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看待2021中科大少创班初试
离谱的难度,创造历史的80分复试线,还是在入围人数比例有所扩大的情况下。
我,第37届物理竞赛赛区一等奖,语文英语100分,数学140,物化生90分,全校排名60名(我们学校在大市里算第一第二的高中),报考中科大少创班,没有过初审!我不能接受,还特地写了自荐信找了中科大的招生老师,也都没有回我。
我搞不懂为什么?比我好的,比我差的,全都过初审了,我们两个实验班,就我一个没有过初审。现在分数线出来了,200分的试卷,就80分,我们班都有3个人过线。仔细打量一下,我虽然没学过数学竞赛,但是这个难度的数学题我还是能做30分的(题目我看了同学回忆的版本)。
物理,虽说有复赛难度,但是对于我这个接近省队水平的物竞选手来说,一张复赛难度的卷子,50分考不到吗?我难道80分考不到?
为什么就这么喜欢给我的人生增加难度?我初中到高中是保送上来的,没有体验过中考是什么感觉。原因是什么?我偏科,我就是不喜欢语文英语,就是喜欢数理化生。我喜欢科研,平时也喜欢做实验,写论文。这不符合科大少创班培养科研人才的需求吗?
就因为我偏科,把我刷掉,凭什么呢?我不喜欢文科,所以不想要高考,想着大学也保送走了得了,看上了中科大少创班,自认为实力足够过考核,拿个本一线走人得了,高三一年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为什么要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复习没有意义的事情。
结果到现在,连初审都不让我过,那怎么办,指望我保送清北吗?那太瞧得起我了,我就一个弱省省队,没有资格保送。害,看我也就这点出息了,以我的语文英语高考怎么考呢?我现在不知道该做什么,不知道该想什么,就这样吧。
B. 第3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难不难
对你这样的物理高材生根本谈不上难的呀。
C. 高中物理竞赛省三等奖有什么用
由全国竞委会给予奖励。在举行决赛的城市召开授奖大会,颁发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获奖证书。证书具有一定的效应。
评选办法:根据决赛成绩和参加决赛人数,每届评选出决赛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人数各占参加决赛人数的1/6和1/3。若一(或二)等奖最后一个名额有两名或两名以上的学生总成绩相同,则都评为一(或二)等奖。
对于在预赛和复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全国竞委会设立赛区一、二、三等奖,由地方竞委会按学生成绩进行评定。赛区一等奖的评定以复赛总成绩为准。赛区二等奖的评定以复赛理论成绩为准。赛区三等奖的评定标准由地方竞委会根据学生成绩和当地实际情况决定。赛区一、二、三等奖获奖者均颁发相应的获奖证书。
(3)如何评价第37届物理竞赛决赛扩展阅读:
竞赛的设置:
赛分为预赛、复赛和决赛。预赛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采取笔试的形式,所有在校的中学生都可以报名参加。在预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由地、市、县推荐,如以参加复赛。
复赛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部分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题,满分为320分;实验部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委员会命题,满分为80分。
根据复赛中理论和实验的总成绩,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委员会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决赛。决赛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命题和评奖
。每届决赛设一等奖50名左右,二等奖150名左右,三等奖200名左右。此外,还设总成绩最佳奖、理论成绩最佳奖、实验成绩最佳奖和女同学成绩最佳奖等单项特别奖。
D. 如何评价第38届物理竞赛复赛
第3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上海赛区刚刚结束理论考试,所不同的是,今年没有一贯的防空警报。今年是改革的第一年,圈内人士都非常期待,本次赛题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模型复古,有明显的北大风格,对学生的思维要求高,建模要求高,计算量适中。
试卷对严格训练的专业选手来说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特点是看上去每个题都见过,都有思路,但实际要做得好就比较困难,因为题目都是老题换新颜,要求更高,考察知识点更细致。试卷的唯一缺点是力学的刚体部分重复考点较多。
相关信息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每年举行一次,包括预赛、复赛和决赛。在校高中学生可向学校报名,经学校同意,由学校到地方竞委会指定的地点报名。凡报名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学生均在地方竞委会指定的地点参加预赛。
预赛由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命题组统一命题和制定评分标准,办公室统一制卷。各地方竞委会组织赛事和评定成绩。预赛满分为200分,竞赛时间为3小时。地方竞委会不得组织其它考试来确定学生参加预赛的资格。
E. 2021年该不该报考强基
对于强基计划,2021届家长和考生依然报有很大怀疑态度,明年到底该不该报?强基计划实际培养如何?针对该政策,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年的“过来人”的一些看法及大学的一些看法。
针对2020年强基计划“遇冷”情况,多人对未来走向进行预测,目前预测主要分三种:
1、近几年可能保持稳定。2020年只实施了一年,再进行大调整的可能性非常低,保持稳定的概率会比较高,此外,目前的高要求、高标准自动将功利性强的学生排除在外,剩下的学生大多符合强基计划“择志”要求。
2、政策应该会进行调整。只是调大调小的问题,未来可能会开放更多的专业、投入更多的招生计划、招生可能会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置不同的门槛。此外,国家可能会根据强基计划设置配套的出口等,改善目前基础学科培养出口、就业整体环境,如待遇、科研扶持等等。
3、观望中。强基计划实施后,其结果让很多人没有预料其结果,很多大学也没有做最新的概述。未来到底走向如何,都在观望中。
F. 全国高中生物理竞赛决赛
奥赛物理就是基本知识的灵活运用,比平时考试不同的就是题里渗透了一些“新”的“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
我建议先把教材吃透。教材是一切之根本。也许你认为已经吃透了,其实不然。还能提很多为什么,还能在书中找出很多不合理甚至错误的地方。
再买一本奥赛方面的书,书上有各种题的训练,不要只顾着做题,那样肯定是事倍功半,重要的是训练你思维方法。你把买的专门的奥赛书的题浏览完,看看你有没有那种思维,如果头脑里已经有那种思维,就放下不做;没有的再做几个题,养成那种思维,学会那种方法。ok!
不要想着自己现在手里有那么几本书,就想办法要用上,其实不然。
按我说的这样做,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同时也相当于物理的高考复习。
祝你取得好成绩。
G. 物理竞赛问题
竞赛跟高考没有必然联系,做一做竞赛题可以拓宽你的思路,套用我们高中物理老师的一句话,当你做过竞赛之后,你站的就比别人高一点,看问题更全面一些。
其实高中物理竞赛主要还是用大学的微积分原理来解决问题,或者是用比较巧的方法,适当看一看拓宽一下思路是可以的,但是建议不要把这个当做是提高高考成绩的手段。
现在好像竞赛不能直接保送了,但是现在很多高校自主招生条件之一就是高中时竞赛得过奖。
H.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真的很难么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的难度大。
高中物理竞赛初赛涉及的范围如下:
1、力学:运动学、动力学、物体的平衡、动量、机械能、角量、有心运动、刚体、流体力学、振动、波动。
2、热学:分子动理论、气体的性质、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液体的性质、固体的性质、物态变化、热传递的方式、热膨胀
3、电磁学:静电场、稳恒电流、物质的导电性、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电磁振荡和电磁波。
4、光学:几何光学、波动光学。
5、近代物理:光的本性、原子结构、原子核、粒子 、狭义相对论、太阳系、银河系、宇宙和黑洞的初步知识。
6、单位制:国际单位制与量纲分析。
7、数学基础:中学阶段全部初等数学(包括解析几何)、微积分初步及其应用。
(8)如何评价第37届物理竞赛决赛扩展阅读: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分为预赛、复赛和决赛。预赛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采取笔试的形式,所有在校的中学生都可以报名参加。在预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由地、市、县推荐,如以参加复赛。复赛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部分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题,满分为320分。
实验部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委员会命题,满分为80分。根据复赛中理论和实验的总成绩,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委员会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决赛。决赛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命题和评奖。每届决赛设一等奖50名左右,二等奖150名左右,三等奖200名左右。此外,还设总成绩最佳奖、理论成绩最佳奖、实验成绩最佳奖和女同学成绩最佳奖等单项特别奖。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全国高中物理竞赛
I. 参加物理竞赛天赋很重要么
搞竞赛要找好苗子,他(她)应该是有热情的,勤奋的,更应该是有抱负的,不畏艰难的;不能搞抱佛脚的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举个例子吧:每年高一的学生中希望搞数学或者物理竞赛的学生,我都会带他们去拜访往年的成功考生。回来后新生都充满信心:以物理竞赛为例(数学竞赛得看小学初中的基础,物理竞赛从高一才开始,初中内容相对容易),往年的学生给出的经验是:只要把程稼夫的三本书做完至少可以拿到省一。听上去多么容易啊,只需要做完三本书。在优秀学校里,在教练的辅导下完成三本书从难度上来说不是特别的大。可往往一年下来,所有的学生都打了退堂鼓。
如果说天赋很重要,我个人认为能够坚持到最后永不放弃的这种恒心才算是天赋.在外人看来优秀学生的遥不可及的能力是日积月累而成的结果。
天赋是一定要的,但是否有天赋这个东西到底怎么去判定?又没有什么机器能够测试你到底有没有学习物理竞赛的潜力。
所以,我们一般的建议是,看你的自学能力是否足够支撑你学习物理竞赛。当然,前提是不要过多影响高考。
J. 京师物理探究竞赛获奖比例
金银铜奖牌比例为8比4比2。
决赛包含理论和实验操作考试。决赛由全国各省市代表队参赛,共计有365名(全国)考生参加,北京代表队有14人参赛。第3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北京队获得8金、4银、2铜的好成绩,其中有4人进入国家集训队。
竞赛是在体育、生产等活动中,比较本领、技术的高低,由多个人参加,有一定的规则。象棋竞赛、篮球竞赛、档案法制知识网络竞赛、计算机操作竞赛、龙舟竞赛、体育竞赛、百日劳动竞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