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当代着名的物理学家及其发明着作,杰出贡献
中国当代着名物理学家周培源,在1945年受邀参加美国战时科学研究与发展局的研究工作。伴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国海军部成立了海军军工试验站,并希望周培源到该站工作,待遇甚优。但海军部是美国的政府部门,在海军部所属单位任职便成为美国政府的公务员,外籍人员须加入美国籍才能参加。周培源当即向美方提出三条件:第一,不加入美国籍;第二,只承担临时性的研究任务;第三,可以随时离去。1947年2月,周培源毅然带着妻儿离开美国回到了自己祖国的怀抱。
中国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早年为了支持抗日战争,把日本侵略者早日赶出去,他就将自己家中积蓄的白银、首饰全都献给了祖国。1961年,当国内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钱财十分短缺时,身在苏联的王淦昌就将自己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十四万卢布(约合人民币2至3万元)交给中国驻苏大使馆转赠给祖国和人民。1982年,王淦昌又将自己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奖金三千元全部都捐赠给了小学
中国着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空间科学学会原常务理事,中科院高能所原副所长何泽慧先生。首先观测到正负电子碰撞现象,被英国《自然》称之为“科学珍闻”。1973年,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后,何泽慧担任副所长,积极推动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和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开展。她倡导和全力支持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推动了中国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及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起步和发展。在她的倡导与扶持下,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宇宙线研究室通过国内、国际合作,在西藏甘巴拉山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5500米)高山乳胶室;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了高空科学气球,并相应发展了空间硬x射线探测技术及其他配套技术。
② 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主要研究什么
研究的是LIGO探测器和引力波观测。
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雷纳·韦斯 、巴里·巴里什、基普·索恩。
瑞典当地时间10月3日上午11点50分,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会委员、瑞典皇家科学院秘书长约兰·汉森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3位美国物理学家雷纳·韦斯(Rainer Weiss) 、巴里·巴里什 (Barry Barish )、基普·索恩(Kip Stephen Thorne),以表彰他们对引力波探测器LIGO的决定性贡献及其对引力波的观察。
9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33.9万)的奖金一半将授予麻省理工的雷纳·韦斯教授,另一半则由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的巴里·巴里什和基普·索恩分享。
引力波:探索宇宙新方式
400多年前,当伽利略第一次将望远镜指向星空,让人类看见清晰的太空时,就再没停止对这个神秘的空间进行探寻。100年前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提出,预言了时空的“涟漪”——引力波的存在。
做加速运动的大质量天体可以剧烈地撼动时空,并且空间扭曲的波动将从波源辐射出去,就是引力波。这些以光速传播的“涟漪”携带了天体源激烈动荡的信息以及关于引力本质的线索。捕捉到引力波,人们就可以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探索宇宙。
但是引力波的测量困难得异乎寻常,虽然天体通过引力波释放的能量是惊人的,但因为它几乎不和物质相互作用,所以引力波总是“率性”而至,似乎什么都阻挡不住它的步伐,因此它包含着源的中心区域最核心的信息。
可是,引力波的“率性”在带来核心信息的同时,也让探测极为困难。直到1974年物理学家约瑟夫·泰勒(Joseph Hooton Taylor, Jr)和拉塞尔·赫尔斯(Russell Alan Hulse)发现了处于双星系统中的脉冲星,该双星系统会以引力波的形式损失能量,这间接证明了引力波的存在。
③ 当前物理学还能干什么,物理学家在干什么
有理论物理也有实验物理,理论物理就是搞科学研究,做物理研究学说,指导科学实践;实验物理就是把理论学说变为现实。物理学家永远站在自然科学的最前方,比如航天卫星的科研工作,就是物理学家的研究方向。
④ 中国古代、近代物理学家,及其主要贡献有哪些
我国古代物理知识大部分分散体现在各种技术过程的书籍中,也通过各种技术体现,在这些巨匠在“被介绍”的时候被统称为科学家,搜集了一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墨翟 早在二千多年前墨家便已有对光学(光沿直线前进,并讨论了平面镜、凹面镜、球面镜成像的一些情况,尤以说明光线通过针孔能形成倒像的理论为着)、数学(已科学地论述了圆的定义)、力学(提出了力和重量的关系)等自然科学的探讨,可惜的是,这一科学传统也因此书在古代未得到重视而没能结出硕果。但这一发现,震动了当今学术界,使近代人对墨家乃至诸子百家更为刮目相看。
沈括 沈括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精研天文,所提倡的新历法,与今天的阳历相似。在物理学方面,他记录了指南针原理及多种制作法;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洲早了四百多年;又曾阐述凹面镜成像 的原理;还对共振等规律加以研究。在数学方面,他创立“隙积术”(二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法)、“会圆术”(已知圆的直径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长的方法)。在地质学方面,他对冲积平原形成、水的侵蚀作用等,都有研究,并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医学方面,对于有效的药方,多有记录,并有多部医学着作。此外,他对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如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金属冶炼的方法等,皆详为记录。
郭守敬 郭守敬和王恂、许衡等人,共同编制出我国古代最先进、施行最久的历法《授时历》。为了编历,他创制和改进了简仪、高表、候极仪、浑天象、仰仪、立运仪、景符、窥几等十几件天文仪器仪表;还在全国各地设立二十七个观测站,进行了大规模的“四海测量”,测出的北极出地高度平均误差只有0.35;新测二十八宿距度,平均误差还不到5';测定了黄赤交角新值,误差仅1'多;取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与现今通行的公历值完全一致。
郭守敬编撰的天文历法着作有《推步》、《立成》、《历议拟稿》、《仪象法式》、《上中下三历注式》和《修历源流》等十四种,共105卷。
为纪念郭守敬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将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
郭守敬为修历而设计和监制的新仪器有:简仪、高表、候极仪、浑天象、玲珑仪、仰仪、立运仪、证理仪、景符、窥几、日月食仪以及星晷定时仪12种(史书记载称13种,有的研究者认为末一种或为星晷与定时仪两种)。
在大都(今北京),郭守敬通过三年半约二百次的晷影测量,定出至元十四年到十七年的冬至时刻。他又结合历史上的可靠资料加以归算,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日。这个值同现今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值一样。
中国古历自西汉刘歆作《三统历》以来,一直利用上元积年和日法进行计算。唐、宋时,曹士等试作改变。《授时历》则完全废除了上元积年,采用至元十七年的冬至时刻作为计算的出发点,以至元十八年为“元”,即开始之年。所用的数据,个位数以下一律以100为进位单位,即用百进位式的小数制,取消日法的分数表达式。
晚年,郭守敬致力于河工水利,兼任都水监。至元二十八至三十年,他提出并完成了自大都到通州的运河(即白浮渠和通惠河)工程。至元三十一年,郭守敬升任昭文馆大学士兼知太史院事。他主持河工工程期间,制成一些精良的计时器。
宋应星 我国古代物理知识大部分分散体现在各种技术过程的书籍中,《天工开物》中也是如此。如在提水工具(筒车、水滩、风车)、船舵、灌钢、泥型铸釜、失蜡铸造、排除煤矿瓦斯方法、盐井中的吸卤器(唧筒)、熔融、提取法等中都有许多力学、热学等物理知识。此外,在《论气》中,宋应星深刻阐述了发声原因及波,他还指出太阳也在不断变化,"以今日之日为昨日之日,刻舟求剑之义"(《谈天》)。
在物理学方面,新发现的佚着《论气·气声》篇是论述声学的杰出篇章。宋应星通过对各种音响的具体分析,研究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规律,并提出了声是气波的概念。
张衡 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共着有科学、哲学和文学着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着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星”
赵友钦(1279~1368)宋元天算物理学家。着有科学着作《革象新书》。这本书有一篇名为《小罅光景》的文章,罅就是小孔或狭缝。赵友钦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小孔成像规律,以及由此引申的物理现象。
近现代物理学家参考这里吧 http://www.hudong.com/categorypage/show/%e4%b8%ad%e5%9b%bd%e7%89%a9%e7%90%86%e5%ad%a6%e5%ae%b6/
⑤ 物理学家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物理学家的主要工作是探求事物的真相。其实在我看来的话,尤其像蛇物理这方面的一个东西,或者是这方面的一些很多知识都是离不开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一些问题,首先我们都知道,物理正所谓就是世间万物的一个道理,这是我对他的一个理解,
⑥ 当代数学研究生、物理研究生、化学研究生研究什么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研究什么
他们都研究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学等思维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基本问题、新发现的问题、待解决的问题 …数学?比较纯的数学你去网络“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进入后选择“招生”,你看“基础数学”下设的招生方向就知道了,比较新的是分形几何、模糊数学等,经典的是实分析、复分析、数论等等 ,而所谓“数学家的研究方向”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数学家没有标准定义,它只是个泛泛而谈的概念,有人认为我读到博士我就是数学家了,有人认为我拿了这个奖那个奖还不算数学家,所以你看看研究生的招生方向(正因为导师需要才会招这个方向)还有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就可知道目前的主流方向
⑦ 物理学家是通过什么方法探究物理规律的
一、控制变量法:通过固定某几个因素转化为多个单因素影响某一量大小的问题。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3、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4、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5、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
6、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7、探索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8、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9、研究焦耳定律。
二、等效法:将一个物理量,一种物理装置或一个物理状态(过程),用另一个相应量来替代,得到同样的结论的方法。
1、在研究物体受几力时,引入合力。
2、曹冲称象。
3、在研究多个用电器组成的电路中,引入总电阻。
三、模型法:以理想化的办法再现原型的本质联系和内在特性的一种简化模型。
1、在研究光学时,引入“光线”概念。
2、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对磁场进行描述。
3、理想电表。
四、转换法(间接推断法)
累积法:把不能观察到的效应(现象)通过自身的积累成为可观测的宏观物或宏观效应。
1、用压紧铅柱的方法来显示分子面的引力作用。
2、在研究分子运动时,利用扩散现象来研究。
3、根据电流所产生的效应认识电流。
4、根据磁铁产生的作用来认识磁场。
五、类比法: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把其中某一对象的有关知识、结论推移到另一个对象中去的一种逻辑方法。
1、水压--电压
2、抽水机提供水压类似电源提供电压。
3、用速度的定义公式引入压强公式。
六、比较法:找出研究对象之间的相同点或相异点的一种逻辑方法。
1、研究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2、比较电压表与电流表在使用过程中的相同点和相异点。
3、比较电动机与发电机的结构和原理的相同点和异同点。
4、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相同点和异同点。
七、归纳法:从一系列个别现象的判断概括出一般性判断的逻辑的方法。
1、从气、液、固的扩散实现现象,得出结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作无规则的运动。
2、物理学中的实验规律(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等)几乎都用了此法。
⑧ 当代的物理学家是那个啊
当代最伟大物理学家 彭罗斯
当代最着名的物理学家 爱迪生 可能是你说的、
中国当代着名物理学家 吴抗生
世界当代着名物理学家 霍金 可能是你说的
世界当代着名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 也可能是你说的
……很多啊,呵呵,再写下去手疼了。
以下的小知识送给你啊!
牛顿-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他一生中的几个重要贡献:万有引力定律、经典力学、微积分和光学。
迈克耳孙-美国物理学家。主要从事光学和光谱学方面的研究,他发明了一种用以测定微小长度、折射率和光波波长的干涉仪(迈克耳孙干涉仪),在研究光谱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麦克斯韦-是19世纪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麦克斯韦主要从事电磁理论、分子物理学、统计物理学、光学、力学、弹性理论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他建立的电磁场理论,将电学、磁学、光学统一起来,是19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最光辉的成果,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综合之一。
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并且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即开普勒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础。
洛伦兹-荷兰物理学家、数学家,生于阿纳姆,毕业于莱顿大学1875年获博士学位。洛伦兹是经典电子论的创立者。
楞次-俄国物理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主要从事电学的研究。建立了楞次定律。
焦耳-焦耳,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焦耳一生都在从事实验研究工作,在电磁学、热学、气体分子动理论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赫兹-,德国物理学家,生于汉堡。赫兹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是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惠更斯-荷兰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
伽利略-意大利着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是首先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融合贯通了数学、天文学、物理学三门科学的科学巨人。伽利略是科学革命的先驱,毕生把哥白尼、开普勒开创的新世界观加以证明和广泛宣传。
高斯-德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1777年4月30日生于德国布伦瑞克。高斯长期从事于数学并将数学应用于物理学、天文学和大地测量学等领域的研究,着述丰富,成就甚多。
法拉第-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着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法拉第主要从事电学、磁学、磁光学、电化学方面的研究,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是电磁场理论的奠基人。
爱因斯坦-德国物理学家,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他的科学业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早期对布朗运动的研究;狭义相对论的创建;推动量子力学的发展;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开辟了宇宙学的研究途径。
笛卡儿-,1596年3月13日,在法国西部的希列塔尼半岛上的图朗城.笛卡儿最早认识到惯性定律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所在,最早把惯性定律作为原理加以确立。
库仑-法国工程师、物理学家。
布儒斯特-苏格兰物理学家,主要从事光学方面的研究。
贝尔-电话发明家,1847年生于苏格兰爱丁堡市。
安培-法国物理学家,电动力学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