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土壤腐殖质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土壤腐殖质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15 14:19:27

❶ 腐殖质有些什么特性这些性质是如何对土壤的肥力产生影响的

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应。
四大肥力因素有:营养因素:养分、水分;环境条件:空气、热量。

❷ 腐殖质分类及特点

1.腐殖质分类

根据腐殖质的形成,将其分为两大类:

(1)原生腐殖质

指在土壤、泥炭和褐煤等天然物质中含有的腐殖质。土壤腐殖质是土壤中的植物残体经过土壤微生物的分解形成的。泥炭腐殖质是植物在成煤过程中第一阶段形成的产物。泥炭被埋藏于地下之后,经地质成岩作用转变成褐煤,在褐煤中曾发现有微生物的存在,因此微生物有可能参与形成腐殖质的作用。

(2)再生腐殖质

是指煤通过自然风化或人工氧化后生成的腐殖质。主要有:

风化煤再生腐殖质 指煤在地表经风化作用而形成的腐殖质。含量的多少与煤所经受的风化程度及煤中灰分高低有关。我国风化煤中腐殖酸含量一般在35%左右。

硝酸氧化再生腐殖质 指褐煤通过硝酸氧化所生成的腐殖质。

人工空气氧化再生腐殖质 是将褐煤经流化床氧化所形成腐殖质。一般褐煤经空气氧化后,腐殖质含量可以得到提高。

此外,目前还有从造纸废液和木材水解的副产品中提取腐殖质,以及通过人工合成腐殖质。

吐哈盆地西南部腐殖质一般属原生腐殖质,是存在于褐煤或煤屑中的腐殖质。

2.吐哈盆地西南部腐殖质的结构组成特征

(1)腐殖质元素组成

根据对腐殖质的化学元素分析,其主要元素组成为碳、氢、氧、氮和硫。

对于不同来源的腐殖质(如土壤腐殖质、煤腐殖质和地下水中腐殖质),不同地点的泥炭、褐煤、风化煤中的腐殖质,其主要元素的含量是不相同的,但变化范围不是很大,而且无论是何种来源的腐殖酸或黄腐酸都是以碳和氧为主要元素的,而氮、氢和硫是少量的。不同来源的腐殖酸元素组成见表4—4,不同地点的煤中腐殖酸元素组成见表4—5。

表4—4 从土壤和其他来源得到的腐殖酸的元素组成质量百分数(wB/%)

(据何立千,2000)

表4—5 吐哈盆地腐殖质元素组成及与其他地区对比(wB/%)

注:吐哈盆地褐煤黄腐酸元素组成为平均含量,部分资料引自何立千。

从表4-4中不同来源煤炭腐殖酸的元素组成的测定值看,各元素含量的基本范围是碳为42%~61%,氧28%~47%,氢为2%~6%,氮为1%~3.6%,硫为0~1.7%。不同来源的腐殖酸、黄腐酸主要组成元素的含量各不相同。

为了更好地了解吐哈盆地腐殖质的结构特征,我们利用不同地区的来源不同的腐殖质做对比(表4—5)。对于煤炭腐殖酸,碳的含量主要与原料煤的煤化程度有关。煤化过程的次序是植物、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风化煤是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的风化产物。碳应是物质缩合程度的指标。从植物及各种煤的组成成分看,随着煤化程度的增高,煤中碳含量增高,在氢、氧含量方面,不同产地的腐殖酸类物质表现出的差异比不同煤种的差异更大(表4—5),腐殖酸中碳含量最高的是北京门头沟的风化煤,为66.09%;最低的是吐哈盆地黄腐酸,为48.11%。泥炭与褐煤之间并没有表现出明确的碳含量的差异,而同是褐煤腐殖酸,产地之间的差异却是较明显的。黄腐酸的碳含量普遍低于腐殖酸。其中吐哈盆地褐煤黄腐酸碳含量最低。

在氢的含量上,一般的规律是泥炭腐殖酸高于褐煤腐殖酸,褐煤腐殖酸又高于风化煤腐殖酸。由表4—5 可见氢含量是在2.32%~5.15%之间,褐煤腐殖酸的氢含量在4.21%~4.25%之间,吐哈盆地腐殖质氢含量与其他地区相比偏高。氢的含量明显地随煤种不同而异,且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而减小。

氮含量与氢含量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但不论产地、原料煤种如何,氮含量一般都在1%~3%范围之内。

腐殖酸的氧含量随不同煤种之间的变化不明显,但黄腐酸的氧含量普遍高于腐殖酸。表4-5中黄腐酸的氧含量基本在40%左右,明显高于各种煤腐殖酸。吐哈盆地褐煤黄腐酸中氧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说明吐哈盆地黄腐酸中含有相对多的含氧官能团,具有更大活性。而腐殖酸中氧含量最低,其中含氧官能团较少,化学活动性相对较差。C/H(原子数比)一般认为可指示腐殖质的芳构化程度,芳构化程度越高,表示其化学稳定性越高。吐哈盆地褐煤黄腐酸C/H(原子数比)比值为1.23,相对较低。

由此可见,与其他盆地相比,吐哈盆地褐煤黄腐酸在与铀迁移和富集过程中可起到更大的作用。

(2)分子量

腐殖酸不是一种纯物质,它不像一般纯净有机化合物那样有着确定的原子个数、固定的分子量,对各元素的原子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和空间排列也不能描述得很清楚。实际上,腐殖酸是一类结构组成复杂的大分子混合物。由于生成腐殖物质时经历了数不清的反应,并且没有严格控制,所以在任何一种样品中几乎没有两个样品的分子量是完全相同的。其组成成分的大小尺寸和组成结构都很不均一,分子量各不相同,分布在一个比较宽的范围内。一般说到腐殖酸的分子量,指的是其平均分子量。关于腐殖酸的平均分子量,虽然国内外腐殖酸的研究做了很多工作,但各研究报告中所给出的数据是非常分散的,差别十分悬殊。文献报道中腐殖酸的分子量小到几百、几千,大到几万。甚至同一样品,用不同方法测得的结果可相差一到二个数量级。造成这种混乱情况的原因很多,一个主要原因是腐殖酸来源不同,腐殖酸的提取、制备方法不一致,客观上难以统一对比。另外,腐殖酸制备中的杂质很难除尽,而残余杂质对平均分子量的测定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又由于腐殖酸是含有多种官能团的大分子物质,在水溶液中一方面会解离,另一方面又能通过氢键、桥键等形成聚合体,致使测定结果偏离腐殖酸的分子量。

腐殖质平均分子量的测定方法有许多,如:冰点降低、沸点升高、气相渗透压、黏度、凝胶过滤、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表面压测定等等。以冰点降低法为例,此法是较适用的一种经典物理化学方法。根据Raoult 定律,不挥发物质溶入溶剂,使溶液的蒸汽压比纯溶剂低。这种蒸汽压的降低移动三相平衡点,导致冰点的降低。对理想溶液来说,降低值与溶质分子数有下列关系:Δtf=kfc/Mr。Δtf(℃)代表冰点降低值;kf为冰点降低常数,取决于溶剂;c是溶液的浓度,以1kg溶剂中溶质的克数来表示;Mr则为溶质的分子量。但真实的溶液都是非理想溶液,只有在无限稀释时,才接近理想溶液。所以测定时要测几个(4~5个)浓度相应的Δtf/c,将Δtf/c对c作图并外推到c=0时的纵坐标截距,即(Δtf/c)→0,并以此计算试样的分子量:

吐哈盆地铀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及侏罗系划分

用冰点降低法测得的腐殖酸的平均分子量是数均分子量

由于腐殖酸不能直接溶在水里,所以测定时常用它们的钠或钾盐。但腐殖酸盐在水溶液中会解离。因此,要测溶质的质点数,不仅要计算腐殖酸分子本身,还要计算解离出来的阴离子。现在有钠和钾的离子选择电极,用离子计可以直接测定溶液中的ρNa(或ρK),从而算出相应的钠(或钾)离子浓度

,此时:

吐哈盆地铀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及侏罗系划分

式中kf=1.858℃·mol-1·kg-1,因为用的是水溶剂。为了尽可能避免杂质的影响,样品最好先经电渗纯化。

据最新资料,Geoffrey(1998)的测定,腐殖酸的分子组成是C308H328O90N5,分子量为5540 daltons,其中C为66.8%,H为60%,O为26%,N为1.30。

在腐殖质的三个组成中,以腐黑物(humin)的分子量最大,其次是腐殖酸,分子量最小的是黄腐酸。

吐哈盆地腐殖酸未作分量测定。这里只介绍一下研究方法。

(3)官能团分析

由官能团的测定可知,腐殖酸含有酚羟基、羧基、醇烃基、烯醇基、磺酸基、氨基、醌基、羰基、甲氧基等多种基团。这些活性基团的存在,决定了腐殖酸具有酸性、亲水性、离子交换性、络合能力及较高的吸附能力。表4-6列出了吐哈盆地腐殖质与不同来源煤炭腐殖酸官能团分析数据对比情况。

表4—6 吐哈盆地腐殖质与不同来源腐殖酸的官能团分析数据对比(meq/g)

注:部分资料引自何立千。

从表4—6可见,总酸基以及羧基的含量,大体上是风化煤腐殖酸高于褐煤和泥炭腐殖酸,黄腐酸高于腐殖酸。吐哈盆地褐煤黄腐酸的总酸基和羧基含量都是最高的,这说明其水溶性和化学活动性都相对较强。这一点在后面分析实验中也得到了证实。在吐哈盆地西南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形成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黄腐酸。而酚羟基则与此相反。总酸基、羧基以及酚羟基在各来源的腐殖酸中均为主要的含氧官能团。醌基在煤炭腐殖酸中大体是风化煤高于褐煤、泥炭,而黄腐酸中醌基的含量很低,所以在腐殖质的三个级分中,黄腐酸的颜色最浅。羰基广泛存在于各种来源的腐殖酸中。

相对于一般的腐殖酸,黄腐酸的分子量较小,含有较多的氧和较少的碳,结构上含有更多的羧基、羟基等活性基团。因此,在与铀酰离子络合能力上,黄腐酸表现出了更高的活性。

❸ 什么是腐殖质

腐殖质是已死的生物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黑褐色,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些元素,能改善土壤,增加肥力。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占有机质总量的50~70%。腐殖质的主要组成元素为碳、氢、氧、氮、硫、磷等。腐殖质并非单一的有机化合物,而是在组成、结构及性质上既有共性又有差别的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以胡敏酸与富里酸为主。


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复杂而较稳定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占有机质总量的50~70%。腐殖质的主要组成元素为碳、氢、氧、氮、硫、磷等。腐殖质并非单一的有机化合物,而是在组成、结构及性质上既有共性又有差别的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以胡敏酸与富里酸为主。胡敏酸是一类能溶于碱溶液而被酸溶液所沉淀的腐殖质物质,其分子量比富里酸大,分子组成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分别是:C50~60,H2.8~6.6,O 31~40,N2.6~6.0。胡敏酸比富里酸的酸度小,呈微酸性,吸收容量较高,它的一价盐类溶于水,二价和三价盐类不溶于水,这对土壤养分的保持及土壤结构的形成都具有意义。富里酸是一类既溶于碱溶液又溶于酸溶液的腐殖质物质,其分子量比胡敏酸小,分子组成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分别是:C40~52,H4~6,O 40~48,N2~6。富里酸呈强酸性,移动性大,吸收性比胡敏酸低,它的一价、二价、三价盐类均溶于水,因此富里酸对促进矿物的分解和养分的释放具有重要作用。腐殖质在土壤中可以呈游离的腐殖酸和腐殖酸盐类状态存在,也可以呈凝胶状与矿质粘粒紧密结合,成为重要的胶体物质。腐殖质不仅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而且对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都有重要影响,是土壤肥力指标之一。

土壤有机质通过微生物作用形成复杂、较稳定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的过程。基本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产生构成腐殖质主要成分的原始材料,即由各种形态和状态的有机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各种简单的化合物;第二阶段为合成阶段,即由微生物为主导的生化过程。将原始材料合成腐殖质的单体分子,进而再通过聚合作用形成不同分子量的复杂环状化合物。影响腐殖质形成的因素有土壤湿度和通气状况、温度、土壤反应及土壤有机质碳氮比值。腐殖质化过程使土体进行腐殖质累积,结果使土体发生分化,往往在土体上部形成一个暗色的腐殖质层。

❹ 腐殖质有什么特性这些特性是如何对土壤的肥力产生影响的

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复杂而较稳定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占有机质总量的50~70%.腐殖质的主要组成元素为碳、氢、氧、氮、硫、磷等.腐殖质并非单一的有机化合物,而是在组成、结构及性质上既有共性又有差别的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以胡敏酸与富里酸为主.胡敏酸是一类能溶于碱溶液而被酸溶液所沉淀的腐殖质物质,其分子量比富里酸大,分子组成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分别是:C50~60,H2.6.6,O 31~40,N2.6.0.胡敏酸比富里酸的酸度小,呈微酸性,吸收容量较高,它的一价盐类溶于水,二价和三价盐类不溶于水,这对土壤养分的保持及土壤结构的形成都具有意义.富里酸是一类既溶于碱溶液又溶于酸溶液的腐殖质物质,其分子量比胡敏酸小,分子组成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分别是:C40~52,H4~6,O 40~48,N2~6.富里酸呈强酸性,移动性大,吸收性比胡敏酸低,它的一价、二价、三价盐类均溶于水,因此富里酸对促进矿物的分解和养分的释放具有重要作用.腐殖质在土壤中可以呈游离的腐殖酸和腐殖酸盐类状态存在,也可以呈凝胶状与矿质粘粒紧密结合,成为重要的胶体物质.腐殖质不仅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而且对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都有重要影响,是土壤肥力指标之一.

❺ 腐殖质的主要成分

“土壤腐殖质”。土壤有机质的主要部分。是黑色的无定形的有机胶体。腐殖质是具有酸性、含氮量很高的胶体状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在土壤中,在一定条件下缓慢地分解,释放出以氮和硫为主的养分来供给植物吸收,同时放出二氧化碳加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复杂而较稳定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占有机质总量的50~70%。腐殖质的主要组成元素为碳、氢、氧、氮、硫、磷等。腐殖质并非单一的有机化合物,而是在组成、结构及性质上既有共性又有差别的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以胡敏酸与富里酸为主。胡敏酸是一类能溶于碱溶液而被酸溶液所沉淀的腐殖质物质,其分子量比富里酸大,分子组成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分别是:C50~60,H2.8~6.6,O 31~40,N2.6~6.0。胡敏酸比富里酸的酸度小,呈微酸性,吸收容量较高,它的一价盐类溶于水,二价和三价盐类不溶于水,这对土壤养分的保持及土壤结构的形成都具有意义。富里酸是一类既溶于碱溶液又溶于酸溶液的腐殖质物质,其分子量比胡敏酸小,分子组成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分别是:C40~52,H4~6,O 40~48,N2~6。富里酸呈强酸性,移动性大,吸收性比胡敏酸低,它的一价、二价、三价盐类均溶于水,因此富里酸对促进矿物的分解和养分的释放具有重要作用。腐殖质在土壤中可以呈游离的腐殖酸和腐殖酸盐类状态存在,也可以呈凝胶状与矿质粘粒紧密结合,成为重要的胶体物质。腐殖质不仅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而且对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都有重要影响,是土壤肥力指标之一。

❻ 腐殖质可分为哪几类

腐殖质按其在酸、碱中的溶解性差异可分为:腐殖酸又称胡敏酸(HA) 、富里酸(FA) 、腐黑物。
腐植酸: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大分子有机物质,广泛应用于农、林、牧、石油、化工、建材、医药卫生、环保等各个领域。尤其是现在提倡生态农业建设、无公害农业生产、绿色食品、无污染环保等,更使"腐植酸"备受推崇。事实证明,人类的生活和生存离不开腐植酸。
富里酸: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黄色有机物质,具有生物活性特质,是所有生命物质的终极有氧分解物,它具有不寻常的特质和能力,能改变和转化分子组合,包含几乎所有的有机和无机物质。同时拥有融合分子的特性。
腐黑物:用稀释的氢氧化钠(0.1摩)和焦磷酸钠(1%)混合液处理土壤中所含有机质时剩余的不溶部分,其可溶部分为腐殖成分,即为腐黑物。
有人认为腐黑物是干酪根的前身。

❼ 土壤最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哪些这些性质取决于土壤的哪些特征结构和成分

矿物质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的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砂粒、土粒和胶粒)。土壤矿物质种类很多,化学组成复杂,它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是作物养分的重要来源之一。
有机质
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和矿物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一般耕地耕层中有机质含量只占土壤干重的0.5-2.5%,耕层以下更少,但它的作用却很大,群众常把含有机质较多的土壤称为“油土”。土壤有机质按其分解程度分为新鲜有机质、半分解有机质和腐殖质。腐殖质是指新鲜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转化所形成的黑色胶体物质,一般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85—90%以上。

❽ 土的物理性质和分类

土的生成和组成

(一)土的成因类型

建筑工程中遇到的地基土,多数属于第四纪沉积物;它是原岩受到风化作用,经剥蚀、搬运、沉积而未结硬的松散沉积物。按其成因类型分为:残积土、坡积土、冲积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等。

1.残积土 残积土是岩石经物理风化而残留于原地的碎屑堆积物。其成分与母岩相关,由于未经搬运,碎屑物呈棱角状,不均匀,无层理,具有较大的孔隙。

2.坡积土 风化碎屑物由水流沿斜坡搬运,或由本身重力作用在斜坡上或坡脚处堆 积而成。坡积土颗粒分选性差,层理不明显,厚度变化较大,在陡坡上较薄,坡脚地段较 厚。由于坡积土堆积于倾斜的山坡上,容易沿基岩面发生滑动;为不良地质条件。

3.冲积土分洪积和冲积两类。由于暴雨或融雪等暂时性洪流,把山区或高地堆积 的风化碎屑物携带到山谷冲沟出口处或山前平原堆积而成的为洪积土。这类土的主要特征 是颗粒具有一定的分选性;在洪积扇顶部颗粒较粗,而边缘处颗粒较细。由于历次洪水能 量不尽相同,因此洪积物常具有不规则的交错状层理,透镜体和夹层。一般离山前较近的 洪积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常为较好的地基;离山前较远的地段,颗粒较细,成分均匀,厚 度较大,地下水埋藏较深,通常也是较好的地基。但在上述两部分之间地区,常因地下水 溢出地面而形成沼泽地带,是不良的建筑地基。

河流流水冲刷两岸基岩及其上的覆盖物,经搬运沉积在河流坡降平缓地带而形成的为 冲积土。冲积土的主要特征,在河流上游颗粒较粗,向下逐渐变细,分选性和磨圆度较好,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冲积土又可分为山区河流冲积土、平原河流冲积土和三角洲冲积土等类型。

山区河谷两岸陡峭、河流流速很大,故沉积物颗粒较粗,大多为砂粒所充填的卵石、圆砾等。河谷宽阔处有河漫滩冲积物,多为含黏土的砾石层,有倾斜层理,厚度不大。土的透水性大,压缩性小,是良好的建筑物地基。

平原河床两侧是宽广的河漫滩。河流受地壳运动而变化时,形成平台状河流阶地。河 床沉积物特征大多为中密的砂砾,压缩性较低,承载力较高。河漫滩沉积物下层常为砂、 卵石层与河床沉积物相连,上层为河流泛滥的沉积物,颗粒较细并夹有局部淤泥、泥炭等 软弱土层,地下水埋藏浅,压缩性大承载力低,是不良的建筑地基。 河流阶地沉积物是河床沉积物和河漫滩沉积物上升演变而来,由于经过干燥作用,土 的强度一般较高。

在河流入湖或入海口,携带的大量细小颗粒沉积下来,形成面积广而厚度很大的三角洲沉积土,在三角洲地带,地下水位很高,水系密布,沉积土由含水量较大的软黏性土所 组成,呈饱和状态,压缩性高,承载力低,作为建筑物地基时应慎重对待。

4.淤积土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下沉积,并伴有生物化学作用而成的。如海相、湖泊相、沼泽相沉积的土。土的颗粒以粉粒和黏粒为主,且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质或盐 类;土质松软,含水量高,有时为淤泥质结性土、粉土与粉砂互层,具有清晰的薄层理。 沼泽土主要含有半腐烂的植物残余体(泥炭)组成,含水量极高(可超过百分之百) ,压缩性高且不均匀。因此,永久性建筑物不宜以泥炭层作为地基。

5.冰积土和风积土由冰川搬运堆积而成的土称为冰积土。这类土的颗粒以巨大块 石、碎石、砂、粉土、黏性土混合组成,分选性极差,无层理。

风积土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碎屑物被风吹扬,降落堆积而成。颗粒以粉粒为主,土 质均匀、孔隙大,结构松散。

(二)土的组成

土的组成包括三大部分:构成骨架的固体颗粒以及骨架孔隙中的水和气。由于土颗粒的大小和矿物成分差别很大,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体系中会发生复杂的物理和 化学作用,特别是黏土颗粒,它与周围介质相互作用,对黏性土的性质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1.土的固体颗粒土的固体部分是由大小、形状和矿物成分不同的颗粒所组成。对 土性质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粒度成分和矿物成分两个方面。

❾ 腐殖质是什么意思

腐殖质是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的胶体物质,一般为黑色或暗棕色,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50%~65%)。

腐殖质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磷等营养元素组成,其主要种类有胡敏酸和富里酸(也称富丽酸)。腐殖质具有适度的黏结性,能够使黏土疏松,砂土黏结,是形成团粒结构的良好胶结剂。

腐殖质对元素的迁移主要表现为有机胶体对金属离子的表面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作用,以及腐殖酸对元素的整合作用与络合作用。

腐殖质的物理性质

腐殖质在土壤中的功能与其分子形状和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腐殖质的分子质量因土壤类型及腐殖质组成的不同而异,即使同一样品用不同的方法测得的结果也有较大差异。

腐殖质整体呈黑褐色,但不同腐殖物质的颜色因不同组分的分子质量大小或发色基团(如共轭双键、芳香环、酚基等)组成比例的不同而不同,其颜色有深浅之别。

富里酸的颜色较淡,呈黄色至棕红色;而胡敏酸的颜色较深,为棕黑色至黑色;吉马多美朗酸的颜色比胡敏酸浅,一般为巧克力棕色。腐殖质的光密度与其分子质量大小和分子的芳构化程度大体呈正相关。

❿ 什么是腐殖质

腐殖质是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的胶体物质,一般为黑色或暗棕色,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50%~65%)。腐殖质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磷等营养元素组成,其主要种类有胡敏酸和富里酸(也称富丽酸)。腐殖质具有适度的黏结性,能够使黏土疏松,砂土黏结,是形成团粒结构的良好胶结剂。

腐殖质整体呈黑褐色,但不同腐殖物质的颜色因不同组分的分子质量大小或发色基团(如共轭双键、芳香环、酚基等)组成比例的不同而不同,其颜色有深浅之别。

富里酸的颜色较淡,呈黄色至棕红色;而胡敏酸的颜色较深,为棕黑色至黑色;吉马多美朗酸的颜色比胡敏酸浅,一般为巧克力棕色。腐殖质的光密度与其分子质量大小和分子的芳构化程度大体呈正相关。

(10)土壤腐殖质的物理性质有哪些扩展阅读

有机质和腐殖质

土壤腐殖质和有机质属于不同的概念,腐殖质是指已经腐殖化的有机物质,属于土壤中比较稳定有机物质。有机质包括腐殖质和没有分解和没有完全分解的有机物质,如动植物残体。

简单说来,如果苹果掉到土壤里,那么这个苹果可以粗略的认为是土壤中的有机质,而不是腐殖质。但是经过一定时间后苹果腐烂了,剩下的部分就渐渐的变成了腐殖质。

与土壤腐殖质的物理性质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