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物理中的质子是什么意思

物理中的质子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06-16 23:32:36

‘壹’ 物理学中的''质子''是什么

为回应您的请求,我就简单的说一下 物理学中的“质子”就是氢原子。质量数是1,电荷数是1的粒子

‘贰’ 质子中子是什么意思

质子和中子是在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的2种粒子,这两种粒子又各自含有更小的粒子,叫做夸克,换句话说,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而原子的组成离不开质子和中子,质子带点,但它带的电和电子带的电是不同的,质子带的是正电荷,而电子则带的是负电荷,另外,中子是不带电的。例如氧原子的原子核有8个质子,8个中子,整个原子核被强大的力量维系在一起。

‘叁’ 物理学中的粒子、电子、中子、质子是什么东西,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啊

原子由原子核、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里有中子、质子,质子带一个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核外电子就是电子,带一个正电荷.
他们统称为粒子.

‘肆’ 物理当中的“a”、“B”粒子,质子是什么

你好! α粒子带正电荷, 由两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两个中性的中子组成, 相当于一个氦原子核。 β粒子带负电荷,是高速的电子。 质子带正电荷, 对于氢的同位素 氕(质量数为1) 来说, 氢离子 可以看作 质子。

‘伍’ 什么是质子与反质子

1、质子
质子是1919年卢瑟福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时,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后射出的粒子,命名为proton,这个单词是由希腊文中的“第一”演化而来的。欧内斯特·卢瑟福被公认为质子的发现人。1918年他注意到在使用α粒子轰击氮气时他的闪烁探测器纪录到氢核的迹象。卢瑟福认识到这些氢核唯一可能的来源是氮原子,因此氮原子必须含有氢核。他因此建议原子序数为1的氢原子核是一个基本粒子。在此之前尤金·戈尔德斯坦(Eugene Goldstein)就已经注意到阳极射线是由正离子组成的,但他没有能够分析这些离子的成分。
原子核中所含质子数等于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氢原子最常见的同位素的原子核由一个质子构成。其它原子的原子核则由质子和中子在强相互作用下构成。在水中被溶解的氢离子实际上就是质子。质子在化学和生物化学中起非常大的作用。可以在水溶液中提供质子的物质一般被称为酸,可以在水溶液中吸收质子的物质一般被称为碱。
质子静止质量938MeV,是电子的1836倍。带有+1元电荷(约1.60×10^-19 C),量值与电子电荷绝对值相同。质子是稳定粒子,平均寿命大于1032年。高能电子、μ子或中微子轰击质子的散射实验表明质子的电荷和磁矩有一定的空间分布,因此质子不是点粒子,而具有一定的结构。目前认为质子是由所谓夸克的基本粒子构成,由两个+2/3电荷的上夸克和一个-1/3电荷的下夸克通过胶子在强相互作用下构成。
质子与质子间,除了有电磁相互作用之外,还有强得多的强相互作用。这种强相互作用与质子中子间以及中子中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完全相同,是构成结合为原子核的核力。核力与电荷的无关性说明质子与中子可以看成是同一种粒子的两种不同电荷状态,这一性质导致用同位旋概念来描述:质子和中子是同位旋I相同、同位旋第三分量I3不同的两种状态,原子核的同位旋可由质子和中子的同位旋“合成”得到。
质子是核物理和粒子物理实验研究中用以产生反应的很重要的轰击粒子,在核物理中质子常被用来在粒子加速器中加速到近光速后用来与其它粒子碰撞,这样的试验为研究原子核结构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数据。慢速的质子也可能被原子核吸收用来制造人造同位素或人造元素。核磁共振技术使用质子的自旋来测试分子的结构。质子也是宇宙射线中的主要成分。
质子的反粒子是反质子,反质子是1955年埃米利奥·塞格雷和欧文·张伯伦发现的,两人为此获得了195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2、反质子

反质子的发现
正电子的发现证实了狄拉克反粒子理论,一些理论物理学家开始认真对待这一理论。1934年泡利与克拉夫证明,即使不能形成稳定的负能粒子海,也会有相应的反粒子存在。于是人们就开始寻找其他粒子的反粒子。
早在1928年,狄拉克便预言了反质子的存在,但证实它的存在却花了20多年的时间。根据狄拉克的理论,反质子的质量与质子相同,所带电荷相反,质子与反质子成对出现或湮没,用两个普通的质子碰撞便可获得反质子,但反质子的产生阈能为6.8GeV。1954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劳伦斯辐射实验室,建成了64亿电子伏的质子同步稳相加速器,这为寻找反粒子提供了条件。1955年,张伯伦和塞格雷用上述加速器证实了前一年人们所观测的反质子的存在。由于反质子出现的机会极少,大约每1000亿高能质子的碰撞,才能产生数量很少的反质子,因而证实反质子的存在极为困难。1955年他们这个实验小组测到60个反质子。由于偶然符合本底不大,记数系统虽不算好,但较为可信。
不久他们又发现反中子。尽管高能粒子打靶时也能产生反中子,但是由于反中子不带电,更难从其他粒子中鉴别出来。他们是利用反质子与原子核碰撞,反质子把自己的负电荷交给质子,或由质子处取得正电荷,这样,质子变成了中子,而反质子则变成了反中子。
鲁比亚,C.在正反质子对撞机上进行几百吉电子伏的对撞实验,发现了现代弱电统一理论所预言的传力子,因而获得1984年度诺贝尔奖金物理学奖。
1979年10月30日,美国科学家最近利用高空气球,测出了星际空间的反物质流。这是在地球上的实验室以外第一次发现反物质。
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科学研究人员最近把60层楼高的充氦大气球放到35公里的高空。气球上装载了5000
磅重的高灵敏度科学探测器材,其中包括一个300磅重的低温超导磁体。气球在高空中飞行了8个小时,它的探测器的磁场测获了28个反质子。
科学家们认为,这一发现对宇宙起源的研究将发生重要影响

‘陆’ 啥叫质子,啥叫中子,

质子和中子是原子核的基本组成,质子带一单位正电,以质子的数目来来划分元素的类别,中子不带电,以中子的数目来划分同位素。比如说,氕,氘,氚,就是氢元素是质子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三种同位素。

质子proton(ja:阳子 ko: ms:Proton th:)
一种常见的亚原子粒子,不是基本粒子而是合成粒子,属于费米子,是最早发现的一种重子,是原子核内部的核子之一。
质子与质子间,除了有电磁相互作用之外,还有强得多的强相互作用。这种强相互作用与质子中子间以及中子中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完全相同,是构成结合为原子核的核力。核力与电荷的无关性说明质子与中子可以看成是同一种粒子的两种不同电荷状态,这一性质导致用同位旋概念来描述:质子和中子是同位旋I相同、同位旋第三分量I3不同的两种状态,原子核的同位旋可由质子和中子的同位旋“合成”得到。
质子是核物理和粒子物理实验研究中用以产生反应的很重要的轰击粒子,在核物理中质子常被用来在粒子加速器中加速到近光速后用来与其它粒子碰撞,这样的试验为研究原子核结构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数据。慢速的质子也可能被原子核吸收用来制造人造同位素或人造元素。核磁共振技术使用质子的自旋来测试分子的结构。质子也是宇宙射线中的主要成分。

‘柒’ 中子,质子,电子,原子之间有什么关系

中子+质子=原子核

原子核+电子=原子

中子 = 质子+电子+中微子

质子 是合成粒子,属于费米子,有夸克组成

电子 属于基本粒子,目前无法细分更小,属于轻子类

(7)物理中的质子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原子(atom)指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构成一般物质的最小单位,称为元素。已知的元素有119种。 因此具有核式结构。

质子(proton)是一种带 1.6 × 10-19库仑(C)正电荷的亚原子粒子,直径约 1.6~1.7×10−15m ,质量是938百万电子伏特/c²(MeV/c²),即1.672621637(83)×10-27千克,大约是电子质量的1836.5倍(电子的质量为9.10938215(45)×10-31千克),质子比中子稍轻(中子的质量为1.674927211(84)×10-27千克)。质子属于重子类,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通过胶子在强相互作用下构成。原子核中质子数目决定其化学性质和它属于何种化学元素。

‘捌’ 什么是质子,什么是中子

质子、中子里有些什么
一、 质子、中子不是点状粒子
对于物质结构的探索是科学的重要任务,自从有人类出现, 这种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在19 世纪,人们逐渐弄清楚物质是 由分子原子构成的。1932年乍得威克发现了中子,人们认识到原 子核应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人们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就如剥笋一样 层层盘剥下去,每一个层次的发现,都是对物质结构认识的深化。 在原子核层次下面,质子和中子是否还有其内部结构呢?
质子和中子不是点粒子,它们都具有内部结构。在30年代, 理论物理学家认为作为核子的质子和中子是基本粒子,应该象点 粒子,根据狄拉克的相对论性波动方程,质子的磁矩是一个单位 核磁子,中子由于不带电,因而磁矩是零。但出乎意料的是,实 验家斯特恩测得的质子磁矩却为5.6个单位核磁子,中子磁矩也不 是零,而是-3.82个单位核磁子,与点粒子理论相悖。这些都清楚地 说明质子、中子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它们可能是具有内 部结构的。60年代,霍夫斯塔特等人用高能电子轰击核子,证明 核子电荷呈弥散分布,核子的确具有内部结构[1]。既然核子并 不是点粒子,那么其内部的物质是怎样分布的呢?也许有三种情 形:或者核子内有一个硬核,核子象一枚桃子;或有许多颗粒, 象石榴一样有许多子;或没有颗粒,疏松如棉絮状。具体属哪一 种情形,要靠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来作进一步决定。
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指用极高能电子去撞击质子或中子,使 后者激发到一个个分立的能级即共振态,甚至达到使π介子离化 出来的连续激发态。非弹性散射实验会改变质子、中子的静止质 量。实验表明,质子、中子内部有一个个点状的准自由的粒子, 它们携带有一定动量和角动量。那么质子、中子内的这些点状粒 子是什么呢?具有些什么性质?
二、 夸克模型
1964年,美国科学家盖尔曼(见右上图)提出了关于强子结 构的夸克模型。强子是粒子分类系统的一个概念,质子、中子都 属于强子这一类。“夸克”一词原指一种德国奶酪或海鸥的叫声。 盖尔曼当初提出这个模型时,并不企求能被物理学家承认,因而 它就用了这个幽默的词 。夸克也是一种费米子,即有自旋1/2 。 因为质子中子的自旋为1/2,那么三个夸克,如果两个自旋向上, 一个自旋向下,就可以组成自旋为1/2的质子、中子。两个正反 夸克可宰槌勺孕����牧W樱��浅莆�樽樱�绂薪樽印? J/ψ子,后者由丁肇中等人于1974年发现,它实际上是由粲夸克 和反粲夸克组成的夸克对。凡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粒子称为重子, 重子和介子统称强子,因为它们都参与强相互作用,故有此名。 原子核中质子间的电斥力十分强,可是原子核照样能够稳定存在, 就是由于强相互作用力(核力)将核子们束缚住的。由夸克模型, 夸克是带分数电荷的,每个夸克带+2/3e或-1/3e电荷(e为质子 电荷单位)。现代粒子物理学认为,夸克共有6种(味道),分 别称为上夸克、下夸克、奇夸克、粲夸克、顶夸克、底夸克,它 们组成了所有的强子,如一个质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 成,一个中子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则上夸克带 +2/3e电荷,下夸克带-1/3e电荷。上、下夸克的质量略微不同。 中子的质量比质子的质量略大一点点,过去认为可能是由于中子、 质子的带电量不同造成的,现在看来,这应归于下夸克质量比上 夸克质量略大一点点。

质子和中子的组成:一个质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 组成,一个中子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
虽然夸克模型当时取得了许多成功,但也遇到了一些麻烦, 如重子的夸克结构理论认为,象Ω-和Δ++这样的重子可以由三个 相同夸克组成,且都处于基态,自旋方向相同,这种在同一能级 上存在有三个全同粒子的现象是违反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泡利不 相容原理说的是两个费米子是不能处于相同的状态中的。夸克的 自旋为半整数,是费米子,当然是不能违反泡利原理的。但物理 学家自有办法,你不是说三个夸克全同吗?那我给它们来个编号 或着上“颜色”(红、黄、蓝),那三个夸克不就不全同了,从 而不再违反泡利原理了。的确,在1964年,格林伯格引入了夸克 的这一种自由度——“颜色”的概念。当然这里的“颜色”并不 是视觉感受到的颜色,它是一种新引入的自由度的代名词,与电 子带电荷相类似,夸克带颜色荷。这样一来,每味夸克就有三种 颜色,夸克的种类一下子由原来的6种扩展到18种,再加上它们 的反粒子,那么自然界一共有36种夸克,它们和轻子(如电子、 μ子、τ子及其相应的中微子)、规范粒子(如光子、三个传递控 制夸克轻子衰变的弱相互作用的中间玻色子、八个传递强(色) 相互作用的胶子)一起组成了大千世界。夸克具有颜色自由度的 理论得到了不少实验的支持,在70年代发展成为强相互作用的重 要理论——量子色动力学。
三、量子色动力学及其特点
“量子色动力学”这一名称听起来有点可怕,念起来有点拗 口,应该这样念:量子/色/动力学。这个理论认为,夸克是带有 色荷的,胶子场是夸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媒介。这不禁让我们想 起电子是带有电荷的,传递电子间相互作用的媒介是电磁场(光 子场)。的确,关于电荷的动力学我们早已有了,它叫“量子电 动力学”,发展于三四十年代。一般读者对电磁相互作用都有点 熟悉,因此就以它为例来理解质子中子内的色相互作用。电磁场 的麦克斯韦方程的量子化就是量子电动力学,具体地说,量子电 动力学就是研究电子和光子的量子碰撞(即散射)的,自然,量 子色动力学是研究夸克和胶子的量子碰撞的。
胶子是色场的量子,就象光子是电磁场的量子一样。胶子 和光子都是质量为0、孕�?、传递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都属 于规范粒子。两个电子发生相互作用是靠传递一个虚光子而发生 的(虚光子只在相互作用中间过程产生,其能量和动量不成正比, 不能独立存在,在产生后瞬时就湮灭。由相对论知道,自由运动 的电子不能发射实光子,但可以发射虚光子。给予我们光明和热 能的是实光子,它的能量和动量成正比,脱离源后,能独立存 在),自然,两个夸克发生相互作用是靠传递一个虚胶子而发生 的。虚胶子携带着一个夸克的部分能量和动量,交给另一个夸克, 于是两个夸克就以胶子为纽带发生了相互作用。看到这里,我们 会说,不是重复了一下吗?量子色动力学可以由量子电动力学依 葫芦画瓢建立起来,真是太容易了!不过实际上没有这么简单。 按群论的语言讲,电磁场是U(1)规范场,是一种阿贝尔规范场, 群元可以交换,而胶子场是SU(3)规范场,是一种非阿贝尔规范 场,群元不可以交换。一般来说,“非”总比“不非”要麻烦得 多。电荷只有一种,而色荷却有三种(红、黄、蓝);U(1)群的 生成元只有一个,就是1,所以光子只有一种,而SU(3)群有八个 生成元,一个生成元对应一种胶子,所以胶子共有八种;光子不 带电荷,而胶子场由于是非阿贝尔规范场,场方程具有非线性项, 体现了胶子的自相互作用,因而胶子也带色荷,夸克发射带色的 胶子,自身改变颜色。所以胶子场比电磁场复杂,因而出现了许 多不同寻常的现象和性质,其中最重要的恐怕要数“渐近自由” [2-3]和“夸克幽禁”[4-6]了。
“渐近自由”说的是两个夸克之间距离很小时,耦合常数也 会变得很小,以致夸克可以看成是近自由的。耦合常数变小是由 于真空的反色屏蔽效应引起的。真空中的夸克会使真空极化(即 它使真空带上颜色),夸克与周围真空的相互作用导致由真空极 化产生的虚胶子和正反虚夸克的极化分布,最终效果使夸克色荷 变大,这称为色的反屏蔽效应(对于电荷,刚好相反,由于真空 极化导致电荷吸引反号电荷的虚粒子,所以总电荷减少,这称为 电的屏蔽效应。与它作比较,色的反屏蔽效应这一术语由此而 来)。由于这一效应,在离夸克较小距离上看来,大距离的夸克 比它带的色荷多,所以小距离上强作用相对而言变弱了,这就是 所谓“渐近自由”。渐近自由是量子色动力学的一项重要成果, 它使得高能色动力学可以用微扰理论计算。但是在低能情形或者 说大距离情形,由于耦合常数变强及存在幽禁力,计算变得困难。
量子色动力学可以预言小距离的“渐近自由”,但是对大距 离的“夸克幽禁”,量子色动力学就无法预言了,这是量子色动 力学的困难。
“夸克幽禁”说的是夸克无法从质子中逃逸出去。红黄蓝三 色夸克组成无色态,强子都是无色的。一旦夸克可以从质子或强 子中跑出来,自然界就会存在带色的粒子;带色的粒子引起真空 的进一步极化,色荷之间的幽禁势是很大的,整个真空都带上了 颜色,能量很高,导致真空爆炸。实际这些都没有发生,暗示自 然界不存在游离的夸克,那么我们会问:夸克倒底是一个数学技 巧还是一个物理实在?研究这一问题,是对夸克模型的考验。不 过,现在因为已有了夸克存在的间接证据,物理学家相信夸克是 应该的确存在的。夸克为什么要被幽禁起来,物理学家已提出了 几个理论。有人提出口袋模型,如认为质子是一只受真空挤压的 口袋,可将夸克束缚住而逃不出来[7-9];有人提出了弦理论, 认为夸克绑在弦的两端,而这条弦却难以断裂,即使一旦断裂, 断裂处生成一对正反夸克,原来的强子碎裂为两个新的强子,从 而自由的夸克从来不可能出现[10];也有人说,既然胶子带色荷, 胶子之间也会有色磁吸引力,从而色力线被拉紧呈平行状,就如 一个带电电容器两板因为有平行的电力线因而彼此有吸引一样, 夸克之间也有类似这种吸引力;格点规范理论的面积定律证明夸 克之间有线性禁闭势存在[11];90年代中期塞伯和威滕用他们发 展的四维空间量子场论证明磁单极凝聚也会导致夸克幽禁[11]。 关于夸克幽禁的理论有许多,正好说明了我们对强力的了解还不 够充分。
四、 核子结构图象与核子衰变
对介子谱的研究表明,夸克之间除了由于单胶子交换引起的 色库仑力外,还有色禁闭力,其势是随距离线性增长的,正如上 面所说,虽然不清楚线性禁闭势的来源,但可以认为正是这个势 导致了夸克幽禁。但是这一观点也许要受到挑战。因为用相对论 性波动方程解介子能谱,发现在无穷远处波函数并不收敛至零, 而是一个散射解。这意味着我们应探测到游离的夸克,但实际并 不如此。那这些散射解是怎么产生的呢?原来禁闭势在无穷远处 十分巨大,以致扰动真空导致正反夸克产生。实际没有测到这些 产生的夸克,一个原因可能是大距离时夸克的质量也会变得十分 巨大,远远超过了线性势,抑制了真空扰动产生正反夸克的能力。 夸克质量会随距离增大而增大,可能可以用真空色电极化(导致 真空带上颜色)来解释。真空色电极化使得色荷象滚雪球一样越 来越大,夸克能量和质量也相应越来越大,浸在真空中的单一夸 克质量巨大,真空没有足够的能量产生这些夸克,也许这最终导 致了夸克幽禁。
对于强子结构,现在对不同的能态用不同的理论模型来描述。 基态质子和中子,可以用量子力学的薛定谔方程求解,强子质量 主要由夸克承担;对于处于激发态的共振粒子,弦模型比较成功, 该模型认为重子和介子的质量和自旋主要由弦(色力线管)提供 [10];对于更高能的强子激发态,由于真空色电极化十分强大, 因而强子质量主要就是色电极化质量,夸克的质量和弦的质量十 分微小。现在对处于不同能态的质子、中子结构还无法用一个统 一的理论来描述。
上面讨论的是质子中子及其共振态的静态性质,下面谈一下 它们的衰变问题。原子核内的质子中子是稳定的,但自由的中子 是不稳定的,寿命约为11分钟。中子的质量比质子略大一些,因 而可以有足够的能量衰变为质子,并放出一个电子和一个电子型 反中微子。在夸克水平上解释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子内的 一个下夸克(带-1/3e电荷)放出一个传递弱相互作用的中间玻色 子W- ,自身变成上夸克(带+2/3e电荷),W-又衰变为一个电子 和一个电子型反中微子。由于质子中子的重子数都为+1,轻子数 为0,电子和电子型中微子的重子数为0,轻子数分别为+1和-1, 所以这一过程重子数、轻子数都守恒。现在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量子电动力学、弱电统一理论[12]、量子色动力学)认为重子 数是守恒的,质子已是最轻的重子,所以它不能再衰变为其他重 子,它是永恒的。由于人们面遇的物质世界主要就是由重子组成 的,所以很容易相信质子是永恒的。但是有一种理论却预言这种 观念是不对的,质子会衰变成正电子和中性π介子,重子数和轻 子数并不绝对守恒。这种理论是大统一理论[13-17],它企图把 强、弱、电相互作用统一起来,用一个耦合常数来描写。大统一 理论包含着标准模型,但比标准模型来得更大,因而有更多的传 递相互作用的规范玻色子。虽然这些规范玻色子是一种超弱场的 量子,但质子中的下夸克却会释放这种规范玻色子,自身变成正 电子,而质子内的一个上夸克吸收这个规范玻色子,变成上夸克 的反粒子(反上夸克),这个反上夸克与质子内的另一个上夸克 结合成中性π介子。由于引起这种夸克—轻子转化的场十分弱, 所以质子虽然要衰变,但衰变寿命是很长的,大约为一千万亿亿 亿年,而我们的宇宙寿命也只有几百亿年,所以质子平均寿命比 宇宙寿命长十万亿亿倍。在你一生当中,你体内的质子只能衰变 零点几个,不必担心质子衰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不便。质 子衰变还只是一个理论预言,实验的证明还没有完全结束[16]。
前面提到,质子中的点粒子是夸克,实际上它们还包括胶子 和不断产生、湮灭的海夸克。过去认为质子自旋为1/2,是由三个 夸克提供的,而如今的研究却不能支持这一观点,质子中的三个 夸克的总角动量只占质子自旋的15%,而大部分自旋也许由胶子 和海夸克承担。这被称为“质子自旋危机”,是个热门课题。
五、 简短总结
虽然胶子的存在证据也有了,顶夸克存在的证据也在1995年 找到了,但是对于强子结构的研究和自由夸克的探索还需走更长 远的路。夸克幽禁的根本原因倒底是线性禁闭势的存在还是色电 极化所致,夸克幽禁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值得继续研究。如果 夸克是永久性禁闭的,强子永远是无色的,正应了一句话:“色 即空,空即色。”孰是孰非,有待高能物理及其理论的继续发展。

阅读全文

与物理中的质子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