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职业病目录的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1、中暑 (长期在39℃以上的高温环境下工作造成)
2、减压病 (由于在深水中潜水造成血液中氮气释出造成的)
3、高原病
4、航空病
5、手臂振动病
Ⅱ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物理因素所导致的职业病有很多:
噪声引起噪声聋;高温引起中暑;振动引起振动病;电离辐射引起的放射病;紫外辐射引起的电光性眼炎等。
Ⅲ 在职业病目录中,什么被列为物理因素所致的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国家现行的法定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以下疾病被列为物理因素所致疾病:
1.中暑
2.减压病
3.高原病
4.航空病
5.手臂振动病
6.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
7.冻伤
其实除了上述疾病外,职业性放射疾病、噪声聋、爆震聋、电光性眼炎也属于物理因素导致的疾病,但是已经单列条目。
Ⅳ 职业危害因素中的物理性有害因素有哪些
物理因素:不良的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等)、异常的气压(高气压、低气压)、辐射(高频电磁场、微波、紫外线、红外线、放射线)、噪声、振动等;
职业危害因素,生产环境中影响人体健康的各种有害因素的统称。可分三类:
1、生产过程有关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如不良的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等)、异常的气压(高气压、低气压)、辐射(高频电磁场、微波、紫外线、红外线、放射线)、噪声、振动等;化学因素,如工业毒物、粉尘等;生物因素,如某些寄生虫、微生物等。
2、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因素。如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精神紧张,劳动强度过大、频度过密等。
3、生产环境中固有的因素。如自然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厂房建筑不合理等。
(4)物理因素所致的职业病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生产环境因素
1、化学因素:在生产中接触到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和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可对健康产生危害的活性因素。凡少量摄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称为毒物。毒物以粉尘、烟尘、雾、蒸汽或气体的形态散布于空气中。
(1)有毒物质:如铅、汞、苯、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2)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水泥尘、有机粉尘等。
2、物理因素:是生产环境的构成要素。
(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低温、高湿等。
(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
(3)噪声、振动、超声波、次声等。
(4)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微波、激光等。
(5)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
3、生物因素:生产原料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致病微生物或寄生虫,如炭疽杆菌、真菌孢子、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及蔗渣上的霉菌等;医务工作者接触的传染性病源,如SARS病毒。
Ⅳ 法定的职业病有几大类
法定的职业病有十大类。
1、粉尘病尘肺;
2、物理所致职业病。包括中暑、航空病、减压病、高原病、手臂振动病;
3、生物所致职业病。包括炭疽、布氏杆菌病、森林脑炎;
4、职业中毒。铊、钒、铅、汞、酚、磷、砷、钡、锰、镉、铀、氨、苯、甲醇、氯气、光气、四氯化碳、氯丙烯、磷化氢、磷化锌、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二氯乙烷、羰基镍、杀虫脒、溴甲烷、正己烷、氯丁二烯、五氯酚钠、有机磷农药、二甲苯、砷化氢、三硝基甲苯、氯乙烯、三氯乙烯、甲醛、磷化铝、一甲胺、一氧化碳、硫酸二甲酯、二硫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物质及其混合物中毒;
5、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6、职业性皮肤病。包括接触性皮炎、黑变病、痤疮、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化学性皮肤灼伤、溃疡、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7、职业性眼病。包括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白内障、化学性眼部灼伤;
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包括铬鼻病、噪声聋、牙酸蚀病;
9、职业性肿瘤。包括石棉所致肺癌、焦炉工人肺癌、间皮瘤、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苯所致白血病、氯甲醚所致肺癌、砷所致肺癌、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皮肤癌、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
10、其他职业病。包括棉尘病、金属烟热、职业性哮喘、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Ⅵ 职业病有多少种
职业病种类 10类115种:
1、尘肺:硅肺、煤工尘肺、炭黑尘肺、滑石尘肺、电焊工尘肺等13种。
2、职业性放射疾病:外照射急性放射疾病、内照射放射疾病等11种。
3、职业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锰及其化合物中毒、氨中毒、氯气中毒、氮氧化物中毒、苯中毒、四氯化碳中毒等56种。
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中暑、减压病、高原病、航空病、手臂振动病5种。
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炭疽、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3种。
6、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溃疡、化学性皮肤灼伤等8种。
7、职业性眼病: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白内障3种。
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噪声聋、铬鼻病、牙酸蚀病3种。
9、职业性肿瘤:石棉所致肺癌、苯所致白血病等8种。
10、其他职业病:职业性哮喘等5种。
网吧管理员 眼睛长时间看电脑近视 腰椎间盘突出 腰肌劳损等 目前不构成法定的职业病。
Ⅶ 属于职业危害因素中的物理性有害因素有哪些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属于职业危害因素中的物理性有害因素有
1、噪声
2、高温
3、低气压
4、高气压
5、高原低氧
6、振动
7、激光
8、低温
9、微波
10、紫外线
11、红外线
12、工频电磁场
13、高频电磁场
14、超高频电磁场
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以分为很多种,主要包括:粉尘因素、化学因素(如有机溶剂类毒物,铅、锰等金属毒物等)、物理因素、放射性因素(各种放射性物质)、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和其他因素(金属烟、井下不良作业条件等)。
(7)物理因素所致的职业病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规定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加速及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使用,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的职业危害更加多样、复杂,职业暴露人群日益扩大,职业病新发病例呈明显上升趋势。
1998年~2017年,我国共报告职业病病例380449例。自2010年以来,我国职业病报告病例数持续高位波动,2016年全国职业病报告病例数首次超过3万,每年因职业病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超过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在新的职业危害因素不断出现的背景下,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四部门联合发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分为10大类132种。
Ⅷ 物理因素职业病有哪几种
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5种
1、中暑
2、减压病
3、高原病
4、航空病
5、手臂振动病
Ⅸ 我国法定的职业病分几大类多少种
十大类115种。
(9)物理因素所致的职业病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中国政府规定诊断为法定(规定)职业病的,需由诊断部门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规定职业病患者,在治疗休息期间,以及确定为伤残或治疗无效而死亡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或职业病待遇。有的国家对职业病患者给予经济赔偿,因此,也有称这类疾病为需赔偿的疾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的诊断应当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