肥,工厂排出的污水,矿场流出的酸性溶液;它们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结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鸟类和人类也可能因吃了这些生物而中毒。
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或超过了有害程度,导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这是最为直接与严重的了,主要来自工厂、汽车、发电厂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触了这些污浊空气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视觉器官的疾病。
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噪音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
放射线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
㈡ 环境中的污染包括什么
环境污染的各种分类:
大气污染按环境要素分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网络:环境污染
http://ke..com/view/71744.htm
㈢ 环境污染有哪些
污染源有天然污染源、大气污染源、人为污染源、工业污染源等。
污染源是指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装置或人体。
任何以不适当的浓度,数量,速度,形态和途径进入环境系统并对环境产生污染或破坏的物质或能量,统称为污染物。
环境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工厂排出的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
(2)人们生活中排出的废烟、废气、噪音、脏水、垃圾。
(3)交通工具(所有的燃油车辆、轮船、飞机等)排出的废气和噪音。
(4)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
(5)矿山废水、废渣。
(6)机器噪音,电磁辐射,二氧化碳污染。
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粒子状污染物、酸雨。
㈣ 有哪些物理性污染,各有什么特点,如何进行防治
物理性污染是指由物理因素引起的环境污染,如:放射性辐射、电磁辐射、噪声、光污染等。
物理性污染特点:
悬浮物质污染
悬浮物质是指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质,包括固体物质和泡沫塑料等。它们是由生活污水、垃圾和采矿、采石、建筑、食品加工、造纸等产生的废物泄入水中或农田的水土流失所引起的。悬浮物质影响水体外观,妨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氧气的溶入,对水生生物不利。
热污染
来自各种工业过程的冷却水,若不采取措施,直接排入水体,可能引起水温升高、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质的毒性增加等现象,从而危及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生长。
噪声污染
噪声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宁静,损伤人们的听力,损害人们的健康,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强噪声还能造成建筑物的损害,甚至导致生物死亡。噪声已成为仅次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
交通噪声
主要指各种机动车辆、飞机、火车、轮船等在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和喇叭声产生的噪声。它的特点是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对交通干道两侧以及港口、机场附近的居民影响最大。
工业噪声
指工厂的机器在运转时产生的噪声和建筑工地施工时的噪声。它的特点是具有稳定的噪声源。在工厂和工地工作的人是直接的受害者,在其附近的居民也深受其害。
社会生活噪声
主要产生在商业区。另外,娱乐、体育场所,游行、集会、宣传等社会活动也会产生噪声。其他如家用电器的运转声,宠物的叫声,上楼下楼的脚步声,喧哗声,打闹声等等,都属于社会生活噪声。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污染主要指人工辐射源造成的污染,如核武器试验时产生的放射性物质,生产和使用放射性物质的企业排出的核废料。另外,由于原子能工业的发展,放射性矿藏的开采,核试验和核电站的建立以及同位素在医学、工业、研究等领域的应用,使放射性废水、废物显着增加,造成一定的放射性污染。
对大气的污染:放射性物质进入大气后,对人产生的辐射伤害通常有三种方式:①浸没照射:人体浸没在有放射性污染的空气中,全身的皮肤会受到外照射。②吸入照射:吸入有放射性的气体,会使全身或甲状腺、肺等器官受到内照射。③沉降照射:指沉积在地面的放射性物质对人产生的照射。如放射性物质放出的γ射线的外照射或通过食物链而转移到人体内产生的内照射。沉降照射的剂量一般比浸没照射和吸入照射的剂量小,但有害作用持续时间长。
对水体的污染:核试验的沉降物会造成全球地表水的放射性物质含量提高。核企业排放的放射性废水,以及冲刷放射性污染物的用水,容易造成附近水域的放射性污染。地下水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主要途径有:放射性废水直接注入地下含水层、放射性废水排往地面渗透池、放射性废物埋入地下等。地下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也可以迁移和扩散到地表水中,造成地表水的污染。放射性物质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影响饮水水质,并且污染水生生物和土壤,又通过食物链对人产生内照射。
对土壤的污染:放射性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污染土壤。如放射性废水排放到地面上,放射性固体废物埋藏到地下,核企业发生的放射性排放事故等,都会造成局部地区土壤的严重污染。
光污染
可见光污染:可见光污染比较常见的是眩光,例如,汽车夜间行驶时照明用的车头灯,工厂车间里不合理的照明布置,会使人的视觉瞬间下降。核爆炸时产生的强闪光,可使几公里范围内的人的眼睛受到伤害。电焊时产生的强光,如果没有适当的防护措施,也会伤害人的眼睛。长期在强光条件下工作的人(如冶炼、熔烧、吹玻璃等),也会由于强光而使眼睛受到伤害。
污染的防治:
噪声污染防护
噪声控制: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通过立法颁布了噪声控制标准,对飞机和机场的噪声、城市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工厂机器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都制定了严格的噪声控制标准。例如,工厂、工地的噪声应不超过85分贝~90分贝。居民居住区,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夜间不能超过40分贝。
噪声是一种声波,噪声污染是由噪声源产生,再通过传播介质对人产生影响的。噪声控制包括降低噪声源的噪声,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和个人防护几个方面:
(1)声源控制运转的机器设备和各种交通运输工具是主要的噪声源,控制它们的噪声有两条途径:
一是改进结构,提高各个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采用合理的操作方法等,降低声源的噪声发射功率。
二是利用声波的吸收、反射、干涉等特性,采用吸声、隔声、减振、隔振等技术,以及安装消声器等,控制噪声的辐射。因此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开发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推广使用低噪声设备,是控制噪声污染的长远战略。
(2)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主要措施有:
①在城市建设中合理布局,按照不同的功能区规划,使居住区与噪声源尽量远离。
②在车流量大并且人口密集的交通干道两侧,建立隔声屏障,或利用天然屏障(土坡、山丘),以及利用其他隔声材料和隔声结构来阻挡噪声的传播。
③应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将传播中的噪声声能转变为物体的内能等。
(3)个人防护减少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在工厂或工地工作的人可以佩带护耳器(耳塞、耳罩等),以减小噪声的影响。
放射性污染防护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放射性污染的防治,主要是控制放射性物质的来源。放射性物质的来源主要是核试验与核工业(如核电站以及放射性矿物的开采、提炼、储存、运输)。
防止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措施有:
①核电站(包括其他核企业)一般应选址在周围人口密度较低,气象和水文条件有利于废水和废气扩散稀释,以及地震强度较低的地区,以保证在正常运行和出现事故时,居民所受的辐射剂量最低。
②工艺流程的选择和设备选型要考虑废物产生量和运行安全。
③废气和废水需作净化处理,并严格控制放射性元素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含有α射线的废物和放射强度大的废物要进行最终处置和永久贮存。
④在核企业周围和可能遭受放射性污染的地区建立监测机构。
光污染防护
光污染的防护:光污染的防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加强对玻璃幕墙和其他反光系数大的装饰材料的管理,减少其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改善工厂的照明条件,减少光污染来源。
②对有红外线和紫外线污染的场所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③个人防护。主要是戴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
电磁波污染防护
一、保持距离。与电视机的距离应为视屏尺寸乘以6,与微波炉的距离应为2.5~3米,离高压输电线0.5万伏/米以外一般视为安全区。
二、减少接触。经常使用电脑的人,每工作一小时应休息一刻钟,而且每周工作最多不超过32小时。
三、改善环境。注意空气流通,温度、湿度应适中,家用电器最好不要摆放在卧室里。
四、个体防护。孕妇、儿童、体弱多病者、对电磁波辐射过敏者、长期处于电磁波污染超标环境者,应选择使用适合自己的防护用品。
五、少用手机。要尽量减少使用手机、对讲机和无绳电话,必须使用时应长话短说;不要经常把手机挂在身上。
六、少用电热毯。电热毯的电磁波污染较严重,长时间通电使用对人体有害,天气寒冷必须使用时,建议通电烘暖被窝后立即切断电源,以减少电磁波污染。
七、采用屏蔽物减少电磁波污染。对产生电磁污染的设施,可采用屏蔽、反射或吸收电磁波的屏蔽物,如铜、铝、钢板、高分子膜等。
选自:http://ke..com/view/268192.htm
㈤ 生活中什么物理现象会导致环境污染
物理性污染是指由物理因素引起的环境污染,如:放射性辐射、电磁辐射、噪声、光污染等。物理性污染主要指食品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放射性物质源于宇宙射线和地壳中的放射性物质。核试验及和平利用原子能产生的放射性核废料,如处理不当可污染食品。
食品的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放射性物质的开采、冶炼、生产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与排放。特别是半衰期较长的放射性核素污染,在食品安全上更为重要。
㈥ 环境污染包括哪些内容
环境污染包括内容如下:
11、陆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问题,每天千万吨的垃圾中,很多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胶、玻璃等人类的第一号敌人。
2、海洋污染:主要是从油船与油井漏出来的原油,农田用的杀虫剂和化肥,工厂排出的污水,矿场流出的酸性溶液;它们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结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鸟类和人类也可能因吃了这些生物而中毒。
3、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或超过了有害程度,导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这是最为直接与严重的了,主要来自工厂、汽车、发电厂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触了这些污浊空气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视觉器官的疾病。
4、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5、噪音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
6、放射线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
(6)环境中的物理污染哪些扩展阅读:
环境污染的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表现为呼吸系统受损、生理机能障碍、消化系统紊乱、神经系统异常、智力下降、致癌、致残。人们把这个灾难的烟雾称为"杀人的烟雾"。
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状恶化,甚至在几天内夺去几千人的生命。其实,即使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不高,但人体成年累月呼吸这种污染了的空气,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
2、环境污染与癌症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环境污染是导致癌症发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采取综合措施、有效地治理环境污染,是癌症综合预防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3、对植物危害
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
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㈦ 环境污染的种类有哪些
1、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音)声污染、农药污染、辐射污染、热污染。
2、按属性分:显性污染,隐性污染。
3、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4、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电磁波污染等)固体废物污染、液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5、陆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问题,每天千万吨的垃圾中,很多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胶、玻璃等人类的第一号敌人。
6、海洋污染:主要是从油船与油井漏出来的原油,农田用的杀虫剂和化肥,工厂排出的污水,矿场流出的酸性溶液;它们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结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鸟类和人类也可能因吃了这些生物而中毒。
7、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或超过了有害程度,导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这是最为直接与严重的了,主要来自工厂、汽车、发电厂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触了这些污浊空气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视觉器官的疾病。
8、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9、噪音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
10、放射线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
(7)环境中的物理污染哪些扩展阅读:
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表现为呼吸系统受损、生理机能障碍、消化系统紊乱、神经系统异常、智力下降、致癌、致残。人们把这个灾难的烟雾称为"杀人的烟雾"。
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状恶化,甚至在几天内夺去几千人的生命。其实,即使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不高,但人体成年累月呼吸这种污染了的空气,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
㈧ 主要的环境污染类型有哪些
一种状态由洁净变污浊的过程叫污染。由于人为的因素,环境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使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人类的正常生活受到有害影响的污染称为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类型按照不同成因可分为以下几种: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按污染性质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放射性、热、电磁波等)、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存,引起生态破坏,如沙漠化、森林破坏、草场退化等。
土壤污染是最难处理的(相对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希望我们处处注意爱护环境,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少用或不用残留量较大的农药而改用环保农药。生活垃圾污染塑料:来源于商场、市场上大量使用的塑料袋,商品的塑料包装,一次性聚苯乙烯快餐饭盒,塑料餐具和杯盘,电器包装发泡填塞物,塑料瓶,冷饮皮,餐馆用的一次性塑料桌布等等。
㈨ 环境污染有哪些!
一、环境污染物按性质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
1、 化学污染物包括:
(1)、燃料的污染;(2)、烹调油烟的污染 ;(3)、吸烟烟雾的污染 ;(4)、建筑材料的污染(放射性污染、石棉的污染、涂料、填充料及溶剂所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污染);(5)、装饰材料的污染 ;(6)、家用化学品的污染; (7)、VOC的污染 ;(8)、室外污染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9)、其它污染物的影响 ;(10)、臭氧的污染。
2、 物理污染有:
(1)、噪声的污染 ;(2)、电磁波的污染;(3)、噪光的污染 。
3、生物污染有:
(1)、尘螨的污染;(2)、宠物的污染。
二、各种污染物与人体的健康:
1、甲醛的污染:
甲醛无色易溶,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是制备酚醛树酯、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建筑人造板、胶粘剂的重要化工原料。居室中的甲醛主要是由建筑人造板或胶粘剂中挥发出的,当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为0.1毫克/立方米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会刺激眼睛引起流泪;浓度再高时,将引起咽喉不适、恶心、呕吐、咳嗽和肺气肿;当空气中甲醛含量达到30毫克/立方米时,便能致人死亡。人们长期低剂量吸入,会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还会使妇女月经紊乱,影响生育并引起新生儿体质下降和染色体异常,甚至可诱发鼻咽癌。1987年美国环保局已将它列入可致癌的有机物之一。
2、挥发性有机物
主要包括卤化物溶剂、芳香烃化合物等。其中苯、二甲苯、芳香烃化合物已被现代医学确认为对人体有害,并能导致癌的物质。它们广泛存在于建筑涂料、地面覆盖材料、墙面装饰材料、空调管道衬套材料及胶粘剂中,在施工过程中大量挥发,在使用过程中,缓慢释放,是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些物质品种、类别很多,对人体的危害随品种、接触浓度而异。
3、重金属铅等:
铅在自然界中分布甚广,土壤中含铅0.17---108ppm,工业污染区如近煤燃烧地可达534---1240 ppm,许多建材中都含有铅。此外,铅盐及镉、铬氧化物、铅黄、铅白、红丹等是颜料、油漆、涂料的主要成份。在房屋拆修或油漆烤铲过程中,有大量含铅粉尘逸散。铅的毒性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等均有明显影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可通过胎盘、乳汁影响后代,婴幼儿由于血脑屏障发育未完善,对铅的毒性更敏感。如美国波士顿对某幼儿园进行追踪调查结果表明,3岁儿童若血中铅浓度超过30微克/毫升,到7岁时将会呈现明显的智力及行为缺陷。据英国某室内卫生调查组织的调查发现,住宅内尘埃平均含铅量可达1300 ppm,比公园土壤高出一倍。这对经常在室内地上活动的幼童威胁很大。由于铅的毒性,因此国外一些国家的绿色建材中标明不得含有铅及其化合物。
4、氡气:
氡气是土壤及岩石中的铀、镭、钍等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物,是一种无色、无味、具有放射性的气体。某些含铀系元素高的建筑材料,如砖、花岗岩、混凝土会散发出氡气。如湖南某一种石煤,含镭0.1---10.7×10-8居里/升,超过国家标准5--9倍。氡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到、摸不着的气体,它会不知不觉的从房屋的地基、土壤、墙壁和天花板中溢出,并在室内积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联合国原子能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等国际学术团体一致公认,长期在氡浓度高的环境中生活,会导致肺癌发病率增加,以及其它病症的产生。据科学家统计,在英国每年约有1.4万人死于氡气导致的肺癌,其死亡率在各种危害因素中仅次于车祸,占第二位;在瑞典,每年约有1100人死于因氡气导致的肺癌,占瑞典肺癌死亡人数的30%。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氡气列为使人致癌的19种物质之一。
5、噪声:
噪声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工业机械、城市建筑、家用电器等。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使工作效率降低。噪声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噪声会加速心脏衰老,增加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医学专家经人体和动物实验证明,长期接触噪声可使体内肾上腺分泌增加,从而使血压上升,在平均70dB的噪声中长期生活的人,可使其它心肌梗塞发病率增加30%左右,特别是夜间噪音会使发病率更高。噪声还可以引起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精神障碍、内分泌紊乱甚至事故率升高。噪声对儿童身心健康危害更大。噪声对视力也有损害。人们只知道噪声影响听力,其实噪声还影响视力。试验表明,当噪声强度达到95 dB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模糊;而噪声达到115 dB,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
6、噪光:
所谓噪光是指对人体心理和生理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及危害的光线,噪光污染主要指白光污染和人工白昼。噪光污染可引起人的失眠,造成神精衰弱,工作效率降低。
7、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人们既看不见也听不着,但确实存在。打开收音机能听到声音,打开电视机能看见图像,就是因为空中有电磁波存在。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大功率高频电磁场和微波在广播、医学、国防、工业以及家用电器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同时也给生活环境造成了电磁辐射污染。电磁波具有一定的生物效应,长期接触使肌体组织温度上升,继而引起蛋白质性变、酶活性改变,工作效率降低,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脱离电磁波的作用后几小时,症状就会消失。但是长期受低强度的电磁辐射,中枢神经系统会受到影响,产生许多不良生理反应,如头晕、嗜睡、无力、记忆力减退等。还可能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有害影响。
8、颗粒物:
“本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推进了文明发展的进程。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南北差距扩大等日益突出,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严重地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继而威胁着全人类的未来生存和发展。”
由联合国列出的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包括:(一)全球气候变暖;(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三)生物多样性减少;(四)酸 雨蔓延;(五)森林锐减;(六)土地荒漠化;(七)大气污染;(八)水污染;(九)海洋污染;(十)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