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制作氨水
在草食畜禽日粮中,粗饲料占很大的比例,特别是秸秆一般占60%~80%,但是秸秆的蛋白质含量低,粗纤维、木质素含量高,不易消化,适口性差,合理加工很有必要。粗饲料调制添加剂是指对秸秆进行化学处理时加的一类化学制品,通过化学处理可以提高草食畜禽对秸秆的营养消化利用率。
1.氢氧化钠用于处理农作物秸秆,制成碱化秸秆。
用4%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过的碱化秸秆喂绵羊,每只采食量由822克增加到1220克,提高48%;干物质消化率由38%增加到54%,提高16%;氮在体内每日沉积量由4.5克增至8克,提高77.8%。
用法:用1.6公斤氢氧化钠,加水100公斤,制成溶液。将秸秆铡成2厘米~3厘米小段,每100公斤干秸秆用上述氢氧化钠溶液6公斤,使用喷雾器均匀地喷洒,使之湿润。24小时后,再用清水把余碱洗去,压制成饼。饲喂时要把碱化秸秆与其它饲料混合喂用,一般碱化秸秆用量占日粮20%~40%。
2.氧化钙即生石灰,其遇水生成氢氧化钙(熟石灰)。
小麦秸秆经石灰水碱化处理后,粗纤维消化率提高20%~25%,采食量提高20%~45%。100公斤碱化秸秆搭配其他饲料喂牛,小牛可提高日增重100克~150克,乳牛日产奶量增加1公斤~1.5公斤。
用法:每100公斤秸秆用3公斤生石灰或4公斤熟石灰、1公斤~1.5公斤食盐,再加水200公斤~250公斤,制成溶液。把这种石灰溶液喷洒在切碎的秸秆上,拌合均匀,然后放置24小时~36小时,不经冲洗即可饲喂。其喂量和喂法与氢氧化钠碱化秸秆相同。
3.氨水氨水是中、小规模制作氨化秸秆常用的氨源。
其含氨量为15%~25%,处理水分较高的秸秆时对霉菌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用法:氨水特别适宜在中小型规模的生产场的窖贮法中使用,土窖或水泥窖均可。将10%~13%的铡短秸秆填入窖中,注入氨水后压土封严。如氨水的含氨量为15%,每100公斤秸秆需氨水量为20公斤,不同含量的可按此比例折算。
4.尿素尿素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制氨化秸秆的氨源,其价格便宜、安全可靠、运输贮存方便,且氨化操作简单。
尿素溶解于水后,释放出氨和二氧化碳。以重量计,添加6.2%的尿素,大约相当于添加3.5%的氨。
用法:尿素适宜于小型场和农户制作氨化秸秆,用塑料薄膜将秸秆密封,取3公斤~4公斤尿素加水30公斤,将尿素溶液均匀喷洒在100公斤秸秆上,然后用塑料薄膜将秸秆封严。
Ⅱ 氨水的检验方法
氨水中除了含有氨,还含有氨根离子,氢氧根离子,氢离子,一水合氨等,因此应先区别氨水与液氨.因为再常温下氨为气态,所以可区别液氨与氨水,再对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测,若变蓝则为氨水
Ⅲ 检验氨水的方法是什么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氨水,再用一支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盐酸,靠近另一玻璃棒,有白烟生成则证明是氨水。
氨水又称阿摩尼亚水,主要成分为NH3·H2O,是氨气的水溶液,无色透明且具有刺激性气味。熔点-77℃,沸点36℃,密度0.91g/cm^3。易溶于水、乙醇。易挥发,具有部分碱的通性,由氨气通入水中制得。有毒,对眼、鼻、皮肤有刺激性和腐蚀性,能使人窒息,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30mg/m^3。主要用作化肥。
工业氨水是含氨25%~28%的水溶液,氨水中仅有一小部分氨分子与水反应形成铵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即氢氧化铵,是仅存在于氨水中的弱碱。氨水凝固点与氨水浓度有关,常用的(wt)20%浓度凝固点约为-35℃。与酸中和反应产生热。有燃烧爆炸危险。比热容为4.3×10^3J/kg·℃﹙10%的氨水)
Ⅳ 氨水的制备方法
先制备氨气,氨气的制备可以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制取,要加热,或是铵盐和碱混和制备加热。收集用向下排空气法,将气体通入水中,形成氨水。再将制备好的氨水用棕色瓶装瓶即可。
Ⅳ 如何辨别酒精和氨水 用物理和化学解答 速度
物理方法:加热(稍微加热吧,不加热其实也行),有刺激性气味的是氨水,有酒精气味的是酒精
化学方法,加入无色酚酞试剂,变红色的是氨水,另一个是酒精。
Ⅵ 氨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危害及防治办法
:氨水
别称:氢氧化铵;阿摩尼亚水
英文名称:Ammonium hydroxide;Ammonia water
分子式:NH3·H2O
分子量:350.45
结构:水合氨分子是氨分子和水供给的氢以配位键相结合形成的。
CAS No.:1336-21-6
国标编码:82503
危险标记:20(碱性腐蚀品)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熔点:-77℃
蒸汽压:1.59kPa(20℃)
相对密度:氨含量越多,密度越小。质量分数28%的氨水相对密度0.91,35%的0.88,
电离常数:K=1.8×10ˇ-5(25℃)
稳定性:受热或见光易分解
其它:极易挥发出氨气。浓氨水对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并能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弱碱性。
主要性质
挥发性
氨水易挥发出氨气,随温度升高和放置时间延长而增加挥发率,且浓度的增大挥发量增加。
腐蚀性
氨水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碳化氨水的腐蚀性更加严重。对铜的腐蚀比较强,钢铁比较差,对水泥腐蚀不大。对木材也有一定腐蚀作用。
弱碱性
氨水具有碱的通性:
而遇不挥发性酸(如硫酸、磷酸)无此现象。
工业上,利用氨水的弱碱性来吸收硫酸工业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不稳定性
—水合氨不稳定,见光受热易分解而生成氨和水。
由于氨水具有挥发性和不稳定性,故氨水应密封保存在棕色或深色试剂瓶中,放在冷暗处。
沉淀性:氨水是很好的沉淀剂,它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难溶性弱碱或两性氢氧化物。
络合性
氨水与Ag+、Cu2+、Cr3+、Zn2+等离子能发生络合反应,当氨水少量时,产生不溶性弱碱,当氨水过量时,不溶性物质又转化成络离子而溶解。
还原性
氨水表现出弱的还原性,可被强氧化剂氧化。
包装及贮运
用密封的玻璃瓶、坛、铁桶、槽车或槽船等装运。应贮存在阴凉避风,隔绝火源的场所,以减少氨的挥发和避免发生爆炸事故。
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因此贮运中注意防止刺激眼睛,烧伤皮肤,引起呼吸困难或强烈窒息性咳嗽。运载工具要自重较少,装载量大,密封性能好,耐腐蚀性强,坚固耐用,装卸方便。
制取或来源
其来源可以是合成氨厂的产品,也可以专门用液氨或气氨加水配制。
氨水除由合成氨厂生产外,炼焦工厂、煤炭干馏和石油工业也可生产浓度不同的氨水作为副产品。
还可利用氮肥厂氨加工过程中的含氨尾气,用水吸收后生产稀氨水,含氮量为1%~3%,价格低廉,适于就近施用。
为了尽可能减少贮运和施用过程氨挥发损失,目前(2008年)生产厂常在氨水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将其碳化,使一部分氨与二氧化碳结合,形成含有NH4HCO3、(NH4)2CO3和NH3·H2O的混合液,称“碳化氨水”。碳化氨水比普通氨水能明显减少氨挥发。
农业用途
农用氨水的氨浓度一般控制在含氮量15%~18%的范围内,碳化度量最好大于100%。施肥简便,方法也较多,如沟施、面施、随着灌溉水施或喷洒施用。使用时须先用水稀释至千分之一以下,切忌同茎叶接触以免灼伤。
氨水的施用原则是“一不离土,二不离水”。不离土就是要深施覆土;不离水就是加水稀释以降低浓度、减少挥发,或结合灌溉施用。由于氨水比水轻,灌溉时要注意避免局部地区积累过多而灼伤植株。氨水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
其他用途
氨水是实验室重要的试剂,主要用法见主要性质一段。
军事上作为一种碱性消毒剂,用于消毒沙林类毒剂。常用的是10%浓度的稀氨水(密度0.960),冬季使用浓度则为20%。
无机工业用于制选各种铁盐。
毛纺、丝绸、印染等工业用于洗涤羊毛、呢绒、坯布,溶解和调整酸碱度,并作为助染剂等。
有机工业用作胺化剂,生产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催化剂。
医药上用稀氨水对呼吸和循环起反射性刺激,医治晕倒和昏厥,并作皮肤刺激药和消毒药。
也用作洗涤剂、中和剂、生物碱浸出剂。还用于制药工业,纱罩业,晒图等。
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补充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可因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可发生肺水肿,引起死亡。氨水溅入眼内,如不采取急救措施,可造成角膜溃疡、穿孔,并进一步引起眼内炎症,最终导致眼球萎缩而失明。 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痒、发红。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答案补充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350mg/kg(大鼠经口)
危险特性: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氨。
答案补充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答案补充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答案补充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一旦氨水沾污皮肤,先用清水或2%的食醋液冲洗。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若皮肤局部出现红肿、水泡,可用2%的食醋液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立即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若鼻粘膜受到强烈的刺激,可滴入1%的麻黄素溶液,重者应吸入糜蛋白酶。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答案补充 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发现氨水吸入中毒者(出现呼吸道、眼、鼻、皮肤粘膜的严重刺激感,并伴随咳嗽、流涕、发痒、气促、紫绀、烦躁等症状),应让他迅速离开现场,并脱去被氨水污染的衣、裤;口服食醋50-100毫升,同时服用维生素c50毫克,每日3次;并应请医生急诊治疗,以免发生意外
Ⅶ 请问氨水有什么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谢谢。
物理性质
氨水又称氢氧化铵、阿摩尼亚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无色透明且具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具有部分碱的通性,由氨气通入水中制得,农业上经稀释后可用作化肥。无机工业用于制选各种铁盐。毛纺、丝绸、印染等工业用于洗涤羊毛、呢绒、坯布,溶解和调整酸碱度,并作为助染剂等。有机工业用作胺化剂,生产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催化剂。[1]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
氨水的性质挥发性
氨水易挥发出氨气,随温度升高和放置时间延长而增加挥发率,且随浓度的增大挥发量增加。
腐蚀性
氨水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碳化氨水的腐蚀性更加严重。对铜的腐蚀比较强,钢铁比较差,对水泥腐蚀不大。对木材也有一定腐蚀作用。
弱碱性
氨水中存在以下化学平衡:
NH3+H2O=NH3·H2O(可逆反应)
NH3·H2O=NH4+ +OHˉ(可逆反应)
因此仅有一小部分氨分子与水反应而成铵离子NH4+和氢氧根离子OH-,故呈弱碱性。
氨水具有碱的通性:
①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实验室中常用此法检验NH3的存在。
②能与酸反应,生成铵盐。浓氨水与挥发性酸(如浓盐酸和浓硝酸)相遇会产生白烟。
NH3+HCl=NH4Cl (白烟)
NH3+HNO3=NH4NO3 (白烟)
而遇不挥发性酸(如硫酸、磷酸)无此现象。实验室中可用此法检验NH3或氨水的存在。
工业上,利用氨水的弱碱性来吸收硫酸工业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SO2+2NH3·H2O=(NH4)2SO3+H2O
(NH4)2SO3+SO2+H2O=2NH4HSO3
Ⅷ 证明氨水是弱电解质的方法
直接法:室温下,配置0.1mol/L的氨水,用pH试纸测其pH值,若pH<13,则
证明NH3•H2O是弱电解质
间接法:
1)室温下,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铵(NH4Cl)溶液,用pH试纸测其pH值,若pH<7(即该溶液呈酸性),则证明NH3•H2O是弱电解质
【解释】:弱碱阳离子水解呈酸性,强碱的则不水解
2)易知电解质溶液可导电,则有如下方法:
室温下,配制等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与氨水,将二者分别接入连接有相同小灯泡的两个相同电路中,比较小灯泡的亮度,若连接氨水那组的小灯泡暗,则说明NH3•H2O是弱电解质
【解释】:NaOH为强电解质无需证明,电解质溶液电离得到可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浓度高则灯泡亮;NaOH溶液完全电离,若连接氨水那组的小灯泡暗说明氨水部分电离,即氨水为弱电解质溶液
特别说明:题主的问法存在小问题,需知,电解质属于化合物的范畴,即电解质为纯净物,而氨水显然为混合物,不为电解质。小细节也勿忽略。
Ⅸ 氨水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氨水是氨溶于水得到的水溶液。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
氨水(AQUA AMMONIAE) 为一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特殊的强烈刺激性臭味,正因为它具有局部强烈兴奋的作 用,因此将特定浓度的氨水,直接接触皮肤会使皮肤变红,并有灼热感,因此小心.
氨气是化肥工业的中间产品,易溶于水而生成氨水,呈碱性。由于氨水可以作为肥料直接施于农田,所以在农村使用很普遍。在氨水分装、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常有不慎溅入眼睛的事故发生。当眼部被氨水灼伤后,如不采取急救措施,可造成角膜溃疡、穿孔,并进一步引起眼内炎症,最终导致眼球萎缩而失明。
氨水在低温时可析出一水合氨晶体,它的熔点为-79℃,因此NH3·H2O是氨存在于水溶液的主要成分。氨水中也有很小一部分一水合氨发生电离,
中存在下列平衡:
可见氨水中有H2O、NH3·H2O、NH3三种分子,有少量OH-、
三、掌握性质
由于氨水中含有多种成分,而使其表现出多重性质。
1)刺激性:因水溶液中存在着游离的氨分子。
(2)挥发性:氨水中的氨易挥发。
(3)不稳定性:—水合氨不稳定,见光受热易分解而生成氨和水。
NH3·H2ONH3↑+H2O
实验室中,可用加热浓氨水制氨,或常温下用浓氨水与固体烧碱混合的方法制氨,其装置与操作简便,且所得到的氨气浓度较大,做“喷泉”实验效果更佳。由于氨水具有挥发性和不稳定性,故氨水应密封保存在棕色或深色试剂瓶中,放在冷暗处。
(4)弱碱性:氨水中一水合氨能电离出OH-,所以氨水显弱碱性,具有碱的通性:
①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实验室中常见此法检验NH3的存在。
②能与酸反应,生成铵盐。浓氨水与挥发性酸(如浓盐酸和浓硝酸)相遇会产生白烟。
NH3+HCl=NH4Cl
(白烟)
NH3+HNO3=NH4NO3
(白烟)而遇不挥发性酸(如硫酸、磷酸)无此现象。实验室中可用此法检验NH3或氨水的存在。
工业上,利用氨水的弱碱性来吸收硫酸工业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SO2+2NH3·H2O=(NH4)2SO3+H2O(NH4)2SO3+SO2+H2O=2NH4HSO3
5)沉淀性:氨水是很好的沉淀剂,它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难溶性弱碱或两性氢氧化物。例如:
生成的Al(OH)3沉淀不溶于过量氨水。
生成的白色沉淀易被氧化生成红褐色沉淀
4Fe(OH)2+O2+2H2O=4Fe(OH)3
红褐色
利用此性质,实验中可制取Al(OH)3、Fe(OH)3等。
(6)络合性:氨水与Ag+、Cu2+、Zn2+三种离子能发生络合反应,当氨水少量时,产生不溶性弱碱或两性氢氧化物,当氨水过量时,不溶性物质又转化成络离子而溶解。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实验室中用此反应配制银氨溶液。
Zn(OH)2+4NH3·H2O=[Zn(NH3)4]2++2OH-+4H2O
可用此反应来鉴别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锌。
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深蓝色)
现出弱的还原性,可被强氧化剂氧化。如氨水可与Cl2发生反应:
Cl2+8NH3·H2O=6NH4Cl+N2+8H2O
Ⅹ ALCL3 氨水 鉴别
可以用物理方法,直接闻气味,因为氨水有刺激性的气味;(可以微微加热,味道更加明显强烈)
可以用化学方法,缓慢滴加强碱(无银离子的,例如氢氧化钾)溶液,会出现沉淀而后沉淀随着滴加强碱量的增加而消失的是ALCL3【也可以将待测溶液滴加少量到强碱(如氢氧化钾)溶液中,会先产生沉淀而后沉淀消失的是ALCL3】,而没有反映或者说会散发出刺激气味的是氨水(因为加入强碱使得平衡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